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周吉琳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侧记

潇湘客

<h3>  在2017版新课标的背景下,为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10月26日,郭吉成语文特级教师工作站与周吉琳名师工作室在昌硕高中联合开展了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br></h3> <h3>  工作室成员先观摩了昌硕高中李永香老师和天略外国语学校徐瑛静老师开设的两堂群文阅读公开课。李老师的《李煜群体诗词赏析》,从学生刚学完的《虞美人》延伸到李煜的其他诗词,通过对李煜前后期词作的比较,在品读、鉴赏中,让学生对李煜的词作内容及风格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李老师教态自然,举止从容,令人如坐春风,印象深刻。<br></h3> <h3>  徐老师的《假如苏轼有微信》一课,以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一组诗词为依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悟读,领会苏轼的作品内蕴和其豁达乐观的精神。徐老师的课设计精巧,学法指导精当到位,学生在生活活泼的课堂中实现了阅读能力的提升。<br></h3> <h3>  课后,郭吉成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课堂存在的不足,对如何上好群文阅读做了深入的指导。郭老师指出,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性阅读学形式,是落实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增强把握文章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br></h3> <h3>  在之后的本工作室活动中,周老师从群文阅读的文本如何选择、文本特征如何彰显、课堂活动如何组织三个方面,继续对两堂课做深入的评析。工作室成员也相互交换意见,讨论热烈。<br></h3> <h3>  接着,周老师介绍了本工作室此后两年的活动开展计划,对接下来工作室的工作做了布置。周老师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希望全体工作室成员,要有目标有追求,珍惜大好年华,依托有利条件,发挥团队功能,通过听课评课,多上公开课优质课,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多阅读反思,进行实践与研究,积极撰写论文,促成教科研能力的成长。<br></h3><h3> 听了周老师的话,工作室成员们深受鼓舞,他们决心在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踏实工作,积极进取,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专业的优秀的人民教师!</h3>

工作室

阅读

群文

老师

学生

李煜

两堂

能力

公开课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