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梦想重逢的欢喜—新疆自驾游(三)

安琪儿

<h3>我国常见的三种地貌有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新疆最常见的是雅丹地貌。<br></h3><h3>图片是五彩滩,北岸典型的雅丹地貌。南岸则绿洲、沙漠。我国唯一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仅次于伊犁河的新疆第二大河)从中穿过。</h3> <h3></h3><h3>雅丹地貌是风侵蚀,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是水侵蚀 <br></h3><h3></h3> <h3></h3><h3>雅丹地貌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后泛指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有众多的雅丹地貌群,其中,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敦煌雅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h3><h3>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地貌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br></h3><h3>图片是何智扬先生发掘并保护开发的五彩滩雅丹地貌风景区。如今五彩滩被许多摄影爱好者赞誉有加。尤其早晚,在阳光的辉映下,幻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真正名副其实的五彩滩👍👍</h3><h3></h3> <h3>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也是典型的雅丹地貌</h3> <h3>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h3> <h3>图片为天山神秘大峡谷</h3> <h3>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的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克孜利亚山区,一般称库车大峡谷或克孜利亚大峡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维吾尔语“克孜利亚”,意为“红色的山崖”,这条峡谷,由红褐色岩石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风刻雨蚀而形成。峡谷内红褐色山体直插云霄,在阳光下,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从谷底仰望,陡峭的山峰仿佛随时随地都有崩塌的可能,惊险雄奇。</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 <h3>我查百度词条,没有查到天山大峡谷是什么地貌,倒是在其他搜索中看到,也属于雅丹地貌。<br></h3><h3><br></h3> <h3>神秘大峡谷,除了它的险峻,还有它的阴气与怪气。</h3><h3>阴气:在千佛洞峰体下,青龙潭及幽灵谷底一带,拂晓或晚间,瞬间会从谷底升起一团烟雾,沿山体缭绕移动成“之”形蜿蜒腾空,有时突然从地下冒出一个状如八卦图的雾状阴阳球体,沿崖壁滚动上升,消失在山峰之中…</h3><h3>怪气:在神犬守谷处的半山坡或千佛洞、峡谷客栈,经常听到谷底有行人行走的沙沙的脚步声和敲门声,定睛看时却踪影全无。更有甚者,傍晚只身漫步在峭壁摩天,阴森幽暗的幽灵谷内,偶尔会听到震撼群山,古怪惊魂的空谷巨响,如雄狮狂吼,大有山崩地裂之势…</h3><h3><br></h3> <h3>专家解释,所谓阴气怪气,是谷内特定地段如两谷相汇处或狭窄幽深的急转弯处的奇特地形,谷内外温湿度差异及地球磁场作用等因素形成的“狭管效应”与其山体及沙土层共鸣所致。<br></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h3> <h3> <br></h3> <h3>顽强的生命力—</h3> <h3></h3><h3>有谷必有溪。可是仔细想想,新疆大多数山区,干得连汗都流不出来,哪儿去找溪?神秘大峡谷就有。 “进入峡口,峡谷内湿气隐隐,水声依稀,百米之外,一条明如玻璃薄如纸的小溪,悄无声息地潜进脚下。这个溪儿真可人,像一只柔润的玉手,轻柔之中含着绵绵之力,无穷无尽,不但拂去了季节,拂去了贫瘠,而且还拂去了人心中的杂念。” 走着走着,小溪又不见了。向往,在找消失的小溪,帮助小溪开路。神奇的是,路开出来,小溪还是流入地下,然后又从不远处浮出地面… <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丹霞地貌是以上世纪三十年代丹霞山(广东韶关)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世界上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韶关的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去过了)、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百度词条)</h3><h3>这么多地方有丹霞地貌,怎么偏偏没有包括我最想去的甘肃张掖呢<br></h3><h3>图片为甘肃张掖七彩丹霞。</h3><h3>张掖丹霞地貌,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简直是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h3><h3></h3><h3></h3><h3></h3><h3></h3> <h3>从新疆返程时,去到张掖,也算又了了我一个心愿。