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你安在,我美好</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龙应台《天长地久》读书感想</b></div><b><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流沙liu</b></div></b></font>
本书为龙应台的感动亲情系列之后的又一亲情故事篇。以母亲美君为主角,拟用十九封信的形式絮絮叨叨表述了对美君的深情,以及在天长地久的岁月长河里,身为女儿同时又是母亲的自己年愈花甲时的生命感悟。
最早看龙应台的书,是在20年前。她的文笔在当时是太惊艳了,率性犀利,笔笔生风,字字带刺,读着畅快淋漓。因为这个印象,以至过了好一段时间后看到她的亲情系列,竟然还有点不适应。曾经的“龙卷风”原来也会有如此这般的儿女情长,温情款款。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一样,随着人生阅历和年轮的增长,对生活的心态和理解也一直在动态的更新变化中。年轻时的锐利会渐渐圆融,这种圆融不是妥协,而是对人情对生活有更多的体谅和包容,同时也不再一味纠结于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我们还有当下,还可以弥补。而对亲情,从年少时的急着挣出母爱的怀抱,到了为人父母后,一门心思扑在儿女身上,当时光来到了由自己亲身体会自己的孩子也要挣脱自己爱的双手时,才能猛然惊醒:原来,我们的身后的目光是那样的满是不舍而又满满的祝福,我们身份之一为人儿女的那一份角色已经不回头太久了。
本书里,龙应台以多重视角,交叉叙述从风雨飘摇的岁月里走过来的母亲美君:那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女孩子美君;那个穿阴士丹士林旗袍的民国姑娘美君;那个抱着婴儿挣扎着活下来的妇人美君;那个一大早为几个孩子做好便当,坚信读书信念,要让女儿上大学的母亲美君;那个在爱人告别式上不胜重负垂下了头的白发美君;还有那个勇于为不公平抗争的美君。最后,是那个如今“我(龙应台)”一口一口喂着流食,却再也不认得“我”的老年痴呆者美君那飘摇却又坚定走在人生旅程里一路风一路雨的美君啊。
而同时,在美君助力下读书、事业有成的“我(龙应台)”在自己的人生里是一路狂奔:大学,留学,工作,结婚,生子,离婚,参政,写书。。。。。。满满的穿梭着各种华彩,有战斗,有收获,有各种成就,有舍不得松手的儿子安德烈和飞力普,有各路角色的好朋友,有天有地,有日月星辰,唯独妈妈“美君”并不在女儿我固有的各种日程里。直到有一天,当给我生命的其中一个人走了时,我才似乎有稍微感觉到美君你的衰老,但却未真正的明白。我甚至在轰轰烈烈的跑道上错失了与恩师的告别。又过了好多年的今天,在岁月处处时时反复提醒着步入花甲成为“大妈”的我时,我才发现:我可能很快就又要送走“美君”你,可这时我的生活你已经进不来,你的世界我也无缘踏入了。由此,“蓦然回首”,我的心才深沉的疼痛了起来。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总是一步步认知成长的,每个人也是这么悟道的,聪明如龙应台也是老了才醒悟到这点吧。相对而言,普通如我等倒是得以在父母的岁月里不曾缺席过,能相伴在母亲身边,所以倒也没有她那么锥心的憾意,更多的是让她点醒了珍惜:珍惜当下的拥有。
但同时,对于亲情,龙应台也并不一味的抒情,她在书里也表达另一个视角,另一不和谐版本。在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亲情并不一定都是天然美和好的。那种以爱之名,借爱勒索不正常不健康的上下代关系也是很令人警醒的。那个对儿子暴力相向的刘叔叔;在被惩罚中屈辱着成长的瑞典导演;《变形记》里的卡夫卡;以及生病时被父亲监禁在屋里不能外出的张爱玲等,都是不幸的血缘关系。
所以,所谓的惜缘:是珍惜上一代,珍惜自己,也珍惜下一代,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既心手相连,又各自安好的良好亲缘。
看她的书,会发现不仅龙应台有一贯自尊自强的女权思想,龙应台的妈妈美君也是,美君的妈妈也是。这种基因的天然性很强大。她们的思想里都有一种顺应文明发展的先进性。比如对美的追求,比如对知识对学习的强烈兴趣,比如对人性的尊重,对公平对道义的追求。这些美好性格特质,在两个儿子身上也表现明显,某些方面还胜于妈妈。
龙应台有很多进步的理念,比如人应该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她认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考虑老和死的议题,只要不影响你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因此她不忌讳和儿子们进行探讨,有意无意的要让孩子们有个正确的理解。在此龙应台特别提到了她朋友冰娜的老母亲得了渐冻症在生命失去自主力之前作出了去苏黎世接受安乐死的选择。目前世界上各方对此的看法纷争很多,但作为当事人,却无疑把它作为人生临终尊严保全的一种可行性选择。还有吴集小镇的老人有提前准备寿棺的习俗,与此类似以前也有很多地方的老人在老了之后就开始准备妥当寿衣,这无疑也是一种知道生也知道死的良性面对。我们不是说要把死等同于吃饭睡觉一样很普通的事,而是说人们面对这种人生里避不开的终结,要如何学着不去怕,不去逃,而是去理解,去坦然面对。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书也多了起来,结合自己人生的体验和领悟,我们开始学着理解和接受生命的衰老和可能的终点。人类更应该追求的是生活的质而不仅仅是量:每个人,每一代人,活好自己所处的当下是每天最应该的状态。而这种最好的今天当会带来更好的明天,会带给亲人们最好的自己,也带来最美好的的亲人。
