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驿站秋意浓

谭芙蓉

<h3>  黄编组织我们去采风的时候,对于我这个后生来说并不知道还有荆门“作家林”这么一处地方。“作家林”三个字上的双引号,让我与同行的郭德文老师一路好思索。到达目的地,遍地栾树、香樟、白杨似森林端庄在我们面前,才明白,原来这里是荆门本土作家们2015年在这里种下了一片树林后,开创的荆门"作家林"基地。<br></h3> <h3>  其实这片土地是三良姐家的老宅基地。听她说,她家以前是地主,她和两个哥哥在这里出生、长大,后来读书都走出了村子,并相继在城里安家落户。三良姐的父亲55岁因病撒手人寰,她不忍心母亲一人独守着这偌大的家,毕竟年纪大了,生活起居不方便。于是她将老人接到了城里,这一居住就是22年。三良姐看着老宅逐渐荒芜,实在不忍放弃,于是将老宅从哥嫂手中购买下来。创意了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三良驿站,荆门作家林基地。<br></h3> <h3>  深秋时节,小雨扬扬洒洒,我们被老天爷当作稀客迎待着。从五里铺镇街东的一条乡村小路走进来,整个世界忽然变了,空气润了,视野开阔了,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画呈现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田野里再生水稻吐蕊成熟,暗自飘香,交替回旋;菜园里白菜、芹菜、萝卜、大蒜挨挨挤挤、青翠欲滴。辣椒、茄子经过了夏、秋两季的硕果期,还有嫩嫩的果实挂着,看来这里的主人还会有有机冬椒、冬茄食用;路边含苞待放的野菊花,撒满山岗;一枝金银花独占枝头开得正艳,与其说得忘了季节,不如说是被这迷人的秋色所诱;堰塘边白鹅引吭高歌,小羊咩咩跟着附合⋯⋯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住在这里,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br></h3> <h3>  走进作家林基地,一片栾树林红艳艳的果实举头挂着,远看似花、似红叶,近看似风铃、似一盏盏灯笼,粉红骇绿、绚丽多彩。绕着栾树边的池塘走上一条石屑路,石子隔着软底皮鞋按摩,酣畅淋漓。池塘周边是几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它们像极了英勇的卫士,守护着三良驿站,没有婀娜多姿的身段,只有傲然挺立的守卫。<br></h3> <h3>  池塘西边是一片密集的香樟树林,树龄还小,并没有看到成熟的黑色果实。在这换叶季节里,地面上虽然已经落下了厚厚一层黄叶,但是树上依旧绿意盎然、枝繁叶茂。紧挨着香樟树林的又是一片栾树林,池塘的东南方向遍地都是。许多栾树上攀附着细小的藤,藤上挂满了似鸡蛋形状大小的瓜蒌,红黄相间的颜色,鲜艳夺目,让人垂涎欲滴。三良姐说,鸟儿会帮忙播种,用不了几年瓜蒌会遍布整座树林,我想到那时将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br></h3> <h3>  据三良姐介绍,从2015年植树节那天起,荆门本土作家在此共种下了12000棵栾树,3000棵香樟树,占地面积10余亩。到了明年2019年植树节,树的品种、数量会增加更多。我打算将桔子树种两棵在那里,成活后嫁接上漳河有名的特产一一果栋橙。<br></h3> <h3>  走进三良驿站,一套红瓦白墙的四合院房屋,坐东朝西,东面是禾场,西面是露天院子,共有约1000平方米。进大门是客厅,柔软的沙发靠背上放着几本书,茶几上摆满了水果零食,液晶电视机旁边堆满了包装精美的一袋袋10斤装或20斤装的有机大米。这就是作家林基地种出来的,打开米袋,醇香四溢,大家争先恐后抢购,你一袋我一袋,尤其郑国雄老师买得最多,大大小小拎走了10袋。客厅左右是两间餐厅,走出客厅左边有四间卧房,每间卧房都配有卫生间、热水器、洗漱用品一应俱全,以方便家中兄弟姐妹及文朋诗友们随时过来,舒适入住。主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尤其是本土作者出版的书最多,有何红霞的《非庄严》,熊红艳的《谁在心里种下了蛊》,刘浪的《芒种》等。客厅右边是厨房、柴房、书房,书房门上的对联字迹铿锵有力,气势豪迈,上联:书法同写作为伴,下联:城市与农村结合,横批:三良驿站。