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一般来说,秋天在东方美学里是一个萧索、凄凉的季节,常有悲秋的比喻,也有一点苦涩和忧郁的感觉。独在异乡为异客,悲秋登上望乡台,那种体会丝丝入扣。然而,对于摄影人来说,秋天就是一幅浓烈的收获美景图,那铺垫天空的黄色,那五彩斑斓的画面正好为镜头填就美好的素材。</h1><h1> 深秋时节,鞍山摄影文化群一行34人随旅行社到本溪桓仁米仓沟采风,对秋天留下了深深的眷恋。</h1><h1> 题图摄影:王铁成</h1> <h3><h1> 米仓沟位于本溪桓仁县雅河乡,村旁的浑江从吉林发源,汇入鸭绿江,顺山势绕村而过,历经千万年江水冲刷,将江边的滩涂地打造成一只燕子尾巴形状,这出景观被称为“燕子尾”。</h1><h1> 你看,那像不像燕子的尾巴?</h1></h3> <h3>
</h3><h1> 很有意思的是,这个景观的发现竟然是摄影人的贡献。在我们所就餐的餐厅里挂着许多米仓沟的图片。图片的边上有这样两幅特殊的奖状,落款署名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褒奖两位摄影人。一位是本溪市摄影师王天来,一位是沈阳的亢秉刚。王天来2016年发现了米仓沟,他将拍摄的照片拿到县里有关部门沟通,引起县旅游部门领导的重视,征集了部分山地,种上花草树木。另一位亢秉刚多次带领摄影班学员来这里实习,拍摄了不少好作品。</h1><h1> 村领导的褒奖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但由此看出,摄影人对人文景观有独特的见证。</h1> <h1> 在众多的摄影作品墙面上,那两幅奖状是否分外鲜明呢?这说明米仓沟人不忘他们对这里形成旅游热点的感激之情。</h1> <h1> 这一下子使名不见经传的米仓沟名声鹊起,很多摄影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采风,好几个摄影组织在这里挂牌设为摄影创作基地。</h1><h1> 阿 永 摄</h1> <h1> 就是在这深秋时节,我们来了。</h1> <h1> 面对着这绚丽的秋光山色,何不展开一身本领呢?</h1> <h1> 你看那专注的神情是为了心中的大片</h1> <h1> 站在燕子尾对面的山梁拍摄可能是最佳地儿。</h1> <h1> 那是心中的一份圣地</h1><h3></h3><h1> 王铁成 摄</h1> <h1> 手机、单反,无人机都上阵</h1><h1> 王 乙 摄</h1><h3></h3> <h1> 唯有他爬到这么高处拍摄山梁下的入群,果然得到的视野不一样。</h1><h1> 剑侠山人 摄</h1><h3></h3> <h1> 浑江边是另外一个景点,也有摄影人的身影。</h1> <h1> 这次采风,唯有刘芬带来了大疆无人机,她熟练地操控着,</h1><h1> 王铁成 摄</h1> <h1> 无人机展翅翱翔,收录着美景</h1><h1> 佚 名 摄</h1> <h1>高空的鸟瞰,使燕子尾体现了另类。</h1><h1> 刘 芬无人机摄</h1> <h1> 刘芬志得意满。</h1> <h1> 黄色的是那成熟的稻田里的庄稼,铺陈开来形成秋色的美景。</h1><h1> 剑侠山人 摄</h1> <h1> 收割者也用巧手描绘着田野的变化</h1><h1> 阿 永 摄</h1> <h1> 滩涂地的土壤是很肥沃的,据说几乎不用化肥,你看这收获的妇女一个人就把这片田就割完。</h1><h1> 王庆亮 摄</h1><h3></h3> <h1> 这就是农民心中最美的秋色 </h1><h1> 王庆亮 摄</h1><h3></h3> <h1> 我们的人也跳进田野领略最美的秋色。</h1><h3></h3><h1> 刘 芬 摄 </h1> <h1> 哟,这个瓜好大,可是不能吃,它是丝瓜。</h1><h1> 歆 妲 摄</h1> <h1> 给它们弄点新草料,还都吓跑了。</h1><h1> 歆 妲 摄</h1> <h1> 换上特色的衣裳,果然成了靓女。</h1><h1> 歆 妲 摄</h1> <h1> 多像姊妹花</h1><h1> 歆 妲 摄</h1> <h1> 暮色沉沉,皛依然靓丽。