😄</h3> <h3>这个场景,我在多年前看“中国最应该去的100地方”就看到过,一摸一样的。有时候感觉旅行就是一场又一场的重逢,你在某个时间遇见的或许就是你在某个时段曾经的梦境,曾经的曾经…似曾相识…</h3> <h3>再顺带上两张喀斯特地貌图片</h3><h3>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我国岩溶地貌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br></h3><h3><br></h3> <h3>图片是湖北利川的清江古河床</h3> <h3>湖北恩施梭布亚石林</h3> <h3>位于318国道上的湖北石门河大峡谷</h3> <h3></h3><h3>库车是曾经西域古国龟兹国所在地,“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相继设在龟兹,领辖西域二十二个都护府及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驻军,是当时汉朝和唐朝中央政府统辖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商贸中心。 </h3><h3><br></h3><h3></h3> <h3></h3><h3>在库车最原生态的集市上,品尝最地道的烤串,烤包子。回味着曾经的古龟兹国的繁华…</h3><h3>附:龟兹古国相关信息(百度) 龟兹人属印欧种。 维吾尔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突厥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6县市。都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西汉时隶属于匈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龟兹服从于汉。神爵二年(前60),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都护。王莽时重又隶属于匈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汉使班超经营南道,北征匈奴,西域各国重与汉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龟兹降汉。汉以班超为都护,居龟兹它乾城。但因与中原交通被阻,西域都护撤回。终汉之世,龟兹叛服不常。魏晋时,龟兹遣使入贡。其后,先后顺属前凉、前秦、北凉。又向北魏遣使朝献。5世纪中叶,龟兹一度为柔然部控制。5世纪末,曾隶属于西方强国?哒。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时,龟兹臣属于北方西突厥汗国。炀帝大业十一年(615),曾遣使入朝。唐初,龟兹与唐有交往,但仍附属于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唐军攻焉耆,龟兹与焉耆连兵相拒。二十一年,唐兵进击龟兹。翌年擒 其国王、权相,唐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显庆三年(658)唐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由于吐蕃势力进入西域,唐被迫多次放弃龟兹等四镇。直到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才恢复四镇 ,此后约百年间,安西都护府得以稳定在龟兹,故龟兹王城又称作安西。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前后为吐蕃攻占。 840年后,龟兹进入西州维吾尔势力范围,人种也逐渐维吾尔化。随着喀拉汗王朝(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强盛,大概在11世纪末 ,龟兹脱离西州维吾尔,归附喀什噶尔汗,皈依伊斯兰教。从此,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权。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入清版图,定名库车。龟兹地区气候温热,盛产麻、麦、葡萄、梨、桃等;出良马、封牛;山中有矿,故黄金、铜、铁等冶铸业闻名西域;又因处在丝绸之路干线上,中转贸易发达,龟兹锦尤负盛名。在伊斯兰化以前,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龟兹乐从前秦吕光西征时传入河西,再入中原。隋乐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入唐后,龟兹乐又编为十部乐之一。 </h3><h3><br></h3><h3></h3> <h3>新疆,绝对是吃货的天堂。我们的大盘鸡从北疆吃到南疆,还有手抓饭,烤串,大盘羊肉、烤包子。葡萄干、哈密瓜各种水果都甜到不行。到新疆除了欣赏美丽的风景,一定要品尝地道的新疆美食。</h3> <h3>曾经的古龟兹国是有底蕴的,不仅在文化上,还有在这十免上,其实细细看,很多服务内地酒店也提供,但免费午餐免费晚餐是绝对没有的。虽说没有几个人能在酒店用餐,但一项服务是针对住宿酒店的所有客人的,真有需要的,真正享受到的,很感慨吧…免费在今天,真是难得。而这些服务,在库车金色阳光宾馆都有。因为绝无仅有,所以特书一笔。<br></h3><h3><br></h3><h3></h3> <h3>胡杨树像一个神话。很多年一直想去额济纳旗看胡杨林,此次老大说不去额济纳了,所以这轮台的胡杨林我是一定要去的—虽然景区的工作人员说时间有点早,胡杨的树叶还没有变黄,最好的观赏日期应该在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旬。