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摄古淮河大桥夕照遐思

春华秋实

<p class="ql-block">  不久前回淮。一日傍晚,途经古淮河大桥,驻足拍摄。流连之际,心生遐思……</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淮安巿境内的古淮河,又名废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淮阴区、清江浦区、新区、淮安区、涟水县,绵延境内一百余公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  古淮河大桥的前身是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废黄河大桥,它不仅是纵贯南北的淮海路连接巿区与淮阴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很长一段岁月里,宁淮公路向徐州、连云港和山东临沂方向延伸的必经之道。<br></h3> <h3>  其实,老淮阴人的记忆里,在钢混结构的废黄河大桥之前,曾有一座据说是日寇占领时期的木结构黄河桥,宽度仅够一辆汽车单向行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年久失修,曾发生过拖拉机压垮桥身的事故。<br></h3>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几年里,每到春末夏初,老淮阴地委东西大院和军分区大院的十几岁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下河游泳戏水摸蚬子。汛期河水上涨时,水性好胆子大的还会攀到老桥墩上跳水,順着湍急的河水漂出很远才上岸,尽情享受跳水的刺激和漂流的快意。在这帮发小的情怀里,这条不能行舟通航的古淮河(废黄河),远比京杭大运河更加亲近。</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地处淮河下游的淮安巿被确定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地,当地政府便以这条黄河夺淮形成的古淮河为界,在老桥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球形的南北地理分届线标志。</p> <h3>  如今,新扩建的古淮河大桥共有八条机动车道、两条自行车、电动车道和两条步行观光道,有着与城市发展和城区主干道足够匹配的宽敞与通畅。<br></h3> <h3>  斜阳夕照下,桥头雕塑上昂首振翅的凤凰沐浴金晖,向南来北往的人们无声地叙述着千年治淮的不朽历史,彰显并昭示着因淮得名的这方水土日渐丰饶的今生与未来……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