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孙宽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四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四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脉络</font></b></h3> <h3> 80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h3><h3> 1.典型代表有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h3><h3> 2.课改的特征是减少了教师讲授,突出学生自学,注重讨论交流,注意反馈强化。</h3><h3> 90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h3><h3> 1.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h3><h3> 2.学校自主进行的大力度的课堂教学变革经验。</h3><h3> 3.课改的特点是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论教。</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学科改革注重内容综合,提倡学科整合</font></b></h3> <h3> 学科基本结构改革要处理好多与少、难与易、如何学的问题。</h3><h3> 学生减负后,我们要考虑课程中未体现的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何影响?处理不好,就会背离初衷,知识总量降低了,结构也不完整。</h3><h3> 要引导所有学生像优秀学生那样思考问题,教师也要思考为什么采用某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原因。</h3><h3> 在课改中,与研究者侧重分化不同,实践者更加注重综合,因为他们往往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综合,是实践者的呼声在教育系统内部得到的响应。</h3><h3> 学科内整合要详略得当。日常教学中,溯本求源是发现问题产生原因的内在逻辑。教师要有整体视野,具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专业把握。</h3><h3> 跨学科整合,内容整合必须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h3><h3> 教学联系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体验。但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实践活动过多,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价值。</h3><h3> 体验不等于经验,学校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健全思维、把握逻辑,在感受和感悟中获得经验 。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个体的心智成长</font></b></h3> <h3> 亲身体验——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一系列关系的总合)——看问题更加理性——形成自己的智慧。</h3><h3> 教育机智(智慧)是可以学会的吗?技能或能力?</h3><h3> 它是不确定的方式,遵照既定的方式,自动化的无意识的行为不能随机应变。</h3><h3> 教育机智(智慧)取决于教师本身对教育的看法,是一种基本立场,一种理念。只有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自然的,才能很好的在课堂中把握机会,纠偏祛误。</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倡导主动参与,关注学生兴趣</font></b></h3> <h3> 学生主动参与:</h3><h3> 机械的做法会限制学生,教材中核心内容外其他内容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对细节洞察的忽略,影响学生形象记忆的形成,课堂学习投入感不足。</h3><h3> 现实中很多情况,学生只是设计活动的执行者。主动是从“接受”到“寻找”的过程。同样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动机,动机不同,其结果也不相同。</h3><h3> 关注学生兴趣:</h3><h3> “稚化”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达到抽象和理解水平时,形象和直观的呈现不再必需。</h3><h3> 优秀教师授课,看似没有突出的亮点,但能通过环环相扣的呈现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h3><h3> 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是枯燥的,只有经受过,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而兴趣养成是促进学生智慧和道德成长的有效手段。</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鼓励学生交流,凸显合作学习</font></b></h3> <h3> 真正的讨论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和条件?</h3><h3> 合作规模要控制;</h3><h3> 目标要明确;</h3><h3> 成果要能展现,或在发展上有所收获。</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强化发展评价,贯穿教学过程</font></b></h3> <h3> 教学活动应是顺畅的,而不是零散的。</h3><h3> 教学评价不是胁迫,也不等同于测验。考试应是发现学生短板的手段,老师不应仅仅强化分数,要用引导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共同协商和建构。</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真正的学习</font></b></h3> <h3> 过分的即时强化,可能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消极干预。学习的真正效果是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愉悦。</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font></b></h3> <h3> 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是配合教师展现教学的群演,太过复杂的课程设计,对老师和学生都是羁绊和拖累。</h3><h3> 课改不能背离初衷,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没有教育的内核。为形式而形式,是没有教育的教学。</h3><h3> 教学目标要落实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水平上,老师认识上的不专业,会导致行动上的不扎实。</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教育性</b></font></h3> <h3> 教: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指导,传授。</h3><h3> 育: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养育、养活。</h3><h3> 课堂不是教学技术和方法的“实验田”,作为老师绝不能目中无“人”,要构筑有教有育的课堂。</h3><h3> 学生不是物化的“人”,即时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才是长远的考虑。 </h3><h3> 校长可以多给老师一些自主的空间。</h3><h3>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h3><h3> 课堂教学是学校事业的一部分,要完整系统的看待。</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好教师</b></font></h3></h3> <h3> 条件:</h3><h3> 具身性——投入到教学中;</h3><h3> 移情——从学生的角度思考;</h3><h3> 实践感——能干预现实,能看到效果。</h3><h3> 做到以上三点,才能更好的认可自我,认可职业。</h3><h3> 好教师或者好校长,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心理定位,有目标、有追求、有向上的精神、有做好教育的内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