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有兴趣和情趣的旅行,人生的路途才会滋润起来。</b><div><b> ——毛歌</b></div> <h3>写过《简单富足》这本经典作品的莎拉,曾经主张一个人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应该经常去看看旧书店,她甚至以为这是一种“宗教体验”,作为女性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容:</h3><h3><br></h3><h3><br></h3><div>最近你读过一本好书吗? 我当然希望如此。不过, 除了读书, 作为个人追求还有许多别的途径可以享受到书籍的乐趣: 参加读书俱乐部, 重读儿时旧宠, 寻找一部让自己迷失其中又不可抗拒的续集等等。不幸的是, 我们所追寻的能够提供舒适, 慰藉, 使人窃笑和伙伴关系的好书不会像变戏法一样一下子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br></div><div><br></div><div>挑选一本让我们的身体放松下来去读的书对我们心灵的慰藉往往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培养我们的挑选技巧。</div><div><br></div><div>浏览书籍是一门冥想的艺术。每个女人应该拥有三条通往刺激冒险的夯实的路径:</div><div><br></div><div>一家被书虫挤满的像样的书店, 一家精挑细选的二手书铺和一家井然有序的借阅图书馆。寻书如同呼吸必不可少。以我的经验, 当你为一本书找第三遍时, 就如同你对一个失去意识的病人做第三次嘴对嘴人工复苏尝试; 如此词对词的唤醒尝试终于奏效, 让我转危为安。</div><div><br></div><div><br></div><div>我们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现在像样的书店不像以前那么凤毛麟角了。因为艺术形式正处于复兴之中, 而且图书馆也比比皆是。不过, 十有八九你得要侦查一番去发现一家逛二手书店的好去处。</div><div><br></div><div>对我来说, 走访一家特别的二手书店会勾起我的宗教体验。在这里时间停滞, 我瞥见了永恒: 几个钟头变成了几分钟, 我像是到了天堂, 时间不复存在。</div><div><br></div><div>那些卷页的, 烫金页的, 压花的以及年久发黄的陈年旧书像老情人似的心照不宣地迎接我。但是他们没用双臂, 而是用皮革的芬芳夹杂着淡淡的, 甜美的霉味把我给笼罩住了。偶尔当我踉踉跄跄地正走在昏暗通道里的时候, 光拥抱住了我。因为一束光或者一只天使的翅膀把我带到我正需要的那本书跟前, 而之前我对此却一无所知。坦率地讲, 这样的事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次, 以至于我不觉得这是什么超自然的事了, 只是标准操作程序罢了。</div><div><br></div><div>当你着手唤醒你的才智, 想更多地了解你的隐藏的贵人时, 造访一家不一般的二手书店会是一个的极妙的开始。我最喜爱的探书祷文如下:"神圣指引是我唯一的现实。神圣指引充分向我显明完美价格的完美书本。 我寻, 就找见, 感恩。"(中文翻译转自我的朋友 游子 先生)</div> 比莎拉早很多年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探寻旧书店方面更加情有独钟。她以为一个人若是有了机会,在另外一个地方旅行,就应该提醒自己,去那里的旧书店逛逛。旧书店,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地方的暗河,是那种隐藏在夜色里深邃丛林的星星,是悄然流经峡谷然后跳跃而过的溪流,是一个沧桑的老人,一个熟悉小巷子的本地人,很多时候,他是一个流浪汉,他过于熟悉这个地方的一切,他是这个地方的真正主宰,他知道沿着伊甸山村的主路往前,拐两个弯,就可以看见一家旧书店,你要是给他一根烟,和他聊起这样旧书店的事情,他会拿笔出来,在纸上画一个地图,告诉你,走路三十分钟后,就会到一个安静的村子,那里有一家旧书店,大约三十万册的旧书。这样的消息,会让你忽略他太长的指甲,以及指甲里面那一层油亮的黑色物质。你要问一个从写字楼里出来的白领,和问一个年轻人,是同样的困难。<div><br></div><div>虽然我并不主张你旅行到一个地方,非得去看看旧书店,非得在路边找个流浪汉问这样的事情,但是,我自己就是常常在一个地方,去打听旧书店的存在。1983年之后的三年时间,我曾经赶公车从岳麓山下到中山路的古旧书店,翻读旧书。那时吃饭都很不容易,口袋里装着母亲给我炒好的红薯片,就在书店里安排自己的周末时光。后来中山路彻底改变,古旧书店那栋1949年之前的老洋楼就再也找不到了,以至于和长沙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就会从古旧书店开始聊天的话题,好像昨天就在眼前,伸手一抓,却连一丝空气都抓不住。