正是:你安在,我美好!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读后感《关于亲子关系的思考》 </b></font></h3><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凭</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海</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临</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风</span></b></div><font color="#333333"> 读龙应台的《天长地久》,这是年逾花甲的她写给93岁已经失智十几年的母亲应美君的19封信,开篇序言《月照》中的一段话就把我深深吸引: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我们又如何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茫的下一代?在时光的漂洗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我们何时愤怒,何时深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我们怎么在“空山松子落”的时辰与自己素面相对?相信每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读者,看到这段话都会引发对亲子关系的思考:作为孩子,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作为60后,我们父母那代人有个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你想自己做决定,但在父母的框架里常常会碰壁。他们用自己人生经验和对人生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他们希望你循规蹈矩,在择偶、工作等方面听从他们的建议,符合他们的标准,否则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年轻的时候,对父母那句“都是为你好”每个孩子都不陌生甚至心生反感。龙应台在书中说:如果伦理变成压迫,亲情变成绑架,你就应该是那个站起来大声说“不”的人。直到我们自己也有了孩子,才真正了解父母对我们人生的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的爱的表达。
养儿方知父母恩,明白了这一点,才会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而对父母最好的孝顺,我觉得就是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努力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别让父母操心牵挂,给最爱自己的父母予以安全感。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在物质上予以父母照顾,精神上予以尽量多的陪伴,就像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让人世间少一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余秋雨曾说“人类之爱,都是向下倾斜的”,以前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我才真正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记得父亲还健在的时候,家在县城的大弟每周都会回乡下看望与大哥一起居住的老父亲,相比我们几个远在异地的姐弟,他陪伴父亲的时间相对会多一些。有次我与大弟聊天,他感叹地说我们对父母的爱,不及对孩子的三分之一,或许因为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总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有时明明知道孩子已经长大无需太过宠爱,可还是会尽力给她最好的一切。我们在尽力陪伴孩子成长,却忘了曾经威严的父亲也在渐渐老去需要我们的陪伴。
