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11国游记(4)——波黑.塞尔维亚

野山谷

<h3>2018.10.6</h3><h3>巴尔干11国游记19</h3><h3>路程:杜布罗夫尼克--莫斯塔尔--萨拉热窝。早餐后我们乘车从克罗地亚的老城外喜来登酒店前往杜布罗夫尼克。大巴行驶不久到达俯瞰老城的一个景点。再见了!克罗地亚老城。<br></h3> <h3>小蝌蚪。</h3> <h3>鳄鱼吃小蝌蚪。(此照来自团友微信)</h3> <h3>汽车沿着海岸线行驶,克罗地亚的海岸线道路比较宽阔,这也满足了我观看美景的欲望。亚德利亚海边缘有无数个海湾,每个湾子都是一副美景图,我贪婪的用手机拍照摄像。<br></h3> <h3>进入波黑(波黑国有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和波黑族,每个族产生一位领袖,三者共管波黑国)道路明显狭窄崎岖,经过近4小时征程我们到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波黑中世纪小城莫斯塔尔。我们置身小城由圆形鹅卵石铺砌而成库君斯鲁克。<br></h3> <h3>库君斯鲁克在老桥的两侧延伸开来,城中随处可见,出售地毯、珠宝首饰、传统服装、领带和烟斗的小店。<br></h3> <h3>开店的老人。</h3> <h3>古莫斯塔尔桥。<br></h3> <h3>土耳其时期的房子。</h3> <h3>导游介绍这座房子最早是土耳其一位律师所有,共有4位妻子,几个稍微年轻的旅友开玩笑和地导照了一张像,把他陶醉死了。<br></h3> <h3>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无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很多墙体外都还是弹痕累累,可以想象战争的残酷和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是多么的沉重。<br></h3> <h3>在去往首府萨拉热窝的路上途径亚布拉尼察,我们参观了断桥,这是当年铁托打游击时和敌人周旋为了阻击敌人的追击炸掉的,保持历史原样。今天,前南斯拉夫一分为七,这是历史的悲哀还是必然?我认为是前者。教训,永远是教训!<br></h3> <h3>给铁托元帅敬献的花圈。</h3> <h3>前来参观的年轻人。</h3> <h3>萨拉热窝是一座山城。</h3> <h3>团友老于是个很有趣的人,非常活跃,这是他和当地美女的合影。</h3> <h3>晚餐切瓦普。</h3> <h3>2018.10.7</h3><h3>巴尔干11国游记20<br></h3><h3>路程: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约300公里)</h3><h3>大巴行驶在萨拉热窝的老城,看到墙壁上伤痕累累的弹痕,心中很不是滋味,内战有什么意义?民族间的伤痛能抚平吗?</h3><h3>1895奥匈帝国的市政厅现博物馆。<br></h3> <h3>1895年奥匈帝国为了建筑市政厅,需要搬迁当地一户私宅,主人唯一的要求是在对面建同样一座,否则拒绝搬迁,于是我们见到了给当年的钉子户建筑的房屋,后代在此开餐馆。<br></h3> <h3>位于城东的历史名胜—拉丁桥。当年,就在这座桥旁,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刺杀,由此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h3> <h3>拉丁桥上留影。</h3> <h3>王座。</h3> <h3>参观巴西查尔西亚老城。这里拥有这个国家最别具风格,五光十色的集市中心。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一条街。以此为界限,风格各异。<br></h3> <h3>城市中心。</h3> <h3>我们寻觅到当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拍摄场地,看到钟楼、铁匠街、清真寺极其绿色的圆屋顶等等。<br></h3> <h3>绿色圆屋顶。</h3> <h3>在铁匠街我们看到当年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摄影地,更为亲切的是用中文写着说明:现在店铺老板是当年演电影铁匠的儿子,好有经济头脑啊!<br></h3> <h3>老板手工操作,刻上中国游客的名字。<br></h3> <h3>交易成功。<br></h3> <h3>铁匠铺内。<br></h3> <h3>清真寺。<br></h3> <h3>我们现在乘车行驶在去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的路上。时间是10月7日10:30分。</h3> <h3>巴尔干11国游记21</h3><h3>午餐后我们继续行进,已到了塞尔维亚境内 ,这里蓝天白云气候温暖。似有朦朦睡意时,突然听到导游说:车窗外左侧是萨瓦河,拿出手机为时已晚,尽管抓拍不尽人意,仍不失它的美丽。