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i>塘格木農場子弟學校</i></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自建校以來,各級場領導都很重師重教,50年代,就給學校配備了很多具有教學資力的老教師。60年代,農場黨委又專門從,在聯幹部中抽調了一批老知識分子,充實學校教育工作,當年黨委秘書老知識分子石奇同志,也被調入了學校任教導主任。70年代時,又從省第一師範學校、省第二師範學校爭取來多批師範生,如:蘇發堂、汪桂忠、張淑藍、王芝香、周鐵軍、馬懷玉、趙秀蘭……。80年代時,又派馬英達、甘輝地兩位同志赴四川省特招了一批教師,並派多批老師前往省師範學院進修。90年代,因農場經濟困難,各類人員流動大等原因,監獄黨委為了加強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撤銷了各大隊的子弟學校,把老師和學生集中到塘格木子弟學校,成立了住校部,建立了食堂,推行了老師包班,獎勵畢業班考上大學和進級生多的老師等制度。</font></b></h3><h3><font color="#167efb"><b>48年來有很多老知識分子,優秀教師在此任教,在此勤奮耕耘,精心培育這些農場的花朵。</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雖然塘格木農場,這一名字已於2004年永遠的消失了,但農場的這些花朵,像種子一樣遍及全國各地,發揚著農場精神和聰明才智,為祖國的建設,為祖國的發展,做著他(她)們應有的貢獻。</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現有不少農場老領導、老同事、老教師、農場的學生、已退休安享晚年。</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現把這些珍貴的照片發出,供農埸的老領導、老教師、同學們分享那時的快樂、那時的美好、那時的友情……。</b></font></h3><h3><b><font color="#39b54a">在此我向過去的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老教師、同學們敬禮!</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向那些已離我們而去的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老教師鞠躬致敬!</font></b><br></h3><h3><b><font color="#39b54a">感謝你們為農場所做的一切,農場人和農場的孩子們,沒有忘記你們,時刻都在想念著你們……。</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 <h3>塘格木農場之路</h3> <h3>老場長于一同志60年代曾任過學校校長,這張老照片是他去北京清河農場參觀學習時的合影,合影中的老前輩都是全國各地勞改農場的場長。</h3> <h3>塘格木農埸子弟學校老教导主任石奇先生一家</h3><h3><br></h3> <h3>部分老教師在學校渠道橋上的留影</h3> <h3>畢業照是在老埸部禮堂前拍的</h3> <h3>1985年6月,塘格木農埸子弟學校(中學部)教師合影。</h3> <h3><b>塘格木農場子弟學校全體教師與埸、駐軍部分領導合影</b></h3><h3><b><i><font color="#39b54a">照片內有</font></i></b></h3><h3>張其召、 李朕聯、尤正富、熊榮適、 </h3><h3>陳寶金、 劉國章、張玉籃、馬英達、 甘輝地、 江其鼎、王彩蘭、楊先道、</h3><h3>黃新成、 李魯英、餘應梅、趙秀蘭、</h3><h3>黃 達、 羅 平、文啟鑫、謝守富、</h3><h3>孫玉茹、 馬愛莲、趙彩平、趙貴芝、 </h3><h3>安惠玲、 馮正洋、汪 洋、王小米、</h3><h3>姚 魯、 溫建平、吳洪波、袁海陸、 馬懷玉、 趙桂珍、蘇桂娥、夏明菊、</h3><h3>張淑蘭、 殷海麗、楊慶春、謝津萍、</h3><h3>張淑娟、 師春花、黃海琴、王青東、</h3><h3>王向榮、 候黃琴……</h3> <h3>塘格木農埸子弟學校前的農渠和防風林帶,渠道邊的兩個孩子是學校的學生。</h3> <h3>塘格木農埸場長王大智同志與老師同學留影</h3> <h3>塘格木農場領導謝有容等同志參加第十屆教師節留影</h3><h3>謝有容 候孝德 錢玉琴 秦耀富 江其鼎</h3><h3>汪 洋……</h3> <h3>塘格木農場場領導、校領導、老師,於98屆初三班畢業學員合影留念。</h3> <h3>埸領導吳松周同志、政治處孔令衛同志、偵保科薛寧新同志……,參加新學年開學典禮。</h3> <h3>这是从塘格木农埸子弟学校走出的战斗英雄向某某</h3> <h3>塘格木農場子弟學校,一直隸屬於政治部門管理。當時的政治處主任侯孝德同志經常組織我們和資深老教師去學校聽取老師講授課程,從小學到高中,特別是畢業班,對老師們的教姿教態、表達能力、認真態度、講述層次、有無備課及板書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考察,並在座談時與他(她)們溝通和提出改進意見。對我影響比較深的是,1997年8月26日,在學校聽初中二年級李嫻老師講授的短文《中國石拱橋》和孔繁西老師講授的初三課文分析,楊偉平老師《辛棄疾》古詩和劉金玲老師講的《珍貴的教課書》。四位老師由淺入深的講解,語氣平和,主次分明,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加以詮釋,分析的非常透徹,給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h3><h3>塘格木農場自建場以來,每屆領導都非常重視教育工作。每個教師節,六一兒童節、運動會、畢業班畢業等,場領導和政治部門都要前往講話、慰問、獎勵、座談、合照留影……。</h3><h3>1998年教師節,塘格木農場給在校64名教職員工發慰問金3840元(64人x60元),中考1600元(4人×400元),高考1500元(3人X500元),初中中專600元(3×200元),高中中專720元(3x240元),共計:826O元。