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就向往太行山的巍峨,果然,车行未至山脚已然呈现壮观景象,不由的感叹这青山绿水山河秀丽!</h3><h3>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和河南省安阳市交界处,集雄、奇、峻、美于一体,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太行大峡谷地处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复盖率为90%,森林复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森林茂密,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这里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壮的太行山孕育的炎黄子孙,特别淳朴厚道,真诚善良。民宅建筑,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古色古香,令人寻味。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专家朱畅中先生高度评价太行大峡谷景区是"步随景移,百里画廊,人间仙境。"</h3> <h3>参观“扁担精神” 纪念馆:</h3><h3> 1946年创办石板岩供销社,经历72年风雨历程,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扁担精神”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是供销社文化的精髓,是继承和弘扬的宝贵财富,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树立的一座丰碑。</h3> <h3> 晨曦,步行至石板岩镇的小桥边,鸟儿们叽叽喳喳的翻飞在岸边树梢欢迎我们,用欢快的曲调述说着山里那些有趣的故事。</h3> <h3> 夜幕降临,白天热闹的街上逐渐安静,街边特色小店温暖的灯光里,游客们纷纷购买着当地特产,崖柏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野酸枣、胡椒、山楂片和蜂蜜格外受欢迎,营养又美味哦!</h3> <h3> 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很少见。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
800里巍巍太行中,共凿有七条挂壁公路,我们此行的神龙湾挂壁公路就是其中之一。<br></h3> <h3> 汽车在仅能通过一辆车的山间道路上奔驰,时常有360度的大转弯,简直像极了只有在电影里才能有的场景。我们坐在汽车里,心里像踹个兔子似的一蹦一蹦的时而紧张时而惊叹!真切体会着勤劳人民愚公移山的智慧,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油然而生。<br></h3><h3> 半辈子没离开家乡驾驶技术高超的司机师傅,熟悉每一个村落和每一条小路,不断讲解着挂壁公路的历史与典故,言谈中始终流露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旅程虽短,却让我们大开眼界。</h3> <h3>🍁🍂<font color="#ff8a00">穿山越岭后站在世界级观景台上,遥望群山,</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font color="#ff8a00">视野开阔,心情舒畅,俯看大地,有已经到了“诗和远方”的感觉,也更加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魄!</font></span></h3> <h3><行路难*三首其一>作者李白:</h3><h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h3><h3> </h3> <h3>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br></h3> <h3> 柏尖山,山坡上,山谷里、山顶上、山崖上,山山岭岭,映入眼帘的是深绿浅绿、金黄淡黄和漫山遍野的嫣红。黄栌树红了,枫树红了,柿树红了,不知名的许多树红了,就连山坡上的草叶也在变红。绚丽灿烂的红叶在秋风中荡漾,此起彼伏,深情而热烈。</h3> <h3> 山野里的菊花开得正是灿灿烂烂的时候。一簇簇,一团团,黄如金,白如玉,明净美丽得叫人心醉,成堆成团,在秋风里艳丽地开着,许多依偎长在农家院落的墙外,让小院里的秋意多了许多温润的风韵。</h3><h3> 那些开在山路边,悬崖畔的菊花更叫人心生许多敬意。没有蜂围蝶阵,她们独拥寂寞,却也让生命之美尽情绽放。她们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靓丽妆点着秋日里的山野。</h3><h3> 能拥有如此博大的舞台,该是多么幸福的事?那时不时匆匆溜过爱凑热闹的风怎知她的坦然豁达?也许她早已浸染了陶渊明的风骨,要不怎会有如此的雅致与胸襟。<br></h3> <h3> 传说明朝神宗在位时,在林虑山北端的任村镇西北部,有个叫后沟的小山村。这一年,一户姓王的山民家生了个丑女孩,长到十多岁时,更是成了一个脸皮黑、头发黄的丑丫头,人们都叫她丑妞。可是丑妞每天起来,总要朝东方拜上几拜,然后骑在石磙上念叨:东方亮、东方亮,谁来抬我做娘娘,村里人都把这事当作笑料。后来在林县私访的钦差大臣把这个传说报给皇上,皇上听了后,觉得这事稀罕,就命钦差大臣去把丑妞接进宫里,看看丑妞啥模样。</h3><h3> 钦差大臣赶到后沟,见丑妞模样丑陋,就想空程而返,但想到君命难违,只好命人把丑妞打扮一番,用轿抬下山来。当大轿抬出深山沟时,丑妞叫轿夫落轿说要到露水河洗脸净面。丑妞走到河边,用清澈见底的河水一洗,脸就像脱了一层皮,不仅面如敷粉,明眸皓齿,而且也长出了一头黑黑的头发。钦差大臣一看惊呆了,赶忙把丑妞搀扶上大轿,急匆匆上路。
进京后,皇上被美若西施的丑妞迷住了,连声赞道:丑妞不丑,纯属讹传,当下就封丑妞为贵妃娘娘。一晃数年过去了,丑妞的儿子登上皇位,丑妞被尊称为皇太后。丑妞当上了皇太后,这消息传到了家乡的山沟里,人们都高兴极了,便把后沟村改为皇后村。
查询皇后村的历史,也没有发现关于丑妞的文字记载。唯一能证明确有其人的,就是在后庄自然村内,现存的一座明朝时所建的三间一层带阁楼的石头房,据说这个房子就是丑妞进宫前的家,因此被村民们祖祖辈辈保护了下来,至今还保存完好。
关于皇后的传说不管真假,但村名却是古有来之了。根据村内龙王庙所保留的一块石碑看,这块立于大清康熙43年(1704年)的重修白龙神庙记,曾有这样的记录:林邑北七十里有村曰皇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清泉,峡带左右,隆虑山川一宝地,村内以李姓人居多……<br></h3> <h3> 皇后村位于林州市任村镇西北部,四面环山,是一处盆地式小村。唯一的出口就是一条常年干涸的河沟,路就修在河沟的北岸边,中间穿越红旗渠皇后沟渡槽。
走进皇后村,会让你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之美!到处都是原生态的石街、石房、石砖、石瓦、石盆、石槽、石桌、石凳、石碾……</h3>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自己。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是吗?</h3> <h3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ff8a00">特别说明:</font></h3><p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ff8a00"> 以上图片由城阳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与城阳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拍摄(合影图片见祥),均有摄影著作权,不得转载及截取使用,违者必究!感谢朋友们观看,敬请理解!</font></h3><div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ff8a00">欢迎参加周末采风活动!</font></div><p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ff8a00">联系咨询:任女士(城阳区摄影家协会秘书长)</font></h3><p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ff8a00">联系电话:18953278281</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