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月的学习,一周的研讨,是将思考放进课堂,在实践中检验的时候了。</font></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 10月22日早上8点30分,我们带着前阶段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研究成果,也带着满满的困惑来到天台岗小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br></h3> <h3> 杨丹、赵德玲、邱小花走上讲台,展示了两周来我们对二年级上册童话单元如何落实“三位一体”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br></h3> <h3> 看,天台岗小学的孩子们是多么活泼可爱。</h3> <h3> 看,三位老师是多么从容自信。</h3> <h3>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下午,小组成员与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胡平主任和天台岗小学上海城校区黄小燕校长带领的语文骨干团队一起,进行了整整5个小时的深度研讨。
</h3><h3><br></h3> <h3> 如何从“满满的设计感”的课堂走向统编教材视野下基于儿童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如何从单元统整出发,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何分解教学目标找到教学内容落点;如何将评价用语更多指向教学目标……掀起了一次次头脑风暴。导师们一边给我们传递思想,一边给我们纠错矫偏。</h3> <h3> 接下来的两天,小伙伴们白天见缝插针,开展讨论。
</h3><h3><br></h3> <h3> 晚上又挑灯夜战,细细揣摩,反复斟酌,将导师的指导内化,融入新的教学设计。</h3> <h3> 10月24日早上8点30分,南岸天台岗小学上海城校区,杨丹、赵德玲、邱小花三位同学再一次走上了讲台。
</h3><h3><br></h3> <h3> “满满的进步感”是导师给我们的评价,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天台岗小学的夏书记也全程听完我们的三堂课,下午的磨课时,夏书记也参与了我们的研究。几位导师带领我们重新回到统编教材,让我们重温重庆小语掌门人张咏梅老师的叮嘱:“老老实实解读教材,上好朴实的语文课”。</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研讨团队聚焦“怎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展开讨论,思考三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把“三位一体”的理念当作盐,放进教学设计的汤中去。从目标的细化分解到学习单的分层设计;从教学环节的整体规划到教学细节的精致打造;从教学过渡语的细致考量到教学评价的注意事项……胡主任、黄校长、夏书记、唐主任帮我们精琢细磨,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span></h3> <h3> “好书不厌百回读,好课不厌百回磨”,几天来,导师的指点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引领着我们的实践,矫正着我们的行为。不经意间,我们的教学设计也从一稿走到了十稿。
</h3><h3><br></h3> <h3> 10月24日晚,我们正挑灯夜战修改教案时,得到小毅老师发来的消息,我们组的邱小花同学要在26号的全班展示活动上执教走进童话王国课外阅读导读课。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是对我们全组学员的鞭策,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展示课准备。
<br></h3> <h3> 10月26日上午8点50分,邱小花第一个走上了展示课的舞台,执教《“歪脑袋”木头桩》。</h3> <h3> 一周的研课磨课已接近尾声,虽然很累,但累并快乐着,就是我们这一周来最真实的体会,因为我们在磨砺中得到了成长。</h3> <h3>主办: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h3><h3>策划:王小毅 彭小琴</h3><h3>编辑:杨波 向蓉 郑勇 廖芳 张梅 </h3><h3> 杨丹 杜海花 邱小花 赵德玲 </h3><h3>校正:喻晓琴</h3><h3>审核:罗俊 陈思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