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亲爱的孩子啊,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到天明
——北城人心声<br></h3> <h3>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北城中学在年轻校长王建峰的领导下,旧貌换新颜,不但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特色也新上一个台阶,实验班的创建得到社会与家长的一致好评,滨州市地理教学研讨会也将在北城中学届时举办。<br></h3> <h3> 2018年10月17日,阳光明媚,北城中学在秋意浓浓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区教育局的教学视导,还有如期进行的滨州市地理教学研讨会。朝阳中,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布置会场、安排车辆、后勤保障、学生调配,“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简朴的乡村学校,干净整洁,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楮红明亮的教学楼静默在秋风中,等待远方来客。<br></h3> <h3> 北城中学女教师撑起了北城语文教学的天空,过往的视导基本是女教师上阵。此次视导冯老师有意看看我校男教师风采。第一节课刘俊海老师执教的是《消息两则》的复习课,意在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消息的常识,并且能够尝试写作这样的应用文体。刘老师首先从消息结构入手,引领学生再次了解消息特点以及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经过充分的复习,刘老师让学生以开学以来学校变化为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写作一则消息,反应学校发展与壮大,从而让消息的特点深入脑海,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低沉地语调、宁静的课堂,反映了一个老教师的风采。<br></h3> <h3> 年轻的顾爱国老师执教的是描写西湖雪景的经典名篇《湖心亭看雪》。顾老师从流传千古的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入手,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再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认识西湖了的美,记住了西湖的文,也了解了那些游赏西湖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从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急不缓,款款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句句追随课文意境的诗文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也击打着参与学习听课的我们,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br></h3> <h3> 充盈着书香的教工阅览室,冯老师翻阅浏览我们学校订阅的刊物,用心推荐适合语文教师阅读的书目,鼓励大家多读书,并与大家一起热烈讨论了2016年的高考语文,互动交流那年的阅读理解《琴声何来》就来源于《小说月报》中裘山山作品,建议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习一些反映社会的时文。对于北城语文教学,冯老师首先肯定我们对于作文教学的改进,然后根据我校实际,语重心长地提出了适合我校发展的中肯地建议,为我们今后新教材的教与学指明了方向。<br></h3> <h3> 北城语文组全体老师在会后根据冯主任的建议,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下面就是我们成长的思考:
首先,把握教材变化,与时俱进,忘掉那些已经过时的陈旧的方式方法,跟上时代步伐,勇立潮头。
其次阅读教学依然是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中,让学生在多一点自我,多一点自信。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统编教材要求的整本书阅读不但要落实,而且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进行;给孩子推荐篇目要注重对孩子做人的影响,同时尊重孩子的选择。
再次,立足学生实际,承认学生能力有层级,有先后,力争每一节课都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br></h3> <h3>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冯老师带有思想温度的建议,散发着浓郁的芬芳,时时警醒我们不忘初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成就自己的人生,也照亮孩子前行之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