记得以前微信上有篇文章叫《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被刷屏,里面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看完,我觉得这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孩子不孝顺,与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肯定有很大的关系。龙应台在《天长地久》这本书中说:“你曾经怎么对待,如今就怎么被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父母,我们的下一代也看在眼里,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两代人之间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代沟肯定存在,唯有多一些沟通,多一些换位思考,才能多一些理解与尊重。纪伯伦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子女》,我觉得那才是亲子关系最好的诠释。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我们而来,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可以给予他们的是爱,而不是我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到达不了的明天。我们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我们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过去。我们只是一张弓,而孩子是借助弓而射出去的箭,命运之神用尽全力把弓张开,只为那生命之箭射得又快又远!我想,当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就怀着一颗感恩而豁达的心,做一张无比稳定的弓吧。父母之爱,终将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龙应台在这本书中写到:“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天长地久,你必须把片刻当做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代,更要照顾好自己,善待自己,首先要自爱才有能力去爱父母爱儿女,过好自己的日子让父母放心,也努力锻炼好身体,精神上与时俱进,尽力不成为儿女的累赘,踏实过好每一天,让自己活得有质量,才无愧父母予以我们的生命。</font><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天长地久》读书体会</b></font></h1><p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39b54a">文/蒹葭碧嬴-沈</font></b>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读龙应台的书应该从大学开始的,距今也有十年了吧。第一次听她的名字是从堂弟那知道的。我原本以为龙应台是个男作家,没想到是我们巾帼英雄,这个形容词也许不是很恰当。但是,当我从堂弟手中接过那本《孩子,你慢慢来》,我便深深地被她的文字所吸引,尽管我还没有结婚生子,却也体会深刻。现在,我作为一名教师,那么多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我知道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后来我把她的“人生三书”都买了,读了。《目送》中的同名文章,还有《散步》《火警》《寒色》等无不触动我的内心。特别是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父母亲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扮演的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角色,他们养我们长大,而我们却不能陪伴他们到老。</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天长地久》这本书读完后,我对《生死课》中的安德烈说的那句话印象最为深刻,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坟,我和飞力普就有理由以后每年依旧来台湾?没有坟,我们和台湾的联系可能就断了······”是的,“如果有坟”,就算是再远的距离也许都不是阻隔。在这篇文章里,也许有身处异国他乡的那种对故土的情怀。但是,我想到更多的是,生死这一人生中的大课题,我们要如果来面对呢。我们中国人好像都很喜欢新生,又都很避讳谈死亡。我常常想,我们忌讳的到底是死亡,还是这背后的亲情呢?小的时候,村里很多的小孩都很害怕葬仪,可我却不怕,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生死观念,或者可以说,那时候的自己并不畏惧死亡。我可以一个走黑摸摸的龙眼林,一个人拿着手电筒穿过堤岸,林子到九龙江边去寻找趁夜洗衣的母亲。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勇敢大胆。可是,长大了,就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看多了世事无常,胆子也变小,害怕起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去,也会面对死亡。