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千秋基业育人为先。90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收回教育主权声浪中,陈鹤琴教授主持上海公共租界华人教育,任职期间开办7所小学(附设幼稚园)、一所女子中学、4所工人夜校,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就是其中一所,谈起陈鹤琴先生,一中心总有说不完的话。
</h3><h3><br></h3> <h3>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你看,如今的赵强书记说德育工作时总会强调一切为儿童的发展,学校的童心文化要把关注儿童的心灵摆放到一个高度,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遵循规律,落实行规内容。轻柔的话语透着坚定。童心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藏着孩子的小幸福。<br></h3><h3><br></h3> <h3>赵书记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h3> <h3> 副校长蔡喆炯谈起"信息技术与教学"时,满怀激情,心系祖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要盲目追求新硬件、新技术,不要为了噱头盲目使用,不要过度过量使用。信息技术应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最高目标是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津津乐道学校还在使用投影设备,教育经费没有乱花;他编写“课堂回答问题随机点名"小程序,追求给学生均等的机会,给更多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为数学课堂设计游戏练习让学生爱上练习……VR、AR、MR、CR……他侃侃而谈,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切为儿童幸福,一切为儿童服务,陈鹤琴教育思想在蔡校长的讲座中无处不见。<br></h3><h3><br></h3> <h3> 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进行自我改造,后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从本质上进行转变。陈鹤琴先生这样要求的,一中心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年轻的凌旭东老师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完成思维导图。充满创新思维的数学教研组精心设计作业,低、中、高三大年级组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br></h3> <h3>青年教师凌旭东在说课</h3> <h3>"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做,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亲切谦和的贺蓓琳校长说:"我们要继承发扬陈鹤琴教育思想。我们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落实贯彻我校提出的"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贺校长给我们介绍起学校创设的校本课程——“新五指"课程。"新五指"课程内容涉及小学生全面成长的五个方面,包含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要求,力图从"德"(公民与礼仪),"智"(学科与探究),"健"(健康与生活),"艺"(艺术与人文),"创"(科技与创新)等五个方面实施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科学建构。"新五指"课程是学校在原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再一次回归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br></h3><h3><br></h3> <h3>贺蓓琳校长在向我们介绍"新五指"课程</h3> <h3> 听着贺校长的讲座,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童心教师的智慧,他们在课程再建上的筚路蓝缕。闸北一中心的学生是一群幸运儿,有这样一批栉风沐雨的优秀老师在为他们的人生幸福奠基。闸北一中心童心文化,必定会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朵绚丽的浪花。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