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铜乡 知青归来 ———襄阳五中“老三届”共同大队知青 上山下乡 五十周年回乡探亲记

白头翁

<h3>  情系铜乡,归雁成行。2018年10月21日,原襄阳五中“老三届”共同大队的知青们,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载而精心策划的“返乡行”活动付诸实施了。</h3><h3> 这是一次满含深情,郑重其事追忆“知青岁月”的心灵慰籍之举,也是年近古稀,天各一方又重聚一起的当年“插友”们一次难得盛会之旅。发起筹组这起活动意在:“重走当年上山下乡路,激发了却不忘乡愁回望乡亲一段情”!参与者除下放至共同大队(今铜山村)的14位男女知青;另有相邻的观山四队知青夏嗣月、观星五队知青刘敏大姐;还有前来襄助驾车的原冷集沈湾知青朱新建、肖蓟夫妇;以及部分家属和帮忙随行人员等共计26人之众。回到队里耳闻目睹,这里的山山水水似乎更加钟灵毓秀,新姿尽显;这里的乡居民舍早已旧貌变新颜,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生活状况已大幅改善;这里的乡里乡亲依旧待人如故,古道热肠,情真意切……总之,这里的一切一切,都使我们感到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兴奋!那样的感动!那样的百看不厌!</h3><h3> 俗话说:“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它乡即故乡”。竟管在五十年前的当儿,我们是在极不爽心、极不如意、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不得不背井离乡,弃学从农来到这偏僻山窝里插队落户的。但一经来到,这里的父老乡亲和农民兄妹们不仅热情地接纳了我们,而且劳动上照顾,生活上体贴,精神上安撫,倾其所能的给予过我们多少关心、帮助与呵护,这些总使我们每逢想起即感念至深,难以忘怀。所以,我们今天返乡归来,昔日知青———“游子回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h3><h3> 通过这次共同、观山、观星诸队知青结伴集体返乡活动的成功举行,我们深切的体味到:重走当年上山下乡路,是对曾亲历过那场知青运动参与者的最佳礼赞!再寻过往知青生涯景,是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起始五十周年的最好纪念!</h3><h3> 从中我们收获满满,感慨万千,回味无穷!</h3> <h3>  大美铜山——我爱你!!!</h3> <h3>  梦里铜乡——我思念着你!!!</h3> <h3> 回乡探亲其乐融融合影照</h3> <h3> 昔日共同大队知青合影</h3><h3> (其中一小队到沈振友、程其根、张波、章宜功、杨素珍5人,缺已病故的尹长青、刘家群2人;二小队到卞先富、王兴国2人,缺居外地的张周密、程明皋2人;四小队刘风仙、闫金谱、夏杏华、连超英4人全到;五小队杨明、孙赞襄、陈登阳3人全到;观山四队夏嗣月1人列席。)</h3> <h3>  当年的下放知青与回乡知青又相见了。</h3> <h3>  和铜山村委廖少云书记合个影。画面中四位资深美女知青,当年下放时就住在小廖书记家。那时他才6岁,是原共同大队党支部老廖书记的二儿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如今,已子承父业的廖少云书记,又成了带领铜山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h3> <h3>  在校时同为同窗同学,下放时共在共同大队。</h3> <h3>  久违多年的知青战友,相会于铜山村委会门前。(从左依次为章宜功、程其根、王兴国)</h3> <h3>  白发老翁似乎对“知青”二字情有独锺</h3> <h3>三套招牌耀眼夺目,美女知青增辉添彩!</h3> <h3>  当年共同五队仨知青,也凑上前来定个格。</h3> <h3>  侧目四顾:“插友”们都很忙……</h3> <h3>  夫行妇随——“分列式”留照。</h3> <h3>  廖少云书记代表铜山村委会和铜山的父老乡亲们,对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组团回乡探亲的全体昔日知青表示热烈的欢迎!