</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所以,也就在去年,我在体检时,检查出了身体有问题,医院告诉我可能是恶性,要马上进行手术化验。我一听到,整个人都懵了,心慌到不行。后来,我到市医院去重新做了检查,没有前一家医院说的那么严重,但也必须做个麻醉手术。那时候,我母亲骑车被撞到,刚刚从出院回家。我根本就不敢跟我母亲说这件事,我害怕让他们听到不好的消息。于是,一个人去办理了住院,让我哥哥来签手术同意书。等到出院才跟父母亲说我去动了手术。后来,有同事跟我说,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我跟她说:我怕死。我怕白发人送黑发人。是的,如果我是孑然一身,那么,我可以当勇士,无所畏惧。可是,我有父母,我要陪伴他们老去,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们需要我的陪伴,那么,我的“身体发肤”就不敢随意毁伤。因为,我知道,子女磕着碰着,最心疼的还是父母。</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恋家,即使我大龄未婚,回家会被念叨,我还是喜欢回家。也许,我们一家人都不喜欢开口诉说心事的;也许,我们有时候会相对无言,但我还是喜欢那种家人相伴的感觉,很温暖。</div><h3> 最后,我想用龙应台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2018.10.18)</h3> <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晨光熹微,晓风和悦</b></font></h5><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第一次参加晓风读书会</b></div></font> 晨起的微阳透过窗帘照到书桌上,想起今日要去参加晓风读书会,赶紧起来。这是前两天我透过阿珠知道的一个活动。此前,晓风书屋还在中山公园那,我也遇见过他们举办读书会,那时我甚是羡慕那些参加读书会的人。没想到,有一日,自己也能加入晓风读书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读书会上,大家侃侃而谈,轻松自在,很多都是同行。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也许是因为与会的人都饱含学识和阅历,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胆怯、紧张、激动,更也许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期望太高,我觉得自己的表现太差了。轮到我交流时,我哽咽了、流泪了、说不出话了。尽管自己表现不佳,我还是很认真地听每个人的发言,当一名学生,去倾听,去感受。
特别喜欢阿杰说的,他和女儿的关系就是朋友。他支持女儿当五月天的歌迷,甚至还帮女儿买了很多五月天的唱片、海报,在女儿高考前夕,陪女儿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这样的父女关系,不就是龙应台和安德烈、飞力普的母子关系吗?有多少人羡慕这样的亲情。可是,现实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开明。像我这样出生农村,小时候经常要去帮忙干农活的人,我们的父母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奔波,每天花用的一分一角都要精打细算,他们没接受过什么文化教育,哪里能像阿杰那样。可是,我也应该感到庆幸,我的父母亲也有开明的一面,像我这一代的80后,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家里的重男轻女,就算读书不错也没有继续升学,我却一路读到了大学毕业。所以,我们可以去羡慕别人有一对好父母,同时,也不要去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你好的条件。
其实,除了阿杰,还有好多的书友都谈到了自己的经历体验,有一位书友甚至跟我们分享了她写过自己母亲的一封信,我们何其有幸成为这封信的第一位读者。每个人因为自己的阅历不同,读书的体验也不一样。我想像这样晨光熹微,秋意暖人,晓风袭人,温馨,动人的早上,不妨多来几次如此之体验。(2018.10.22)<br>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月照山涧,幽影无声</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阿朱</b></div></font> 我看书有个习惯,从序开始。或许因为《天长地久》是本散文集,所以连序也是属于散文体的。但这并不妨碍我被龙应台那浓的化不开的温情所打动,感觉内心某一块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碰到。
为何会如此触动?光是读了序而已,就已泪崩。试着剖析下缘由。
序里面一开头,龙应台看到油菜花想起了父亲。父亲早年由于战争流亡不得不离开故乡,但他从不说思乡,他说的更多的是他的妈妈。原来,妈妈在的地方就是故乡啊!