</h3><h3><br></h3> <h3><font color="#39b54a"><b>1999年教師節茶話會,場部參加人員有</b></font></h3><h3>侯孝德、張存祥、關林山、孟鳳霞……</h3> <h3><font color="#39b54a"><b>1996年9月塘格木子弟學校在校教師</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任華林 王青霞 李生任 趙秀蘭 劉建華</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謝海燕 王彩兰 胡立新 張建萍 張 欣</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郭麥秀 戴 紅 甄愛莲 張惠玲 張愛紅</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行樹軍 仲啟年 遊 波 ……等老師。</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br></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i><br></i></font></h3> <h3>1996年部分內調教師在“4.26”地震紀念碑下留影</h3><h3><b><font color="#010101">當時農場子弟學校有教師37名</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汪 洋、王青英、韓洪香、王春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李勝任、</font>趙秀蘭、蘇桂娥、劉建華、</h3><h3>謝海燕、王彩蘭、陳曉燕、張建萍、</h3><h3>寧江衛、安慧玲、龍建勤、汪金鳳、</h3><h3>崔子忠、張蘭英、奚寧華、郭麥秀、</h3><h3><font color="#010101">謝津萍、馮慶華、馮海香、甄愛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師春花、</font>呂瑞青、胡立新、任華林、</h3><h3>尹海莉、劉 捷、李建青、黃大忠、</h3><h3>陳 英、龍 華、龍 平、張 欣、</h3><h3>戴 紅、</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 <h3>同學們在切吉水庫留影</h3> <h3>敬少先隊隊禮的隊伍中有你嗎?</h3> <h3>1997年10月程光明校長、黃大忠副校長、張欣教導主任與“三好學生”留影。</h3> <h3>候孝德同志,江蘇宿遷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一級警督,1942年12月出生,1961年5月至2002年10月均工作於塘格木勞改農場,2002年10月退休。在農埸期間曾做過農場老領導的通訊員、修造廠工人、修造廠廠長、大隊教導員、政治處主任、紀委書記……。他是老一輩首長培養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口碑很好。特別是在擔任政治處主任期間,他對農場的幹警教育管理及學校教學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h3><h3>候孝德同志頭腦清楚,考慮周全,處事公道,具有大將風範。給我們留下很多美好的印象。</h3> <h3>退休後的侯孝德同志,仍然堅持學習,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不斷的充電。常去香港、臺灣、上海、革命老區和紅色革命聖地……,活到老學到老,加強黨性修養。</h3> <h3> 年年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值得我們學習。</h3><h3>向老人家敬禮!</h3><h3>祝老人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不老松!</h3> <h3>都是從塘格木農埸走出的學生,退休後他(她)們還在兼職打工,發輝餘熱,並經常與老師和同學相聚。他(她)們感恩於農埸、感恩於農埸領導、感恩於老師,享受和沉靜在師生之情、同學之情,友誼之情中……。</h3> <h3>同學們去馬老師、趙老師家中看望,聚會感恩老師。同學們經常來看望自己的恩師。</h3><h3>當年老師們在講臺上的颯爽英姿依然存留在學子的腦海之中, 同學們把回憶當年學習中的經歷及師生友誼和贊美老師成為大家談論的主題。</h3><h3>是老師吹響了當年學子們前進的口號,是老師鼓舞了當年學子們朝著人生的理想奔跑。</h3><h3>同學們都說我們今天的進步,那都是老師諄諄善誘,熱心扶持的結果。 </h3><h3>老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指點學生邁開人生腳步的引路人,老師是學子事業進步的階梯,老師是吐絲織秀的春蠶,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h3> <h3>永恆的記憶</h3> <h3>人生既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要感恩老師當年的諄諄教導。同學們都把真誠的感恩話語告訴老師,把醇香的美酒敬給尊敬的老師。</h3> <h3>馬老師當年在任教期間穿過地的確良上衣,保留至今舍不得丟棄,高興時總會拿出來看一看和穿一穿,因為這件衣服承載著他教學生涯的很多美好回憶。</h3> <h3>2014年老師與同學相聚時留影</h3> <h3>同學們相聚於慕容古寨</h3> <h3>留住青春,留住美好。</h3> <h3>相聚於龍羊峽水庫</h3> <h3>記錄生活,享受快樂。</h3> <h3>曲溝鄉德勝村留影</h3> <h3>相聚於甘肅省峨堡古樓</h3> <h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h3> <h3> 花海留影</h3> <h3>向著夢想、向著美好、向著離天最近的地方出發!</h3> <h3> 現在的鄭愛蓮老師,退休後一直在西寧兼職工作。女兒成家生子後,全力以赴的在照顧著兩個小外孫和母親。</h3> <h3>老師敬您一杯。</h3><h3>對您的敬意全在酒裏啦!</h3><h3>我們想念您。</h3><h3>感謝您對我們的培養和教育!</h3><h3>祝您身體健康,壽比南山不老松。</h3><h3>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