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盼望着,盼望着,在我们的期盼声中,由沈鑫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终于一展风采。在沈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带领孩子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让孩子们的情感在研读中跌宕起伏,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h3> <h3>看我们的小主持人,声音洪亮,落落大方,条理清晰,真不愧是老师的小助手,所以说,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h3> <h3>沈老师优雅的教态,和蔼可亲的笑容,适时的指导,无不深深感染着我们……</h3> <h3>教具的巧妙利用,既化解教学重难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h3> <h3>本课教学中,沈老师立足教材而又没有局限于教材,她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教学中来,拓展了文本的宽度。比如:利用图片和资料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惨淡背景,通过外国人的租界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情景对比,比出了天堂和地狱,帮助学生理解旧社会人权的不平等和“中华不振”。<br></h3> <h3>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本课中,学生通过小组读,合作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促进对文本的感悟,达到了以读促悟的目的。</h3> <h3>课堂的完整性让人印象深刻。导入课文时,从解释课题开始,到最后结束时,仍能回归课题,在进一步理解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让学生们读,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整堂课能从课题始,从课题终,具有完整性。<br></h3> <h3>小组讨论,气氛热烈,看我们学的多投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