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步履秋髙莅集大,</h3><h3> 几曾圆梦海天存。</h3><h3> 尝闻学带添新念,</h3><h3> 立教星辉续旧根。<br></h3> <h3> 金秋十月,闽海之滨的集美大学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氛围,我们又迎来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第三期培训。</h3> <h3>培训第二天,上午,学员论坛悄开始。</h3> <h3> 好学、好思的楷模——陈教授,为我们答疑解惑。<br></h3> <h3> 陈传兴同学的讲座《铅华洗尽求高效》,传递给我们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再思考。<br></h3> <h3> 明辉同学从价值拓宽、平台搭建、过程经历诠释了数学的“育人性”功能。<br></h3> <h3> 黄琳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让我们耳目一新!<br></h3> <h3> 陈淑娥同学注重引领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活动中建模!<br></h3> <h3> 下午,林欣毅教授为我们作了《台湾的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林欣毅,台湾台北市人,清华大学(北京)教育研究院博士,学术兴趣:课程与教学、质性研究、国学教育。林教授今天为我们谈了:一、台湾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历程:教改浪潮、四一○大游行、九年一贯、十二年基础教育;二、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案例分享(案例1:7%202植物导览课程;案例2:鱼菜共生课程;案例3:一班一国课程;案例4:主题探究式课程;案例5:创客马拉松课程;案例6:樟湖中小学;单车环岛课程;攀登百岳课程;植物染布课程等);三、多方交流与经验分享<br></h3> <h3>瞧,我们互动多热烈!</h3> <h3> 如果理念方向是对的,我们就需要点滴努力、携手前行。
数年之后,才有机会看到:或走近,或走远,至少我们没有停留在原地。 <br></h3> <h3>学员心得</h3> <h3> 由“带得走的能力”说开去</h3><h3>——听林欣毅副教授关于《台湾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讲座心得 </h3><h3> 南平市顺昌县实验小学 余丽娟 </h3><h3> 循着集大百年校庆的余温,我们学带班再次相约聚首。今天有幸聆听了台湾籍林欣毅教授做了关于《台湾的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讲座,此间他提出“培养带得走的能力”这一教育观点,深深触动了我。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拗口的理论,却让人眼前一亮,在纷繁芜杂、高调纷飞的今天,这句最朴素的话道出了教育的应有之义。</h3><h3> 毋庸置疑,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教育就是“育人”。关于教育,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那些“剩下的东西”才是“带得走的能力”,才能关注到学生走出校门后一辈子的可持续发展。可是我们有时候看不到“剩下的东西”,各个年级,甚至各个学段,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孜孜不倦,以本年级、本学段的各种考试为目标,推着学生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驶向“考分”的彼岸。</h3><h3> 可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后不久就会把大部分的书本知识和习题遗忘,原来辛苦学习的书本知识和做习题的本领都是带不走的。那么,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应该剩下什么呢?</h3><h3> 希望剩下的是包容的胸怀。现在一味强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竞争”二字越提越早。孩子们从小就背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时刻把身边的同学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我们忘了人与人之间还应该有关爱、有宽容、有合作……</h3><h3> 希望剩下的是良好的习惯。现在很多家长把本该用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时间,用在让孩子提前学习文化知识上了,所以各类学前培训班异常火爆,可是我们忘了良好的习惯是小时候培养起来的,比如洗手的习惯、守时的习惯、分享的习惯……</h3><h3> 希望剩下的是坚忍的品格。现在本该属于孩子的崎岖人生之路已经被家长代为踏平,孩子只需沿着家长铺好的康庄大道前行,于是孩子再也承受不了该有的挫折,可是我们忘了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h3><h3> 希望剩下的是质疑的能力。现在还有老师和学生或许依然习惯单向的知识传授,老师把学生当成“容器”,学生把老师当成“拐杖”,所以学生来不及“反刍”,提不出问题,也不会质疑,可是我们忘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决不会在“灌输”中产生……</h3><h3> 有人说,“钱学森之问”的症结出现在大学,根子却在中小学教育。要回答“钱学森之问”,大中小学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这个观点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各个学段都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学生未来的20年至30年,这样的话,教育的场景该是多么美好! 最后,想再次引用李教授的话:“我们应该将孩子看作一个个体,尊重他、关爱他,多一些耐心,学会聆听与读懂他们,相信不仅孩子会快乐学习,我们还会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这不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根本吗? <br></h3> <h3> 善学善思方能走远 </h3><h3> 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黄淑英</h3><h3> 金秋十月,闽海之滨的集美大学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氛围,而我又迎来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第三期培训。专家的精彩讲座、学员的相互交流,都吸引我细细品味。</h3><h3> 一、行万里路,做有心人</h3><h3> 24日上午,学员交流。陈传兴同学的《铅华洗尽求高效,着眼本质培素养》着重分享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他通过1980年的想象力——《小灵通漫游未来》谈到了过去和未来的重大变革,分享了对VR技术、智慧课堂、互动白板、作业app、微课、翻转课堂的有效性思考。