去看望父亲的坟,龙应台想起了与儿子的对话。龙应台觉得坟浪费地球,而她的儿子说:“如果有坟,他们兄弟两就有理由以后每年依旧来台湾,没有坟,他们和台湾的联系可能就断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序里面还提到了史学大师钱穆写《国史大纲》的故事。可能因为我是历史学专业的,我特别感同身受龙应台所说的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历史,说得简单点就是过去的事情。了解历史就是回首我们来时之路,怎能不饱含温情?历史又是客观的,不论荣耀还是悲催,成功或失败,伟大或苟且,都需要我们致以敬意。那么这种温情与敬意是否只是对待历史呢?不!这样的温情与敬意也可以投放到我们的上一代与下一代,投放到生命的来和去中,投放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投放到与自己的独处中。
所以,通读了整本书后,我觉得,龙应台是怀着“温情与敬意”,用给美君的这些信,重走父母走过的路,她说“父母走过的路,是万里江山,满目烟尘,她感恩于他们的江山,他们的烟尘,给予她天大地大,气象万千的一座教室,上生命的课。当现实的,正在眼前上演的历史使她沮丧时,父母们所走过的历史阔度和个人生命的宽容,像沙漠中困走时心里记得的绿洲泉水”
对于这段文字,非常的有共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这种像在沙漠中困走的时刻,感觉人生失去了方向,很迷茫。尤其是像我这么一个在异乡的都市里独自奋斗的文青,又刚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人生挫折。龙应台这本书,让我幡然醒悟,在这样的时刻,也许可以选择回到父母的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初心。因为她说,她这么做以后,感到了一种智慧的施舍,犹如月照山涧,幽影无声。
我也尝试着这么做了,国庆七天假选择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却意外的发现,其实美其名曰牺牲自我假期陪伴父母,却得到了父母的温暖陪伴。我终于体会了什么叫智慧的施舍,什么是“月照山涧,幽影无声”。<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谈天长地久</b></font></h1><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39b54a"><b>文/陈晶晶</b></font></h3><h3> “在某一个月亮从山头升起的夜晚,当江水荡漾着银光,芦苇中蛙声四起,那时那刻,他们还深信人间的爱和聚,可以天长地久。”《天长地久》与九年前的那本《1949·不可说》相比,龙应台在母亲人生最后阶段陪伴的情感要比送别父亲时克制、洗练很多。曾经送别父亲去湖南落地埋葬的血与泪,在母亲应美君这儿,变成了温情。或许这是快70岁的龙应台,从被动接受父亲之死的惊慌恐惧,到现在稍显平静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该放。说是与母亲的对话,既包括了自己这对母女关系,还提到了几个好朋友的母亲在人生最后关头的状况。印象最深的是曾经的德国朋友,因为母亲状况越来越差,即将把母亲送往苏黎世“安乐死中心”临终关怀的故事。这位母亲的意识渐渐模糊,表达已很困难,越来越难熬,她的朋友感到不知所措、迷茫、痛苦,不知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龙应台告诉她:“冰娜,紧握她的手吧。那亲手掬水的记忆,不会忘。”生与死之判定,或许不必过于重于意义,记住最后瞬间自己的动作,尤为珍贵。
此外,全书最后和两个儿子的对话也很有意思,从孩子8岁时的对话,对比与之32岁时的对话,她一直都想了解一个问题: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儿子们的回答则是:龟毛、好奇、慈悲、自由主义、女权、严格……当问及儿子们自己可以得几分时?他们俏皮地说:60分,刚好及格。<br></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天长地久》</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杨珺</b></div></font> 说起与这书的缘分,也是有趣。阿杰老师在策划群里第一次推荐时,我就很感兴趣,上豆瓣标注了“想读”。隔日与好友陈婧见面时,她把这本书带到了我面前,原来已默默关注豆瓣多时。
收到书不久之后,我就启程旅行,回程香港转机时,书店再次看到这书,港版!默默拍给了策划群里的各位,杰老师高呼:给我来一本!于是我在机场帮他买下。转机间隙看了两篇,特别喜欢。再次走回书店,也为自己带回一本。
回程途中看,印象深刻的是我此行目的地维也纳,竟在先生书中也有提及,我记得我关注的是维也纳的同性红绿灯,竟然先生在书中也写到,走在维也纳街头,绿灯亮时,一抬头看见灯里的小绿人竟然是两个女人手牵手走路,两人中间一颗心。维也纳市政府想传达的是:相爱相婚的不必是“两性”,两人,就够了。多么奇妙的重合!