</h3><h3>胡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维吾尔语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顽强的</span>生命力,被誉为“沙漠英雄树”“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它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如今,除了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h3><h3><br></h3> <h3>1983年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分布最集中的尉犁、轮台两县境内成立了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br></h3><h3>如今轮台胡杨林保护区已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h3> <h3>轮台胡杨林景区还有一绝,蚊子不是论个,而是论团的。一团一团的蚊子围绕在你身边,尤其在景区内塔里木河附近。所以有朋友去,一定备好蚊虫叮咬的药品。在景区也能买到。</h3> <h3>蚊子太多了,照一张像手舞足蹈的😄</h3> <h3>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一到库车就深深体会到。</h3><h3>新疆作为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这里曾是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埃及和两河文明的交汇之地,现在还存留着非常古老的佛教石窟,伊斯兰清真寺,古希腊罗马的有翼天使遗迹。</h3><h3>新疆这个名称过于狭隘了。新疆只是近代的称谓。在被称为西域之前更古老的时代,它是那么辽阔,它是欧亚大陆的最平坦宽阔的胸膛,这里的人类最先学会了驾驭马,创造了马车,当风起时草绿时,太阳沉浮四季轮转,感知到大自然的节律的人类,便跨上马,自由自在地迁徙飘荡,种族与种族之间,城邦与城邦之间,传递着文明的或明或暗的讯息,不同的文明就这样相遇交合了。<br></h3><h3>图片均为珠珠在乌鲁木齐博物馆拍摄</h3> <h3>这里曾演绎过中亚无数古代民族,城邦的兴衰历史,在过去的人类七八千年的文明史中,新疆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相聚的欢场。世界几大文明千里迢迢而来,原本这里仅仅是一个人类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却成了人类几大文明相遇相撞的地方,也是重新受孕融合的地方,最后也成了新的文明诞生的黄金产床…</h3><h3>图片为尼雅发掘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在一块汉锦(护臂)上赫然织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珠珠摄于乌鲁木齐博物馆)神奇到不可思议,在茫茫沙漠中,尼雅以这种方式表达着数千年与那个遥远帝国的联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资料。</h3> <h3>回北京后欣赏了一台新疆新玉歌舞团的演出,最后送给援疆对口城市北京的就是仿这块织锦织成的锦缎,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好彩。</h3> <h3>今天的罗布泊,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的沙漠,而这里曾经是人类的家园、文明的欢聚之地…本世纪初对罗布泊湖岸线测量估计,历史上罗布泊曾经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楼兰城邦文明曾经依托着它繁荣兴盛了八百多年。随着罗布泊的干涸,楼兰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千古不解之谜。</h3><h3>图片为罗布泊沙漠</h3> <h3>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罗布泊,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和谐。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沙漠。而人类在征服自然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伴随着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冲击。</span><br></h3><h3>本是游记,但看着这些资料,总是心里隐隐作痛,曾经,大自然是多么的慷慨,回望的历史瞬间,如果…</h3><h3>。可是,没有如果…</h3> <h3>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像新疆这样,有过几大文明的汇聚,有过无数民族的融合了。新疆同时并行着二十多种语言文字,几大宗教共同被供奉,随便一个沙漠里死去的古城,或者一个还活着的地名,考证起来都会让一个饱学之士迷惑,而楼兰就是其中的一个。<br></h3><h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著名的诗篇里提到的楼兰,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回长安,提到的楼兰,“楼兰,姑师(即现在的交河故城)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即罗布泊(Lop Nor)。在中国历史上,楼兰曾经千百次地陷入大汉帝国与远方的战争与争夺。但其实在中国有记载的楼兰之前还有一个楼兰存在过。