</h1> <h1> 这是铁成夫妻本色</h1><h1> 王庆亮 摄</h1> <h1> 这又是一对儿</h1> <h1> 秋景怡然</h1><h1> 老山羊 摄</h1> <h1> 浑江边上总是玩不够</h1> <h1> 夕阳、花伞下的君子兰</h1> <h1> 借问美景何处有?美女遥指小山村。</h1> <h1>唯有她俩还在认真交流着摄影技艺。</h1> <h1> 江边的世界</h1><h1> 老山羊 摄</h1><h3></h3> <h1> 雾锁浑江</h1> <h1> 一江两色</h1><h1> 王铁成 摄</h1> <h1> 光影之魅</h1><h1> 王 乙 摄</h1> <h3> 老山羊 摄</h3> <h1> 王铁成 摄</h1><h3></h3> <h1> 落日余晖</h1><h1> 阿 斌 摄</h1><h1> </h1><h3></h3> <h1> 躲</h1><h1> 王庆亮 摄</h1><h1> (这头小牛,看到那么多陌生人来到山村,都举着个铁疙瘩晃悠,有一丝恐惧,于是把身体蜷缩在一起,只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h1> <h1> 光与影</h1><h1> 剑侠山人 摄</h1> <h1> 天地玄“红”。</h1><h1> (一把红伞撑开了天和地,只看见“红”,蕴含的意味让大家去体会。)</h1> <h3> 剑侠山人 摄</h3> <h3>剑侠山人 摄</h3> <h1> 大山深处</h1><h1> 丽 君 摄</h1> <h1>一唱雄鸡天下白</h1><h3></h3><h1> 阿 永 摄</h1> <h1>开花的原野一派祥和宁静</h1><h1> 阿 永 摄</h1> <h1> 水光接天</h1><h1> 阿 永 摄</h1><h1> </h1><h3></h3> <h1> 火红高粱映蓝天。</h1><h1> 张建华 摄</h1> <h1> 大合影是每次都必拍的,它见证我们走过的山山水水。</h1><h1> 王铁成 摄</h1> <h1>附录</h1> <h1> 每一次出行,群主王铁成都是最忙碌最累的一个,里里外外都要想的周到细致。为了让大家少花钱,他反复斟酌,选地点,选车型;每次出行,他都把大家喝酒的钱负担了,不喝酒的人不知道,他带的酒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斤散白酒市场价30元,他带5斤就是150元,况且他买的酒都是市场买不到的好酒。这些每次群主都默默承担了。这是他在出行中叮嘱大家注意安全。</h1><h1> 刘 芬 摄</h1> <h1> 骨干群中还有王庆亮,个头不高,每次出行前边是音箱,后边是摄影器材。一般来说,出行的人都是尽量减轻负重,因为摄影人要爬山越岭,他却为了大家在驻地娱乐,背着20斤的音箱从来没有怨言。</h1><h1> 王铁成 摄</h1> <h1> 丽君是群里的管理员,每次活动都替群里想了又想 ,该自己承担的不用多说。平时还很低调。</h1><h1> 王铁成 摄</h1> <h1> 中客在秋风中欢快地前行。</h1> <h1> 皛在平和微笑中把文化娱乐活动调理的有条不紊,这不,她也带头唱。</h1><h1> 刘 芬 摄</h1> <h1> 每次出行活动都要有人出来为大家服务,比如算账,常常是废寝忘食。,这不,海涵张建华别人休息了,她还在紧张地核算每一笔账目。</h1> <h1> 歆妲是后加入我们群,本是记者出身的她很快融合到群体中去,带头歌唱,把一腔热情融汇贯通到集体的洪流中去。</h1><h1> 图为她在当天驻地晚会上歌唱</h1> <h3></h3><h1> 还有这位老山羊,他是我们采风队伍里,摄影师中年纪最大的老同志,群主照顾他,乘车让他坐前座,他自己主动跑到后边坐,照合影让他坐中间,他自己跑到边上。吃完饭腾出地儿业余演出,他主动打扫卫生。这个老同志的自觉行动感染了好多人。</h1><h1> 王 乙 摄</h1> <h1> 这次编辑美篇使用了大家拍摄的不少照片,都给予署名。凡是未署名均为本摄影师摄影。有些照片的题目都是笔者加的,不喜勿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