看完书,第一时间分享给了母亲,触动最大的是把时间给了女朋友,却不曾给母亲,所以在还来得及时,想跟母亲做朋友。合上书本特别想带她去旅行,是时候计划一场只有我们俩的旅行了。
还有,最后两篇问答也太甜了吧,母子对谈部分,两个儿子认为来自母亲的影响:“自由主义,独立思考,好奇心,慈悲心,成为女权主义者,与母亲可以谈任何事,没有禁区,没有界限。”多羡慕这样的亲子关系!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以为落日天天绚烂回头,晚霞夜夜华丽演出,其实,每一个美的当下,一说出当下二字,它已一笔勾销。”所以,何为《天长地久》,并非是说“跟父母或子女的感情天长地久”,而是说: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天长地久,所以必须把此时片刻,当做天长地久。”
在对生活渐感麻木,失去感知力的当下,遇到这样一本书,真是难得。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可书中很多内容在我这个年纪还是无法完全参透,也许还是会肆意透支这一切吧!<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一起的每个瞬间都是天长地久</b></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大大</b></div></font> 若是在两个月前让我看龙应台的这本书,我的感触或许不会很深,但是这本书出现在两个月的今天,很是时候,因为这段时间自己工作的原因,我已经“抛下”妈妈一小段时间了。所以我借着这本书重新反思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哪里还有生活?于是,我给我的妈妈写了一封信,就算是自我救赎吧。
从小到大,我和妈妈几乎形影不离,所以我见识了不仅仅是我母亲的那个她,她的勇敢,她的脆弱,她的直接,她的琐碎,基本上,她和普通的女生没什么两样,甚至比我还少女,她会因为买了个喜欢的小玩意而开心不已,会因为养死了一盆花草而懊恼半天,会因为走着走着迷路了而无措地打电话给我,迷迷糊糊地问我她在哪。我一度想过,我的妈妈能安然的活到这个岁数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就是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妈妈,我们一起度过的某些时光,讲过的某些话题,跨过的某些坎坷,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都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们俩的天长地久。
基本上,妈妈就好似我的女朋友,我们一起逛街,一起下馆子,一起去KTV,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爬山等等,基本上我会和朋友做的事情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做,所以看了书我才更加庆幸,还好,我在我妈妈还能自由表达喜怒哀乐的时候一起做了这么多。
说真的,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不多,有些事,不能蹉跎。在生死课前,如何做到坦然,我想,不悔很重要。父母是我们成长路上唯一的见证人,我们也是父母逐渐老去的唯一见证人。曾经他们风华正茂,我们还是天真无忧的孩子,他们给予我们无限的爱和包容。现在我们已逐渐成长,他们却踏上变老的路程,善待他们,宁可做错,也别错过。<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天长地久》读后感</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 文/appletree</b></div></font> 天长地久,龙应台先生用一个个回忆和故事片段,慢慢拼接成了一幅跨三代时间背景、跨国内外地域的,关于爱的主题的长轴画卷!通篇文字唯美而感性,我想,这是本她写给自己的书!