近一百多年的考古发掘发现,楼兰文明远不是人们熟知的楼兰城邦文明,一个是3800年前的以太阳墓地为代表的楼兰文明,那个楼兰文明没有一丁点的汉文化的影子,没有文字、陶器、丝绸。倒是与古代印度、希腊、罗马文明联系更紧密。;一个就是中国史书中有记载的楼兰城邦文明。两个文明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断裂带。在这个断裂带里包含着楼兰文明的三大谜团:人种之谜,断裂之谜和文明之谜。<br></h3><h3>图片为罗布泊<br></h3><h3><br></h3> <h3></h3><h3></h3><h3>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很长寿。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有时是一个小海子(小湖泊)——曾经… </h3><h3><br></h3><h3></h3><h3></h3> <h3>红柳,开出粉色的花朵…也是生命的赞歌。</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红柳耐旱、耐热,尤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即便在炎炎夏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数月的干旱 /</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没有一滴雨/</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依然盛开着的花朵 /</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成为戈壁上亮丽的风景。</span></h3> <h3>如果不亲历交河故城,你难以想象它的模样。它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它是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h3><h3>在吐鲁番以西十公里,亿万年沉积的黄土断崖上,交河故城遗址—昔日城头的猎猎旌旗,佛寺墙壁上流淌的色彩,居民院落中的袅袅炊烟,街市上居民的欢声笑语,都被岁月的长风一掠而过,留下一截一截的断墙,森然兀立着,默默对着永恒的时空。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国家文物局签署了一项交河古城保护、修缮研究项目,历时八年,解开了一个个谜团的同时又被一个个谜团所困惑。</h3> <h3>交河故城不是按兴建城池的常规按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而是在一块沟壑纵横的黄土台上,由交河的先民们一寸一寸硬掏出来的一座城。</h3><h3><br></h3> <h3>交河台地,面积35万平方米,上面人类建筑面积就达22万平方米。劈开高耸的台地南部崖体,就成了南城门,顺门而入,是宽11米,长340米的中心大街。大街深深嵌入地下6–7米,而临街厚厚的生土层便成了高大的墙。交河故城在这块橄榄形的长1700米宽300米的狭长台地上有了纵横全城的中心大街,有了围绕全城的环城大道,有了密如蛛网又四通八达的幽深小巷。在这些街巷的包抄分割下,被划分六大区块,高踞于中心宽敞台地上宏伟的官署区,东是曲径幽深,屋舍密集的居民区,西是建筑简陋的贫民区和商市,手工作坊区,南是深宅大院、高楼宏宇的官僚居所,北是寺院、墓葬区。</h3><h3><br></h3> <h3>考古学家很长时间无法理解交河故城出现的一个奇异现象,遗址的上部是距今2500年前古人掏出的洞穴式住房,越往下,离现代越近。最底层是公元14世纪废弃的遗址。交河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往地下钻,交河的老城盘踞在新城的头顶上。这和人类文明遗存规律正好相反。古代文明一般都是呈正向层层累计叠压。老城死了,新城就在老城的遗骸上生长。</h3> <h3>经过发掘考察,发现交河是交河先民们集体雕刻出来的一件规模宏大的作品。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4世纪将近两千年的岁月里,几大人种的一个又一个民族不停雕琢打磨的结果。</h3> <h3>其实交河故城最早叫什么,人们不得而知,如今的名字是一个汉文名字,《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这两条绕城并相交一起的河,将交河台地切成深达30多米的沟壑。30米陡直的崖壁是天然的城墙,宽大100多米的河谷是天然护城河。交河故城是一座不需要城墙的城,是挺立在高崖上的一座人类最宏伟的大地雕塑</h3><h3>史学界称,3000多年前,吐鲁番盆地游牧着一支欧洲白种人,他们称为“塞人”。交河车师国的开创者就是这些塞人。(月氏人,又说)</h3><h3>车师国究竟亡于何时,有说公元五世中的北魏,匈奴人围城八年,终至弃城而走,投焉耆。历时近800年。</h3><h3><br></h3> <h3>现在的新疆信奉伊斯兰教。但新疆曾经是众神聚集的欢场。文明虽然被一次次刷新覆盖,但在它深深的底层下面,是斑驳而鲜活的记忆。文明就像一棵巨大的会变幻叶子形状的树,比如胡杨,那深入土地底下的看不见的部分,才是它的本真。</h3> <h3>西方的学者一直迷惑:佛教诞生后便向东方和西方传播,但却一直没有真正进入过西方。西方没有出现过佛教团体,也没有存在过任何佛教教会。然而佛陀向东方传播却很顺利,远行千里,不仅征服了中国,更横贯中国大陆一直传播到日本。</h3><h3>据说汉明帝一个梦,有了西天(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之间)犍陀罗取经以及后来白马寺供奉佛像佛经,以及自大汉始的信奉佛教。</h3> <h3>佛的第一行脚步就是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塔里木盆地,踏上中国的土地。