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中国茶叶分类

三生曲

<h3>  茶,中国的象征符号之一。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茶,进而爱上茶。作为一个年龄不大,却茶龄不短的小伙,从今天开始,将以系列文章为专题,逐步对中国茶叶进行讲述,让更多的人爱茶的同时,掌握茶叶知识。 ——题记<br></h3> <h3>  茶,原产于东方古国的神奇树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道家崇尚自然,便有了“茶道”,佛教注重修禅,便有了“茶禅一味”。<h3>  我们今天不想过多讨论茶的文化内涵,恰是反其道而行知,从茶的基础开始说起,让大家在脑海里建立一套基本完整的茶叶体系知识,使之在品茶过程中能够“悟”得更深。</h3><h3><br></h3></h3> <h3>  聊茶叶分类之前,先要聊一聊中国的四大茶叶主产区:<h3>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h3><h3><br></h3></h3> <h3>  江南茶区: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均属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主产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h3> <h3>  华南茶区: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等范围内均属华南茶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茶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h3> <h3>  西南茶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范围均束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h3> <h3>  茶叶分类,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初加工茶、再加工茶、深加工茶。</h3><h3>  初加工茶,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h3><h3> 以下图片按照绿、红、青、白、黄、黑顺序,每类3张图片。</h3> <h3>  再加工茶,可分为茶饮料、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等。</h3> <h3>  深加工茶,可分为速溶茶、茶粉、茶酒、茶医药品、茶化工品等。</h3> <h3>  今后会慢慢详细讲解每一类茶叶知识。<h3>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