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名师启智慧 互学互鉴共成长——豪迈小学、恒涛双语学校“语文预约教研活动”侧记

明月清风

<h3>  为进一步探索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评一致性”高效课堂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秋意渐浓的十月,豪迈小学、恒涛双语小学的预约教研活动开始了。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科院吕晓红主任全程参与和指导。研究的专题是阅读和习作教学。<br></h3><h3><br></h3> <h3>  豪迈小学青年教师曹凤莲给同学们带来阅读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曹老师的课堂设计简洁大方,脉落清晰,做到了长文短教,从整体到部分层层推进。<br></h3> <h3>  整堂课围绕“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为主线,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在对文本反复朗读、品悟的基础上,再结合拓展资料,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格和精神。学生既掌握了借助小标题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又在字里行间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手法,真正做到了“把孩子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br></h3> <h3>  恒涛双语学校的付春红老师则是给孩子们送上习作教学的盛宴—《学写读后感》。付老师的课堂既朴实大方、温润亲切,又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孩子们在付老师智慧的启迪下畅所欲言,得言、得法。付老师以三个例文做成“锦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研究“读是基础,感是重点”的写法,最终孩子们扎实掌握了写读后感的“妙计”。这是一堂真实自然、让听课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的课。<br></h3> <h3>  付老师堪称习作教学上的“孺子牛”,她勤于研究,善于探索习作教学新思路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豪迈小学的语文老师们。<br></h3> <h3>  名师送课启智慧,互鉴互学共成长。听课老师们流连其中,如沐春风,大有意犹未尽之感。<br></h3> <h3>  课后,教科院吕主任和听课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阅读和习作教学的策略,老师们边聆听边做笔记。吕主任首先结合以上两节课和实际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评析,然后从“大方向”和“小细节”层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阅读教学要明确单元主题目标,找准课时目标,合理设置课时,抓好“一课一得、单元有得”的“点”;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学习者,在对文本进行教学时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合理取舍课外资料,引导学生向深度思维跨进;教学评目标一致性,课堂要真实有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学生的单次习作不要承载太多的内容,片段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的梯度,教师的习作要“耙向”批阅。吕主任特别强调:真正语言的培养是从阅读中走来。扎实上好阅读课,习作教学导之以法,学生的习作才能文思泉涌。<br></h3> <h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次阅读与习作预约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豪迈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快专业成长步伐提供了有力帮助。今后我校语文老师将多向名师学习,聚焦课堂,注重实效,提高素养,向阅读与习作教学的纵深处迈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