</h3> <h3>  廖书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简要介绍了近些年铜山村民坚持执行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开发旅游项目,兴办矿产实业,拓展山林面积,修建村级公路网络,改善引进自来水设施,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文明美丽乡村,从而使铜山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村村通”公路已延伸到各村民组,山林面积8400亩覆盖率为96%,全村50%以上村民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出门行走方便,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山路崎岖全凭肩挑背驼的落后方式,绝大多数村民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衣食无忧并有存款,完全改变了先前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只靠地里刨食,勤扒苦做的艰难活法。</h3> <h3>  当年的知青瑞坐在铜山村的会议室里</h3> <h3>  聚精会神,像不像再上一堂“再教育”课。</h3> <h3>  陈登阳代表共同大队知青致词:</h3><h3>尊敬的廖妈妈、廖书记和铜山村的父老乡亲们!</h3><h3>亲爱的当年共同大队的知青战友们:</h3><h3> 今天,在我们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当年我们下放到共同大队(即今铜山村)的知青们,又结伴回来了!回来探望这里的山山水水,田庄村舍;回来探望这里的父老乡亲、农民兄妹。半个世纪五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只在眨眼之间。然而,当年我们还是毛头小子,还是如花闺女时,就作为知青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这儿的生活场景,却历历在目,终生难忘。这里的山青水秀景美,五谷杂粮香,曾养育过那时共同一、二、四、五小队一共18位男女知识青年。这里的民风乡俗纯朴厚道,乡里乡亲待人热情善良真诚,是我们走出家门、校门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大叔、大婶和农民兄弟姐妹们曾手把手,口对心地教我们干农活,做家务,学会农业技能与持家本领,还在生活上对我们嘘寒问暖,多有照顾……。因此可以说,正是在这儿——当年的共同大队,我们18位知青踏上了人生之旅的第一步,而这里的父老乡亲和农民兄妹,也正是我们初入社会接受再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古语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从这里起始,我们当年落户于此又招工出去,一路上立业、成家、工作、退休,一晃之间50年过去了。而今又集体归来探望乡亲故里,正显现了我们知青人念念不忘,依依不舍,魂牵梦绕的情结所在。</h3><h3> 今天回到村里,看到昔日的共同大队已旧貌变新颜,铜山村里已建起连片的农家休闲旅游山庄,风光秀丽,山水诱人,不失为一个吸引游客的好去处;“村村通”公路已四通八达各村民组,过去随处可见的土墙茅草屋已为漂亮气派的砖瓦楼房所取代,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安逸舒适,有滋有味。亲眼所见,作为当年的知青——我们虽没能为这“第二故乡”的建设做出多少贡献,但却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欣慰!并从内心里祝愿:铜山村里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更加美丽富绕,前途似锦!祝福“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和农民兄弟姐妹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红火火,“芝蔴开花节节高”!</h3><h3> 谢谢廖书记和铜山村委会对我们共同大队全体知青回乡的热情接待!</h3><h3> 祝慈祥善良的廖妈妈健康长寿!</h3><h3> 谢谢与会的大家!</h3><h3> </h3> <h3>  原共同五队知青孙赞襄突然站起与廖书记互动会话,颇有一点记者提问的味道。</h3> <h3>  会议室里拍照不断,手机代替了“长枪短炮”。