或者说首先在帕米尔山下的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h3><h3>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也有说在公元前一世纪甚至更早)传教到于阗,在西域诸国被尊奉了一千年,直到公元十世纪,在屠刀下改信了伊斯兰教。</h3><h3>我们没有去到喀什、和田。但还是去参观了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这里曾是回鹘高昌的王家寺院。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以精美壁画著称。虽然十世纪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伊斯兰教对佛教寺院的佛像以及壁画实行了毁灭性的破坏,</span>但依然可以从中窥见佛教当年在西域的盛行一时,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上世纪初,这些精美的壁画被西方探险家发现并破坏性的割裾剥离掠走,一些毁于战火,一些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h3><h3><br></h3><h3><br></h3> <h3>这是保留在千佛洞的壁画,时光越千年,依然色泽鲜艳,栩栩如生。</h3> <h3>吐鲁番的吐峪沟,是新疆维吾尔族古老民居保存最好的村庄,被称为“民俗活化石”。清真寺在村庄的中心</h3><h3>而且最重要,吐峪沟,曾经同时是伊斯兰和佛教的圣地。吐峪沟霍加木麻扎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也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圣地,被誉为东方“小麦加”。</h3> <h3>吐峪沟</h3> <h3>吐峪沟的维吾尔族小朋友。</h3> <h3>鄯善是在楼兰古城上建立起来的。“鄯善国是西域古国之一,国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产马、驴、驼等。本名楼兰。楼兰和鄯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以前称楼兰,以后改国名为鄯善。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存国600多年。”摘自百度<br></h3> <h3>地处吐鲁番盆地东缘的鄯善,由北往南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依次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自然风光,形成天山景区、火焰山景区、库木塔格沙漠(沙山)景区。天山景区以牧场风光、高山湖泊、松林峡谷烘托于天山一带。火焰山景区从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唐代赤亭起向西延伸,直达县城以西五十多公里与吐鲁番相连。火焰山因《西游记》而闻名中外,它将鄯善分为南北两个绿洲带。在鄯善县城南部地区,是神秘的库木塔格沙漠(沙山)景区<br></h3> <h3>库木塔格沙漠区划面积1880平方公里, 这片沙漠具有极为明显的特点:一是沙漠的边缘界线 非常清晰,其北部与辟展绿洲的边界多年来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向外扩展的趋向,一线之隔,一边是大漠风光,沙潮起伏,一边却是江南秀色,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二是库木塔格沙漠的风沙地貌类型齐全,面积虽不很大,但是代表了新疆各大沙漠的风沙堆积地貌类型,而且,这些风沙地貌类型也基本上包括了世界主要沙漠区的风沙沉积地貌类型。三是沙漠周围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如吐峪沟。<br></h3> <h3>新疆有两种颜色,黄色是大片大片的戈壁沙漠,大到占到新疆面积的96%;绿色是小片小片的绿洲,小到只有大约4%。</h3><h3>绿色是飞扬的生命,黄色是沉睡的故事。</h3><h3>无论是新疆的人种起源,还是失落的楼兰文明,在今天伊斯兰教的底色之下,它又曾经混合了多少佛教,摩尼教,景教的色彩?一块绿洲消失了,漫漫黄沙下,一些城邦文明被埋葬了,却又孕育了另一些文明,一直活到今天,决定了今天的新疆性格,决定着今天新疆的颜色。</h3><h3><br></h3> <h3>在黄金般的沙漠之下,覆盖着一层又一层的文明。无论民族的融合,5000多年来在新疆生活的民族皮肤逐渐变深,白色染上了金黄;还是文明的融合混血,今天当它们一个个浮现出来的时候,不仅仅向人们述说着历史曾经怎样,而是在多重维度里证明着人类的种种可能性—</h3><h3>沙漠,曾经见证了古城的淹没,文明的失落,但沙漠又以千年的宁静保留了历史某一个时段的鲜活,疑惑着一个个探险家、考古学家、史学家、文学家…</h3><h3><br></h3><h3><br></h3> <h3>古丝绸之路,带着一种梦幻的色彩,一条由骆驼柔软的脚掌,在坚硬的砾石上踏出的纤细而渺远的路。在这条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各种商品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动着,世界几大文明以如此细微的孔道沟通、交流、碰撞,各种音乐、绘画、雕塑、舞蹈艺术,各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方式都在这里一一呈现,印度的佛陀,伊斯兰的真主,基督教的耶稣也从这里翩然走来…</h3> <h3>新疆,是西方的东方,东方的西方…美人如花,每一眼秋波都深如海水,幻如梦境,与她的每一次重逢都是一场梦幻般的回首,迷而不知返…</h3> <h3>新疆,绿色是飞扬的生命,黄色是沉睡的故事…</h3><h3>旅行是一场又一场重逢的欢喜,尤其在新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