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烟标的发展历程:
1、老标——应该是建国前的产品,多以拼音、外文为主,图案也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
此类标年代久远,市面上几乎绝迹,只是偶尔在网上一些关于烟标发展史的论述中有所见识。
2、早期标——指的是建国后至中烟标出现之前这段时期的烟标。特点是繁体字较多,有公私合营标、地方国营标。
此类标也是难得一见,在网上一般都是在真正的收藏大家展示成果中一睹芳容,偶尔也见到出售拍卖,真假难辨,只做看客。
3、中烟标——从1963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到1968年公司撤消为止。全国烟草行业实行“大联合”,国内约有61个卷烟厂产品都以“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标注。该烟标约1000余种,因为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br></h3> <h3>中国烟草工业公司</h3> <h3>国营徐州卷烟厂</h3> <h3>国营菏泽卷烟厂</h3> <h3>国营济南卷烟厂</h3> <h3>国营云南卷烟厂</h3> <h3>国营贵定烟叶复烤厂</h3> <h3>中国烟叶工业公司</h3> <h3>北京卷烟厂</h3> <h3> 4、文革标——从1966年到1975年文革时期出品的烟标。特点是以文革时期特定图案、文字为主题,一般的还配上语录、题词、口号等时代特征(典型的文革标)。
此类标已经成为藏家们追求的珍品,但是鱼目混珠,假货泛滥;特别是成套的“语录”标更加珍稀,尤其是好品相的可遇不可求,价格不菲!
5、三无标——是指60年代后期、70年代、80年代初期全国各烟厂(公司)生产的卷烟商标。“三无”是指未标注R注册商标、烟型、焦油含量。<br></h3> <h3>“大前门”</h3><h3>中国烟草、天津卷烟厂、青岛卷烟厂、上海卷烟厂、许昌卷烟厂。</h3> <h3>天津卷烟厂</h3> <h3> 6、含焦标——1987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规定厂家要标注焦油含量等级(轻工部1985年颁布卷烟国家标准规定,烟气中焦油含量分为 三个档次——小于15mg为低;15mg-25为中;25mg以上为高。);烟标上标注注册商标“R”、烟型(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雪茄等)在这之前已经施行。<br></h3> <h3>青岛卷烟厂</h3> <h3> 7、新版标(标注警句、条码等,其中还分小字警句、大字警句……种类繁多。) ——
1990年,由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规定,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字样警句,并于1991年立法实施。其中,也有部分厂家从1986年就开始加注。
1991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凡出口卷烟及省以上优质卷烟,其商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
1997年开始要求标注具体的焦油的数值。
2002年烟草专卖局包装规范要求,必须要有"吸烟有害健康"的烟气烟碱量的中文标
注。
2004年7月1日以后,不得再生产焦油量超过15毫克的卷烟。
2005年,国家又要求烟标上要注明一氧化碳含量,使得吸烟者能够了解香烟的质量情况。
从2003年,卷烟工业企业由184家减少到了84家,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增强。2005年开始,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战略思路,年产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要全部被关闭,一些小厂纷纷与大厂合并,香烟品牌锐减,保留或创新的各大品牌系列产品争霸市场,开启了烟草生产的新时代……
<br></h3> <h3>哈尔滨卷烟厂</h3> <h3>上海卷烟厂</h3> <h3>武汉卷烟厂</h3> <h3>昆明卷烟厂</h3> <h3>玉溪卷烟厂</h3> <h3>营口卷烟厂</h3> <h3>沈阳卷烟厂</h3> <h3>绥化卷烟厂</h3> <h3>海林卷烟厂</h3> <h3>牡丹江卷烟厂</h3> <h3>河北石家庄卷烟厂、保定卷烟厂。</h3> <h3>呼和浩特卷烟厂</h3> 新疆卷烟厂<h3><br></h3> <h3>贵阳卷烟厂</h3> <h3>广西省地方卷烟厂</h3> <h3>兰州卷烟厂</h3> <h3>杭州卷烟厂</h3> <h3>四川卷烟厂</h3> <h3>太原卷烟厂</h3> <h3>湖南省郴州卷烟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