爱,离不开关于人性的思考。书中,战争的残酷与孩童看到大雪的喜悦;战争的记忆中也有着旗袍女子曼妙的身姿;本应童真的年纪,背着死去的弟弟,承受着与他年龄不符的痛苦;三十年度过无味婚姻而后与女朋友快乐生活的玛丽亚;享受父母开明疼爱的作者听着隔壁同龄人被父亲暴打的惨叫;在母亲耳聪目明时无暇顾及而在她失智时醒悟陪伴;为了怕自己离世后手续烦琐,交待儿子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奔银行……书中提到的种种,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生活中的这些错位,所有美好与残酷,就是生活本身,没有办法与之商量。
所幸,我们还能从龙先生的文章中,知道对于身边人,还有得选择,可以用行动来表达爱,用实际的陪伴来诠释爱活在当下、不蹉跎,把暂时片刻当作天长地久,为着最后孤独的大远行,做好准备……
“时间是什么?这世界上凡是不灭的,都在你自己的心里。”<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我们在道路尽头见</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阿杰</b></div></font>
阿滋海默,连海都沉默。
这是一场我们注定失败的战争。我打过两次,龙应台正在应战,我祝福你们,生命的战场,永不见这样的硝烟。
我的奶奶,我的父亲,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微笑着在砌一堵墙。我们不知哪里做错,竟然让他们,舍得把我们隔在这堵墙之外,你的呼唤和眼泪都拉不住他们砌墙的手,你眼睁睁看着他们消失在你眼前,就象看太阳落山,看山川大地渐渐隐入黑暗。他们还会在墙的后面偶尔回应你,但你知道,那身体还是他们的身体,但他们已不住在那里面。
这是场漫长的告别,你每时每刻都在目送他们远去,却无能为力。这就是阿泫海默。
我奶奶能干极了,一个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还带大了她所有孙子孙女。我父亲很历害呢,肩上的星星,见证着他曾有过的辉煌。可是,他们是何时开始沉默的?没人记得清了。
可能是从奶奶一遍一遍地询问“衣服收了没?”“鸡都进窝了吧?”……
可能是从父亲一遍又一遍地重述他年轻时了不起的故事……
几乎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开始:当他们没完没了地重复同样的话,会厌烦,甚至会发火,“都讲过那么多遍了,还讲,还讲……”。这不算是你的错啊,没有人会想到,原来那么能干的亲人,已经开始在向你告别了,没有人忍心去承认,我们最爱的那个人,病了,要走了。
当奶奶吃完饺子,和邻居说他们吃饺子没给我吃……当父亲会为臆想出来的事反复责难我……没有一个照顾这样的老人的家人不受委屈,那是无法申辨的委屈,那是拷问灵魂的一种痛。但最痛的,不是他们会闹,能闹的他们,还能陪你很久。最痛的是,下班回来,奶奶问“你找谁?”;最痛的是, 大年三十,全家举杯,让父亲说几句话,父亲却微笑着良久沉默……
他们会渐渐忘了玫瑰的名字
他们会渐渐忘记四季的冷暧
他们也许也会渐渐忘记你…………
幸好,
他们还记得微笑是友善
他们还记得家就在这屋里
他们还有许多古老的回忆可以支撑身体
他们还会伸手向你因为他们需要你。
幸好父亲忘了许多事,却记得他所有的家人……
我无法去回忆那些在病房在太平间与你独自相对的每一个夜晚,人生丰盈后的缺失,让人恨不得都忘掉。可我舍不得忘记和你们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只有醒着数伤痕,每一点疼痛才能提醒我,和你们在一起的岁月,都是真实的,美丽得如同电影画面,你们给过的幸福,我可都存着。
从没问过你们现在好不好,我想应该都很好吧。
父亲头七那夜凌晨,我的手感觉到有什么在触碰,睡中甩手,惊醒,开灯,在触碰的地方,有两滴液体,父亲,那是你来诀别吗?那是你的泪吗?我从没梦到过你,你也不来入梦,却去入了一个你们相互根本不认识的我的朋友的梦,你让他告诉我,如果以前有什么错怪我之处,让我不要见怪……那一刻,才真让我泪雨滂沱。在梦的出口,你终于递给我可以安睡的枕头。
一世父子,一世家人。我们都没有辜负相伴的岁月,意满心安,这就足够。我们这辈子不会无缘无故相遇,那就后会有期。
当我们在道路尽头重聚,我很好奇,你会用怎样的身份和名字呼唤我?<br>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读《天长地久》后</b></font></h1><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宇飞 </b></div></font>一、
