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h3> <h3> 2018年10月25日上午,涉村镇第一小学研学旅行开始……</h3> <h3> 第一站康百万庄园</h3> <h3>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 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br></h3> <h3>排好队,进庄园</h3> <h3>认真听导游讲解</h3> <h3>这么神奇吗?会传声</h3> <h3>二十四孝,认真聆听</h3> <h3>留余文化</h3><h3>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 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br></h3> <h3> 康百万庄园一行,孩子观大庄园,听导游认真的讲解,孩子们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要“留余”。<br></h3> <h3>家长朋友送了戒尺</h3> <h3>午餐,感谢站街镇学校领导,感谢辛勤的后勤人员,为孩子们提供丰盛的午餐🥣</h3> <h3>珍惜粮食,从我做起!</h3> <h3>第二站,杜甫故里</h3> <h3>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杜甫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杜甫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是来自于课本的人物,是一个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天我们走进杜甫……</h3> <h3>同学们有序进入杜甫故里</h3> <h3>一本书翻开了一段历史,触摸历史</h3> <h3>孩子们认真仔细的观看,聆听</h3> <h3>春夜喜雨</h3> <h3>“这个窑洞,杜甫真的在这里出生吗?”</h3><h3>“老师,杜甫在这个窑洞睡觉吗?”</h3><h3>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h3> <h3>10米高的青铜像屹立在园中,看着远方……</h3> <h3> 我们是巩义人,巩义又是诗圣的故乡,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在长大后的颠沛生活之中还写下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我们也为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br></h3> <h3> 涉村镇第一小学秋季研学旅行结束,感谢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