再后来,到了成都,就会沿着唐代诗人们吟唱过诗文的望江楼一侧的河边道路,去九眼桥的地摊上寻找旧书,以为那是最能够属于自己生活的内容之一,有时候价格不合而不买,或者就在昏黄的路灯下看看,也很惬意。</div><div><br></div><div>在成都的时候,玉林村有个门面极小的书店,左右两边都是麻辣烫摊摊。书店里除开新书,也有些旧书。老板是当时和后来都很有些名气的李潘,要是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也可以谈得上是一间“网红”书店了。我也就在周末会去那里看看,郁达夫全集就在那里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了。</div> 实际上,一个旧书店常常还有一些其他老旧的事物,它们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主人的到来,它们不愿意四处流浪漂泊,或者就沉浸在散发着清香般霉味的旧书店里。旧书一般都会有着一种纸张特有的霉味,和森林的树叶缓慢枯萎,然后腐烂发出来的味道一样。你如果尝过西班牙火腿,就知道黑猪在野外的橡树林里以橡树籽为主食,于是,它们的肉质会有一种奇妙的榛子的香味,盘子在微波炉里打热,拿出来,把薄薄的火腿肉放上去,就会看见火腿肉悄悄地微卷,这个时候,榛子的香味就会散发出来。正如一瓶极好的莫斯卡托白葡萄酒,如果失去了金银花的清甜回味,就会觉得灵魂不在一样。旧书的味道,就是旧书的心灵,这样的感觉,对于一个喜欢旧书的人来说,会激荡他的存在感。所以,在另外一个地方旅行,他一定会去旧书店走一走,旅行的笔记上少了这样的一页,就会让整个旅行,没有连贯的美感。<div><br></div><div>如果你不小心从旧书店的玻璃柜里,看见1953年伊丽莎白女皇登基的首日封明信片,看见1970年纪念华兹华斯和贝多芬200年诞生的首日封明信片,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如果此刻,你正好在英国湖区,刚刚看完华兹华斯的“鸽子屋”,你会站在这样的明信片前,匆忙离去吗?显然,没有比某种纪念的时间,更有仪式的意味了。从来没有任何人要求你一定得买一张新的明信片,邮寄給自己或者朋友,或者预计三个月七个月的时间,从英国走到中国。但是,有一样重要的事情是,旅行的实质,一定和我们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你愿意到一个地方,不愿意到另外一个地方,这都是你的爱好,而不是某种简单的旅行计划。计划哪里会有感情啊,只有兴趣才会推动我们往前走,做出选择。你想看看西藏,因为你愿意兑现骨子里关于西藏文化的了解,你要去沈从文的凤凰或者鲁迅的绍兴,除开用自己的兴趣来说明,你还可以找到更加妥当的解释吗?</div> 你没有兴趣,你连行走的动力都会没有。旅行的意思,正在于一点踏实不虚的兴趣,兴趣越强,你就会越愿意去某个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去,直到你深深地眷恋上那样的地方。我的一个朋友,懂得梵高,懂得梵高的眼神,他那炽热的目光,焦灼的精神,她的床头柜上除开关于梵高的书,就是各样的梵高画册,她不是画家,但超乎寻常地热爱梵高,也就一次又一次去巴黎,她看梵高的墓地,看梵高住过的乡村旅社,在野外,读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的一段话:<div><br></div><div>梵高是第一个发现断株残茬、灌木树篱和庄稼地之美,发现多节的橄榄树枝和深色的火焰般的丝柏的形状之美的画家。</div><div><br></div><div>旅行绝非猛烈的购物,绝非毫无章法的东逛西逛。你的兴趣如果足够宽广,就会发现旅行的过程里到处是盛夏河流上映射出来的光芒,那是流动的生命,是灵性的片羽,是呼吸的韵律。你可以看圣家堂大教堂,走进黄石公园,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良久感叹,也可以半夜从奥克兰的K路上小心走过,那些妓女妖冶的曲线和挑逗的乳沟,足够你在旅行笔记的某一页上,做特殊的标记。或者,你愿意在韶山冲这样的山谷里住一晚,就可以听见和萤火虫一起飞行的山歌,来得那样的委婉多情,地方上农民坐在香樟树下的歌声,你会不懂,那韵律却让你莫名地深陷绝境,那种从土地里发出来的声音,从来不曾离开过山谷,从来不曾被外界的事物干扰,那些歌声保持平静的品质,像一件有补丁的衣服,凉夜来临,秋风萧瑟,披在肩上,也就很有些温暖。</div><div><br></div><div>旅行的艺术,要依赖于你自己的兴趣来滋润,所以,一个真正的旅行者,她会极简单,背囊里很少东西,连衣服都只有必要的几件,只是一个旅行的笔记本会一直带着,时刻就坐在旅行的树下路边,写上一些话语。兴趣和精神连着,也就可以单纯到一个点,磅礴到一如大海,记下来的都是生命的回应,故事一般地讲述生命全部的旅程,一切片段彼此照顾,遂成为一个奇妙的章节。</div><div><br></div><div><br></div><div>(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