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带着满心的期待,我们一行六人于2018年10月27日晚抵达金城兰州,参加第三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两天半充实的观摩活动,16节精彩的课例,一刻也不想错过,细细的享受着全国小语界的顶级盛宴,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细节,不断地在自己的头脑中结合这些课例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br></h3> <h3>16节课,或形象直观、或深入浅出、或睿智幽默、或亲切温和、或新颖独特、或陟遐自迩,都不管是在阅读、习作,还是口语表达上无不体现着准确的目标、强烈的语用意识和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br></h3> <h3>感受着作课老师们的镇定自若、神定气闲、信手拈来,更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和紧迫。<br></h3> <h3>每一位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都会有十分钟的熟悉学生的时间,这十分钟的交流时间也是作课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前头戏,无论是老师们以自我为媒介,与学生们调侃,亦或是利用当地资源与学生们共享,几乎所有的讲课教师都充分利用这十分钟的时间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孩子们参与课堂的欲望;二是为自己后面的授课内容做了有效的铺垫。<br></h3> <h3>现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带给老师们最大的福利是让我们老师知道在教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因为教材为我们写的明明白白,教师们也教得清清楚楚。例如:来自江苏的青年教师吴雨来执教的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有目的阅读》,以《竹节人》这篇阅读材料为课例,在引导孩子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本课要完成的三个阅读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然后根据每个任务交流阅读方法,再找到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完成学习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有目的地阅读”,吴雨来老师在清晰明确的目标中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双线并进。<br></h3> <h3>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如吴雨来老师先以第二个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再来的乐趣为列,给孩子们出示读书方法: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句子,读一读,把体会到的乐趣简要的写一写。然后让孩子自主阅读,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前老师又给小组交流的方法:1、我关注的内容是()竹节人,最感兴趣的是第几()自然段(读相关句子)我体会到的乐趣是()。2、对这个内容,我要做补充!我体会到的乐趣是()最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这样学生或小组不但了解了自己要干什么,还知道要怎么做,学生们课堂的积极性就大大增强。学生在这一环节习得了方法,获得了成就感,那么在老师教学“自主选择、完成任务”这一环节时,学生们就乐此不疲了,老师也就轻轻松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如来自辽宁省开原市民主小学的高森执教的《“漫画”老师》,漫画与漫话,先出示几幅人体漫话,总结漫画的特点:抓特点、抓细节、夸张、幽默表达等,然后学生回顾自己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老师,运用抓特点、选事例、写具体、用夸张,四位一体,顺学而导,把老师话丰满,突出人物性格,突破教学重难点。<br></h3> <h3>老师们在课堂上很关注学生的学,敢给时间让学生读书、敢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写,敢给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
如:这次学习中的习作课,教师在充分地引导学生了解习作主题与方法后,让学即时习作,然后展示、点评、点拨。每次听完课,都叹服老师们教案设计与教学驾驭能力,每每听完课心中都会问:这怎么做到的,一节40分钟的课,充分的读了,又充足的说了,还又写了、反馈了?在反思自己的在教学时间上的把握,瞬间感觉我的课既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又没有达到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学生最重要的读、写能力应该更多在课堂上培养。而且结合自己的一些上课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读写效果远比布置学生家庭读写的效果要好,。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思维火花被调动起来了。教学就应该为学生读写服务。<br></h3> <h3>整体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跟上一节课文、单元整体目标,学段目标的关联进紧密,注重表达课和阅读课的联系。
比如《围绕中心意思写》,反复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精读课文,总结: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事例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为学生后面的习作提供了方法。又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习作能力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是承接三年级训练的讲清事情的经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第六单元写多彩的活动,第一次要求写出当时的心情的基础上突出把感受写清楚。<br></h3> <h3>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引用董卿在朗读者中的开场白为这次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感谢在语文教学与学习中的每一场遇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