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札记(1)梦想成真

一抹荒烟

<h3><font color="#808080"> &nbsp;&nbsp; 克罗地亚,在世界杯以前,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这个年纪的我更熟知前南斯拉夫一些,而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让克罗地亚举世瞩目,克罗地亚在我这个伪球迷心中便种了草。迤逦的风光,亲民、朴实的女总统,当然还有养眼的帅哥美女……<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我得知追了几年的《权力的游戏》拍摄地在其杜布罗夫尼克后更转变为坚定的信念:走吧,去朝圣现实的君临之城!当我开始下笔东欧札记时,手机里一直循环播放着《权力的游戏》主题曲。辽阔、悠远、悲壮、磅礴。一部堪称完美的、庞大的史诗剧,值得一看。</font></h3><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克罗地亚,请宽恕我的孤陋寡闻,弥补的最好方式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行动力。世界杯还没降下帷幕,已开始策划克罗地亚之行。</font></h3><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终能成行,归功于李玲及其妹妹李嘉怡,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乔妈的游记后,与李玲一拍即合,嘉怡为此设计了一个11日的克罗地亚行程,经过不断的修改方案,最终变成了17日的巴尔干半岛游,借道阿姆斯特丹与威尼斯,行走斯洛文利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罗马利亚,当时想十几个小时的飞机都飞了,不如再多几天顺带去临近的几个国家逛逛,行程预定后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响应也是深感意外和荣幸,在此感谢同行的朋友们!也感谢嘉怡为我们找了一个好导游。</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孙导是西南地区第一个自驾巴尔干半岛的人,常年行走东欧,很难找到如此熟悉巴尔干半岛的了,研究生毕业,知识渊博的孙导一路上的娓娓道来:欧洲的历史、宗教、文化、美食、地理、建筑……还有逸闻趣事,极大地丰富了行程,也让尘封在记忆深处的,30年前读过的那些书慢慢地复苏,原来并没有完全的遗忘,需要的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契机。</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据孙导说:我们这一队人的平均年龄是他带过的巴尔干半岛行程里最年轻的,好意外,我以为会说是最大的呢。也是哈,年轻人都喜欢去西欧发达国家了,只有老一辈人对东欧有着更多的特殊情结,看来我属于……</font></h3><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几个月的筹划、准备,终于在金秋十月登上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最新梦幻787,媚儿说荷航会不停地提供食品,确实如此,包括红酒都免费随意喝,可惜我不喝酒。</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第一段行程8500多公里,飞行时间十个小时,时差6小时,去时赚了6小时。</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大慨三四个小时后飞越国境线</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荷航与人如沐春风般的空嫂,为队友拍下的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真正的航拍</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即将飞越莫斯科,很多从北京出发的便是经莫斯科转机。</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临近阿姆斯特丹时我从高空拍下了这张照片,并且在视频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局部,我很牛吧?</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抵达阿姆斯特丹快要降落时拍下的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在上海“青花的记忆”看过的那片在香港拍卖了几十万的天青色汝窑碎片,美得不可方物。</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瓷器上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形成的,传说在青瓷出炉的那一瞬必须是烟雨天,需要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釉色才会渐变成梦幻般的天青色,那是一抹浪漫纯净的颜色,因此雨过天晴的瓷器极为珍贵。</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天青色对烟雨的等待,是对完整生命的渴望和肯定。而我等你亦如天青色等烟雨,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一路西行,追逐着太阳,直到抵达阿姆斯特丹,正是黄昏日落时。天空中同时有多架飞机飞过的痕迹,可见阿姆斯特丹机场的繁忙。</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飞机到站了,等着下行李,我也等着看你是不是野蛮装卸?</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下飞机,接着又过海关飞往威尼斯,我见缝插针拍下这些玻璃橱窗里的青花瓷器,据说中国的青花瓷工艺传入欧洲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许工艺上更先进,但少了中国青花瓷轻盈、灵动的韵味,粗大、笨重,带着欧洲建筑的雕塑风格。</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谢哥:我是该膜拜你呢还是担心你?佩服你把俺们大攀帝国的醉攀西扛出了国门,打入了阿姆斯特丹,走向全球。担心的是,听说不久前,因此海关心细认真抓住蛛丝马迹,一举挖出俄罗斯间谍300余人,前方就是你马上要过的海关,小心啊!!!</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谢哥说:我是为了给全队带路,人短,只有顶一个包提高度,看来效果还不错。</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其实四哥在前方打前站,放心吧!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飞威尼斯航班上的空少海拔忒高了,目测怕有近两米,偷拍一张以磬读者。</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 欧洲时间晚上十点半,北京时间半夜四点半,还没开始倒时差的我在飞机上迷迷糊糊的突然感觉飞机骤降,接着一声巨响,吓死宝宝了,原来是飞机着陆,怎么没人提醒要降落了呢?四哥说人家刚才说过几句话的,你自己听不懂怪谁,是哈,荷兰语我是听不懂,本来又在迷糊中,正想说怎么不用中文再讲一遍,突然想起这是阿姆斯特丹飞威尼斯的飞机,欧洲内的短途行程,机上绝大多数都是歪果仁,好多养眼的帅哥美女啊!不是刚才乘坐的从成都飞来的,那会机上四百多人,多半是国人,空姐里也有中国人的,要说养眼的空姐当属我们大中国,就没有一个差的,绝对年轻、漂亮、端庄,而在国外航空,可以看到不少的空嫂、空大妈。</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曾经从芝加哥飞莱克星墩,遇上过空奶奶,步履蹒跚,看样子怕有七十岁,老奶奶态度和蔼,温柔可亲,给了我两颗糖,是把我当孩子打发的节奏吗?可在这次行程中我都升级当奶奶了。</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过境威尼斯,只住了一晚,机场里拍两张壁画交差。</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地时间凌晨一点,北京时间早上七点,歇息于威尼斯郊外一个小巧玲珑的酒店。清晨起来,空气清冽,阳光明媚,随手记下这一刻。</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我住的房间傍边的小客厅,被人以为是在餐厅拍的了。</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发现多肉风靡了全球,之后一路都可见。</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旅行的精髓是一种流浪感,特别是在不同文化中展开的异域漫游,更是令人沉醉,接下来的巴尔干半岛旅行记,请随我游走……</font></h3> <h3>  先简单谈谈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地缘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巴尔干半岛(共11个国家)含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罗马利亚、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科索沃 。</h3><h3> 我们这次去前五个,而前四个都是前南斯拉夫联盟的国家。</h3><h3>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h3><h3>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h3><h3> 从19世纪初期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帝国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h3><h3> “巴尔干”这三个字,对于地理知识匮乏的人来说,肯定是满头雾水搞不清这是哪,或者对于稍微有点印象的人会忍不住说:“噢!我知道,就是那个打过仗,乱得不得了又穷得不行的地方。”又或者对于老一点的人来说会忍不住哼起老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h3><h3> 说了这么多,又是“欧洲火药库”,20多年前又爆发过战争,巴尔干还安全吗?安全!不说亚非拉,不说美澳,就说与欧洲各国比较,比英、西、葡、德、奥、意这些国家都要安全,既没有恐怖袭击,也没有贫富差距造成的不稳定,没有难民潮,更没有历史悠久的惯偷。</h3><h3> 这里安全系数非常高。</h3><h3> 这个小众却拥有绝美景色的欧洲一隅,将变得不再神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