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

金石

<h3>天津的水上公园菊花展好像是年年都有,我在10年前看过一次,以后就没再顾上看。前两天听说今年的菊花展在水上公园开展了,心血来潮,昨天一早就匆匆奔向水上公园……</h3> <h3>今年的菊花展与记忆中的10年前的菊花展大大的不同。规模变大了,展室院子里哪都是哦。品种也多也比较新,这是一个不同。但最大的不同是参观者的不同,人太多了!我记忆中10年前参观者寥寥无几,而今天,我的天呐!那就是人挤人呐!而且都是老年人。现在的老年人都知道休闲享受了,有事没事出来溜溜,反正坐车不花钱进公园免费,何乐不为!尤其是现今的网络把人们连接的越来越紧密,一些个同学同事战友群友相约结伴来参观的很多。赏菊聚会两全齐美!把这个展览闹腾的可是不得了了!各位亲们可以勾画一下展览的场景,那是绝对的“壮观”啊!时代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同时老龄化社会也已经脚步越来越快的向我们跑来……</h3><h3>不要杞人忧天!</h3><h3>还是赏菊吧……</h3> <h3>这个孩子是我在展会上碰到的唯一一个。跟着奶奶来的。</h3> <h3>菊花 唐 ·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br></h3> <h3> 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br></h3> <h3>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br></h3> <h3>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br></h3> <h3>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br></h3> <h3>菊花 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br></h3> <h3>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br></h3> <h3>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br></h3> <h3>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br></h3> <h3>〔菊韵〕唐 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br></h3> <h3>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br></h3> <h3>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br></h3> <h3>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br></h3> <h3>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br></h3> <h3>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br></h3> <h3>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br></h3> <h3>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