<br></h3> <h3>车厢内有的在看前南斯拉夫的电影、有的在观赏窗外的异国风光、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在养精蓄锐。</h3> <h3>路途小息。一日300公里的路程没有减少我们玩的兴趣。</h3> <h3>一路狂奔,我们赶到贝尔格莱德铁托公园离闭园时间仅有2分钟,导游与门卫交涉后才匆匆进入,真值得庆幸。</h3><h3>铁托博物馆。</h3> <h3>铁托办公室。铁托夺取政权后,一直居住在铁托花园并在内办公接待外国政要。<br></h3> <h3>铁托墓。铁托元帅1980年去世。由于铁托生前酷爱养花,因此在他死后就将他的遗体埋葬在花房中,是墓园也是一个博物馆。我站在墓前思绪万千。铁托领导了整个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运动,使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巴尔干国家统一和稳定,是南斯拉夫的领袖。然而铁托去世10年,国家分裂成7个小国家,一个大国从大到小,从强到弱,权贵们的利益得到了满足,人民的生活走下坡路。这次旅游深深体会到:本是完整的一个国家可以畅通无阻,由于分裂,过境变得繁杂,处处设卡,每到一处导游还要给边检人员送上礼物,我想若是铁托健在一国游是多么的便捷。<br></h3> <h3>铁托墓(铁托博物馆)全景。</h3> <h3>铁托雕塑。</h3> <h3>我与铁托博物馆工作人员合影。</h3> <h3>今日10月8日,昨晚休息的好,晨起精神了许多,我们乘车去贝尔格莱德市内名胜--卡莱梅格丹城堡。它是由巨大的石头组成,自凯尔特人统治时代就是军事重地。<br></h3> <h3>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大门。</h3> <h3>卡莱梅格丹在土耳其语里的意思是城堡、战场,号称“欧洲火药桶”的塞尔维亚就是以此而得名。</h3><h3> </h3><h3><br></h3> <h3>  进入城堡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军事博物馆,</h3> <h3>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流处的古城堡“卡莱梅格丹”是城史的最好见证,也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的游览景点与休闲场所。</h3> <h3>卡莱梅格丹城堡的主体始建于17世纪。</h3> <h3>卡莱梅格丹城堡也是塞尔维亚最著名的公园,因其蜿蜒曲折的小路、绿荫下的长椅、风景如画的户外喷泉、逼真的雕像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建筑而闻名于世,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来此参观,一方面可以了解其历史,另一方面可放松身心、融入自然。</h3> <h3>多腦河与萨瓦河交汇的美景。萨瓦河起源于巴尔干半岛西部河流,流域面积95720平方千米。(图左侧萨瓦河,右侧多瑙河)在贝尔格莱德汇入多瑙河。</h3> <h3>卡莱梅格丹公园位于贝尔格莱德老城西北角最高点,面对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站在城堡上鸟瞰萨瓦河汇入多瑙河的美景。</h3> <h3>卡莱梅格丹城堡外一处高地是欣赏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壮丽美景的绝佳位置</h3> <h3>我们乘车又去游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圣萨瓦教堂。此教堂从914年开始修建,因各种原因至今未竣工。教堂分新旧两部分,以伊斯坦堡圣索菲亚教堂为蓝本而建,现内部仍在装修。<br></h3> <h3>装饰一新的教堂内部。<br></h3> <h3>精美的吊灯。<br></h3> <h3>精美的顶部。<br></h3> <h3>站立中间者为一世国王画像。</h3> <h3>贝尔格莱德市内建筑。</h3> <h3>战火毁坏的建筑,宣传画中号召妇女去参军。</h3> <h3>1999年遭美国轰炸的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h3> <h3>目前旧址上正在建设孔子学院。</h3> <h3>旧址只有纪念碑供各界人士纪念缅怀先烈。<br></h3> <h3>从赛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出发已经是下午1:30分,现已3:30分了,刚进入克罗地亚境内,还要狂奔60公里才能午餐,今共行程400公里。感觉还好,有美景看、有零食吃、有说笑声,还有电视看,多年没过集体生活,今又体会了一把。前面灯火通明 ,晚8时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到了,在这里吃到了家乡味道的中餐喝到了从北京带来的美酒。<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