<h3>华溪永济桥
会稽山余脉武岩山麓,山清水秀、风光旖旋。山脚下有一千年古村。这个村的村名来自于村东一条自北向南的溪流。春天里,溪的两岸
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芳香怡人。来自远处山润清粼粼的溪水载着两岸雪花般西落的花瓣儿,唱着欢快的歌儿奔向义乌江。因此,这条溪也就称为“花溪”,村以溪名,叫“华溪村”,华者,花也。</h3><h3>在王村口永济乐善桥下游、相距2.5公里处的华溪村东面前溪滩上,有一座西北向东南横跨溪流的古石桥,名“永济桥”。此桥为二墩
三孔券形石板桥,桥身全长22.52米,桥面宽2.43米、净高4.92米,桥墩、金刚墙等基础采用干摆砌筑,石块之间几无毛发可插之隙,既大气美观,又丝丝入扣。桥的拱券结构用6根条石支撑,分水金刚墙、等基础采用干摆砌筑,石块之间几无毛发可插之隙,既大气
美观,又丝丝入扣。桥的拱券结构用6根条石支撑,分水金刚墙、雁翅金刚墙均以大块条石叠砌。伸出桥身的分水金刚墙迎水面长度超过
1.4米,顶尖的角度仅有30度左右,如同一支巨大的红缨枪抢刺,抵御洪水的来袭。顶尖石两侧用铁钉铆固的4条铁蜈蚣图案,栩栩如生。传说蛟龙最惧怕蜈蚣,民间造桥有以蜈蚣相克水的习俗。桥拱券压梁石上刻双钩階书“永济桥”,左右两旁分别纵刻“虞氏合造”、“光绪壬辰冬”字样。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3>永济桥</h3> <h3>溪因桥而增色。永济桥当年曾是邻邑的东阳居民通往杭州的必经之地。今天它在为两岸过住行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作为极具人文内涵的
景观融人了“华溪八景”之“野桥春水”,吸引着八方来客。
永济桥建造纪年确凿,构造牢固。1989年义乌“7・23”山洪爆发,花溪水位暴涨。洪水裹着泥石、杂物汹涌而来,冲毁了溪岸的水园
公路,而永济桥在随洪水漂浮的合抱粗树木的撞击下依然完好无损。据拱券石上刻写文字推算,此桥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不过,现存的石桥并非最早的桥。在《华溪虞氏宗谐》中,就曾提及太学生虞越洋(1750~1807,学名希凤,字萃九,号羽亭)“建下桥”,可惜无洋细记载,也未发现建桥的碑文。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