推开书房的门,文墨书香气息迎面扑来,清新自然,一张大桌子上放着纸墨笔砚,随时恭候着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颜筋柳骨的大字跃然纸上。 <br></h3> <h3>  从房间出来是偌大的一个院子,高高的石头墙围着整个院落。院子里的水泥地面上安放着摇摇椅、书桌、茶几,紧挨着的是一片绿色草坪,草坪上点缀着一棵高大的柚子树,沿着院墙边是碧绿的菜畦。好一处休闲静地,在这里,你可以看书、喝茶、聊天、种菜、锄草、浇园,也可以什么都不干,躺在摇摇椅上闭目养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娴静安宁。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意境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br></h3> <h3>  客厅里大家人手一本书,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郐国海老师阅读的时候眉头紧锁,似乎有思考不完的问题;郭德文老师则更是虚心求教,请身边的叶俊焘大哥和常大哥,教他手机如何下载软件,识植物名。大家静静地享受着读书乐趣。我从三良姐的著作《芒种》中得知她娘家有两个哥哥在外地工作,婆家这边两个小叔子也在外地工作,孝顺有加的三良姐将两边的老人都接到自己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生活起居,几十年如一日。<br></h3> <h3>  三良姐是心理学老师,看她的书我常常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在客厅拉家常的时候,她说她把家里家外都安装了监控,手机连接了摄像头,边说边打开给我们看。手机屏幕上视频清晰,线条流畅,我们坐的位置,禾场上停放的车辆,院子里穿行过往的人都一一显示在手机屏上。她说她的母亲一人在家的时候,她就通过手机屏幕随时关注老人动态,以防不测。曾经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暑期的一个夜晚,她在荆门,凌晨三点醒来,打开手机摄像头,发现伯母的房间空空荡荡,院子里、禾场上都不见人影。三良姐整个人一下子懵了,急忙开车飞奔回家,原来伯母房间的空调打开散发出来的是热气,她跑到三良姐的房间才打开吹着冷气的空调睡着了。三良姐虽是很幽默风趣地跟我们讲这个故事,却惹得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的婆婆也是孤身一人独住,我的父母亲为了帮我做生意,一个东一个西,长年累月各自独居,是时候该让他们都歇歇了,明年我将退出所有的商品经营,让年迈的双亲轻松快乐安享晚年。安装摄像头,实则是肩负起对老人的责任,我打心眼里佩服三良姐的良苦用心。</h3> <h3>  伯母看起来怎么也不像80多岁的老人,身体健朗,脸上肌肤红润光泽,中气十足。我走出去和她唠嗑的时候,她关切地问我在这里吃饱饭了没有,是否吃得习惯,我摸着肚子一个劲地说好吃很好吃。当我说起这套老宅和三良姐的时候,她一脸的幸福,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这是我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容颜。当我拿起手机准备给她拍一张照片的时候,她就像十八岁少女般,迅速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害羞地躲进了屋里,还一个劲地说我不拍照,我不拍照,惹得我咯咯地笑。<br></h3> <h3>  天不冷不热,下着小雨,空气湿润,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好不温馨。钓鱼、看书、写字、参观、聊天拉家常、谈作品、议诗歌、论人生。中午大家在一起开怀畅饮,餐桌上的农家菜荤素搭配,自养的鸡、鹅、鱼、虾,自种的白菜、萝卜、芹菜、南瓜等有机蔬菜,满满两大桌,盛上一碗米饭,有机大米醇香浓郁,这一切原生态的东西,让我们享用不尽。<br></h3> <h3>  三良驿站,浓浓的深秋,不干不燥,惬意无限,带着成熟的韵味,诗意盎然,填满四季轮回。<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