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这几天南京大学老校园里桂花盛开。步入校园,时不时飘来阵阵花香,一不小心走在桂花树夹道的小径上,浓郁的花香薰的人飘飘欲仙,超棒的享受。<br /></b><b> 寒舍离校园不远,公交车一站的距离。早些年路上车不多,饭后溜弯散步,任选哪条路都可以徜徉一番,远近由人,并非一定要进入校园。现在真不行了,穿梭如鲫的车流着实叫人窒息,相当于在烟囱里行走,谁受得了啊!<br /></b><b> 于是,校园成了"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的必选之地。校园是开放的,一早一晚来这里晨跑晚练的市民颇多。近些年里,校园成了大家躲避汽车尾声,呼吸几口清新空气的净土。但前一阵子一次突发事件,让这里成为众矢之的。<br /></b><b> 起因是某天晨起,整个校园各个大门全面实行门禁,必须刷卡入内,不再允许外人进入。打小记忆中,南大的这片校园就不曾封闭过,既使在各单位划地为牢的时代都不曾如此。估计是来了神马新领导,见不得有外人在校园里走动,一声令下大锁落下。<br /></b><b> 结果,笑话诞生了,门禁只持续了两个小时就被众多"外人"冲撞,校方大概怕事态扩大,紧急叫停,校门再次洞开,一次蓄谋已久的"闭门锁园"闹剧就这样草草收场。只可惜花费在门禁系统上的银子打了水漂,从各门卫处安装的门禁设施估算,这笔费用谈不上巨大,但也绝非仨瓜俩枣。<br /></b><b> 其实,在这之前,校园各门已贴出告示,以各种理由说明了实行门禁的必要。问题在于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能经得起推敲吗?<br /></b><b> 世界各地的大学校园基本都遵循开放之道,没听说过有闭门锁园之例。曾去过的欧美、澳新、日韩均属此类。大家都这么做,一定有它的道理,依我之推:<br /></b><b> 道理一、大学生基本上都属成年人,不像中小学生需要给予特别呵护。大学生大部分是离家就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开放的校园有助于他们心智成长成熟。<br /></b><b> 道理二、大学校园,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校园,通常拥有广大的园区。如果恰好又处在城市中心位置,对城市功能影响极大,如采取闭门锁园之法,将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对周边的市民造成不便。而南大老校园正在此列。<br /></b><b> 道理三、地处一二线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多是有些年头的知名学府,有历史、有遗迹、有人物,有名师、有成果⋯⋯,它不仅是大学生汲取知识淬炼成才的殿堂,也可以是社会人群参观浏览提升自我的去处。<br /></b><b> 道理四、大学是繁杂学术活动的集散地,也是多样社会活动的承接地,与社会的接触频率极高。把大门一关倒是清净了,对来往人等岂不增添了烦恼,也增加管理的烈度,不觉得累啊?<br /></b><b> 我已有多年在南大老校园晨钟暮鼓式的活动腿脚,从未感到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有什么影响。与大伙一样,时间是一早一晚,地界在操场道路,从不进入学校建筑内部,从不大声喧哗,也未听见有人大声喧哗。开课前咱离开了,晚饭后才有空进入,怎么就让有些人那么不爽呢?<br /></b><b> 确实有人在上下午特定时段进出校园,我也偶有为之。依我观察,数量有限,行为克敛。多半是对校园历史文化感兴趣,前来觅踪寻迹的,或是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参观留影的,再就是一些老人,借小树林中一片净土练个气功啥的,等等。也未见对学校有啥扰动,倒是为学校增潻了额外的人文情调。难道这也让有些人不爽吗?<br /></b><b> 突然想起几年前,北京试行新交规,不知哪位领导一拍脑门,坚持闯黄灯也要记分罚款,坚决不听众多反对意见,结果连续几天北京大堵,弄得天怨人怒,没办法,出一通知暂停此条。丟不丢人啊?<br /></b><b> 比起此事,南大领导反应算快,两个小时就把自己给否了,对此好像可以点赞。<br /></b><b> 走在校园里,看见有母亲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看见有情侣凑近桂花闻香,看见有导游带着游客边走边介绍,看见教室里有老师在授业解惑⋯⋯,内心放松极了,感谢飘逸在校园里的桂花香,带给人宁静、舒缓、温馨与喜悦。</b></h1><h3><br /></h3> <h3>南大老校园正门。新校园已搬至二十公里外,比老校园更大更现代</h3><h3><br /></h3> <h3>校园内的法桐林荫大道</h3> <h3>桂花夹道的小径</h3> <h3>盛开飘香的金桂</h3> <h3>大礼堂,民国遗存,基本是用古城墙砖建成</h3> <h3>小礼堂,也是民国遗存</h3> <h3>小礼堂内景</h3> <h3>清末遗存,南大最早起源清末三江师范学堂,后改两江师范学堂,此碑正是那时遗存</h3> <h3>花香薫人醉</h3> <h3>这座别墅现标为薛岳故居,记得前些年曾标为赛珍珠故居,估计薛先生与赛女士都曾在此地住过,别墅曾毁于火灾,1945年重建</h3> <h3>很不错的校史馆</h3> <h3>民国遗钟</h3> <h3>医学院</h3> <h3>数学系</h3> <h3>地质系</h3> <h3>大北楼,建于1888年,洋人在此建了汇文学院,后并入金陵大学,金大后改为南大。其实,南大最早也可追溯到汇文,那样到今年就建校130周年了。但汇文完全是洋人办的,估计就没按那个算</h3> <h3>留影大北楼</h3> <h3>一群学生游客,外地来宁,刚拍完照,向我打听如何去总统府,一色共享单车,真有干劲</h3> <h3>花开迊门</h3> <h3>此楼邵逸夫捐的</h3> <h3>此楼田家炳捐的</h3> <h3>此楼费彝民捐的</h3> <h3>此游泳馆吕志和捐的</h3> <h3>此楼邵逸夫捐的</h3> <h3>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有数十年历史了,美国的学者和学生不少,多年前听人忽悠,这些美国佬都TM是间谍,真的假的?倒是很像现在特朗普的说话风格</h3> <h3>校园里有很多铜塑人物像,这是朱自清</h3> <h3>欧阳修</h3> <h3>徐悲鸿</h3> <h3>徐悲鸿半身</h3> <h3>郑和</h3> <h3>俞伯平</h3> <h3>抬盐的苦力</h3> <h3>100年校庆大鼎</h3> <h3>排球场</h3> <h3>运动场</h3> <h3>蓝球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