黄明辉同学的《小学数学“育人为本 ”教学策略例谈》从三个方面做了分享:1.拓宽价值体验视野,激发热爱数学情感;2.搭建快乐分享平台,助力相互交融养成;3.经历运筹优化过程,培养严谨求实态度。黄琳同学的《培养问题意识,发展学科素养》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发展学科素养的三点做法:1.寻起点,引发认知冲突;2.建平台,营造问题氛围;3.搭架子,拓展思考空间。陈淑娥同学的《问题引领重思考,建模活动促提升》分享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和数学思考从哪里来。几位同学无论是核心概念的剖析与解读,还是自身成长足迹的分享,都给我强烈的启示:做教育人,就要做有心人,教育无小事,每一个细微处都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辉,这或许是将教育称为艺术的原因之一吧。 </h3><h3> 二、感受风范,培育情怀</h3><h3> 24日下午,是集美大学林欣毅教授的专题讲座《台湾的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林欣毅教授介绍了台湾小学教育改革的历程,讲解了课程改革与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质,本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林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分享了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案例,“鱼菜共生课程”,“一班一国课程”等,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让我们清楚的感知,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引导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林教授的讲座开阔了我的眼界,令我受益匪浅。</h3><h3> 一天的学习,传递给我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学善思方能走远。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教学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br></h3> <h3> 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再出发</h3><h3>——听林欣毅副教授关于《台湾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心得 </h3><h3> 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 梁远江 </h3><h3>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h3><h3> 二、教学策略得以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通过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集美大学副教授林欣毅为我们讲述的《台湾的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强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课堂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br></h3> <h3> 学然后,思不足</h3><h3> ——省学带培训有感(三)</h3><h3> 南平市建瓯市第二小学 黎淑华 </h3><h3> 金秋十月,集美大学百年华诞的盛装依然缤纷绚丽,我们福建省“十三五”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又有幸齐聚。培训的第二天(10月24日)我们又享受一天的盛宴,早上领受四位同学的高效分享,下午聆听台湾籍林欣毅教授的精彩讲座,心中又引发了些许思考。</h3><h3> 一、 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h3><h3> 多年的教学历程,使很我慢慢感到倦怠,总觉得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只想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今天四位学带班同学的分享,特别是黄琳同学的分享,余文森教授的精妙点拔一一让上课变成一种快乐、幸福的活动,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h3><h3> 二、学习促进专业成长</h3><h3>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但要想学生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尽,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林欣毅教授、陈文胜教授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h3><h3> 三.、体会课堂要有效建构</h3><h3> 两天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h3><h3> 四、深刻感悟课程的变化</h3><h3> 24日下午,清华大学博士,集美大学林欣毅副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台湾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一开始,林欣毅博士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自己如何从台湾来到大陆的经历,让人倍感亲切。林欣毅博士首先向老师们介绍了台湾小学的教育改革历程,他说课程改革与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质、本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接着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为大家进行了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案例的分享,有“鱼菜共生课程”、“一班一国课程”等,图片与文字地有机结合,让人清楚地感知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引导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h3><h3> 今天的讲座犹如一个警钟,敲响了老师们固守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旧观念;笑的讲座也犹如一双智慧之手,推开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窗户,让人细嗅这教改之春风。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