因为要参加读书会的缘故,匆匆读了龙应台先生的《天长地久》。读书会上也听到不少精彩的见解和感受,真好。现在遵嘱写点读后感,有点为难。因为看书太粗略,且自己感受也相当零碎散落,不成个样子。怎好写什么读后感 。但为交差帮,还是勉强记一点吧。
这是一本有所值的好书,说的是与父母家人的相处,对自己生活的反思。种种谈及父亲、谈及母亲美君的细节,以及龙应台自己与儿子的交流,往往让人感动流泪。许多书友也提到如果由此想及自身种种,只好大哭一场。我也感觉如此。
二、
书中所述,如与父母的沟通,确是我们的某种通病。那种自以为是,那种漠然淡忘,往往不知觉中让人错失多多;过后又无可反悔起。
如果能明白,生命是一场不断的告别,我们终会远走。那走之前,如果有机会能好好地说说话,彼此关心,彼此扶持,那是会更好些。
但确实,我们没有学习过这门功课,甚至因为种种原因,而故意去避开对此事的深入思考。
三、
以往传统中国家庭生活有一定的模式。父母是长辈,在大家庭时是必须尊重长者的。因此父母也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感受种种向后辈传述交代。死,离别与一代代的新生,传统是有一种解释的。那时我们彼此相信,反而也无忧。
但目前来看,如科技的发展,城市化是在短时间内把传统撕裂的。传统曾对我们的生活有一番解释(科学不科学是另一回事)。现在传统没了,我们在过新的生活;这导致我们对好多的人生重大问题,找不到答案,没有可遵循的规矩。
这让人惶然不安。
四、
传统被撕裂破坏过,大历史潮流冲击下的小民是可怜的。我们及先辈的生活,往往是先是要生存,然后好像突然被抛到一条高速道上。近几十年急剧的发展。物质上好像富足了,但精神上还是不安的。
我很喜欢书里的一段话:“现在,一九五二年,她二十七岁,觉得自己已经历经沧桑,什么都看过了。结论就是:人生是不必规划的,因为生命根本不在你自己手里。如果手里有钉子,就蹲下来钉好这排竹篱笆。如果孩子在身边,就紧紧地抱住她。如果橱子里有米,就好好煮这一锅饭。”这就是大历史下的小人物。我很感动也因为仿佛从这文字里看到了自己父母的经历。
我的父母是六十年代从印尼回祖国的侨生,印尼那边是大家庭,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回国的时候,是各自求学的年青人;亮亮的眼里看到的都是灿烂的明天。且年青的时候,以为别离都只是暂时的别离,生活总是向前的。我爸从印尼回来的时候,还带着自己的木制羽毛球拍;我妈还带着不少巧克力点心。没想到回国求学工作会是这么长的一段旅程。有大历史的风波,有生活中的粮食困难,有成家后的柴米油盐和种种病患。甚至有好些年的与印尼的断交,那是长长的音信全无。
我不知他们是否好好想过未来会怎么样,我知道的故事他们是与整个大社会的磕磕碰碰中勉强挣扎的。我没有好好听他们说一说,我觉自己总是在丢失很大的某种财富;总想有一天能定心坐下来,完完整整地听他们讲。但我又担心,我是否会忍不住落泪,是否这会再次刺伤他们。
龙应台的这本《天长地久 给美君的信》,仿佛是恰好的提醒,能给我一些激励,让我去做一些事。希望我能及时完成某些事。
五、
感动之余,我又觉得这本书有点过于动情了,好像有些刻意。龙应台给人最初的印象是德国归来的留学生,是《野火集》的愤怒批评。近些年来,作家当过文化的长官,做了台湾故事的系列事,出了《我的儿子安德烈》、《目送》这一系列温情的书。变化真的很大,这也是时间的力量。
中国人的感情表述,是没有这么开放直白的。
想起一本书,《平如美棠》。
这是一本谈普通人生活的特别美好的绘本。平如和美棠是一对生于解放前,经历新中国成长的普普通通的一对夫妇。他们的生活即是大历史下的小人物的颠簸流离;但又过得特别甜美;好像没有什么大故事,但通篇都平直含蓄,特别动人。《平如美棠》这本书是因为老太太美棠过世了,老先生平如很想念她,也想把他与美棠一生的故事找个机会讲给后辈们听;因此老先生平如提起从没用过的画笔,用一种特别稚嫩特别民间的画法一格格写他们的故事;先是人生的各自成长,然后是初识与相亲,然后是成家后的甜蜜与争执……
我特别不会介绍这么一本好像没什么重点的书。但我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个人看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