</h3> <h3>  据廖书记讲: 铜山村“精准扶贫”攻略一经公示,即如同立下军令状,吹响了冲锋号,不获全胜,绝不收兵!</h3> <h3>  利用资源优势,制定科学规划,构建生态文明,兴办旅游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加强宣传造势,招俫四方游客,展现锦秀前程!</h3><h3> 这是铜山村近几年来,认定认准了的共同致富之路。</h3> <h3>  坐落在原共同三队的“农家休闲避暑山庄——铜山人家”,豪华气派,古色古香,别具一格,吸引游客不断。</h3> <h3>  山庄客房</h3> <h3>  山庄泳池</h3> <h3>  山庄围城</h3> <h3>  左上图:蜂踊而至的游客</h3><h3> 右上图:连绵停靠的车辆</h3><h3> 左下图:星罗棋布的帐篷</h3><h3> 右下图:丰水时节的瀑布</h3> <h3>  这次结伴回归的知青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铜山景点。</h3> <h3>  响午了,回乡的知青们、山村的主人们,济济一堂,围坐在山庄内特号大餐桌共进午餐,好不喜庆热闹!</h3> <h3>  用餐进行时,知青夏杏华、陈登阳即席高歌一曲助兴。</h3> <h3>  廖少云书记挨个打圈敬酒,知青孙赞襄、陈登阳当即清唱示谢。</h3> <h3>  铜山村里温馨人家,宾至如归,适宜养老。</h3> <h3>  画由景来,风景如画。</h3><h3> 画美乎?景美乎?都令人淘醉!</h3> <h3>  共同四队女知青连超英、闫金谱、刘风仙、夏杏华又与当年房东廖妈妈在一起。</h3> <h3>  共同一队杨素珍也连忙加入合影之列</h3> <h3>  廖妈家门前场院促膝漫语</h3> <h3>  今已83岁的廖妈妈身体康健,精神矍铄,除了背有点驼外,耳聪脑灵,记忆力特好,对当年的知青往事如数家珍。她可是那时共同大队知青人人敬重的一位长者。不仅因为她勤劳能干贤淑,出工理家操持一切,让其丈夫——原共同大队的老廖书记工作上无后顾之忧。更可贵的是她还有一颗扶弱济困,善待他人金子般的心。五十年前共同大队特别是四小队的知青们,无论是劳动、生活、家务、心理、精神诸方面,都受到过她不少的帮肋和体贴。廖妈妈还是谷城名校——谷一中毕业的老高中生,若论起文化知识水平来,可比我们深厚多了。在她老人家面前称我们为“知识青年”,可真叫人汗颜!</h3><h3> 俗话说:“德高人长寿,心善福自来。”愿好人一生的廖妈妈身体长健!晚年幸福!</h3> <h3>  紧紧拉着廖妈的手</h3> <h3>  说不完的贴心话</h3> <h3>  道不完的过往事</h3> <h3>  恭立廖妈左右,感恩之心立见。</h3> <h3>  铜山庄园坐摇椅,惬意悠悠俩美女。</h3> <h3>  阔别铜乡数十载,当年蝶丽再飞回。</h3> <h3>  灵秀铜山我爱你,一草一木寄深情!</h3> <h3>  甜静姐妹俩,携手铜乡游。</h3> <h3>  四闺蜜到往年曾撒下汗水的田间地头再转一转</h3> <h3>  向来文静的夏杏华,此次返乡也深为铜山村的深刻变化所感染,情不自禁赋诗一首:</h3><h3> 一条山路弯又弯,共同知青回铜山。</h3><h3> 林涛声声喚回忆,往事历历在眼前。</h3><h3> 当年落户到山寨,多蒙廖妈常关怀。</h3><h3> 乡邻乡亲送温暖,此景此情记心间。</h3><h3><br></h3><h3> 山路弯弯似银链,知青乡亲再相见。</h3><h3> 手拉手吐知心话,笑看山乡換新颜。</h3><h3> 水秀山灵皆景点,山庄幽静好休闲。</h3><h3> 为咱家乡点个赞,铜山美名天下传。</h3> <h3>  重温青葱岁月,再尝绿色菜香。</h3> <h3>  其实,去年10月初,我们原共同一队、四队、五队等几位知青同学,就相约专程回队看望过廖妈妈。今年再来,仍倍感亲切温暖!</h3> <h3>  再见当年大队基干民兵连的胡士斌连长夫妇。</h3> <h3>  与我们年龄相仿且石花镇二中毕业回乡务农的老友黄建国又见面了。</h3> <h3>  共同一队哥四个加上二队王兴国</h3> <h3>  当年落户共同一队的四位青春少年,个个还是学生模样,帅呆了!</h3> <h3>  返乡后仍着急忙慌发送信息</h3> <h3>  与小廖书记谈笑风生</h3> <h3>  原共同五队知青孙赞襄和共同一队知青章宜功,当年出工修建襄渝铁路时,还合作上演过“天津快书”的文艺节目呢!</h3> <h3>  又见一位久未谋面的山乡旧友</h3> <h3>  呼曰:“新婶”——当年我们安家共同五队时的邻居,也是一位待我们如亲人的慈祥长者。如今90岁了,仍每天要出门走一走转一转,这拾拾那弄弄,山里的“寿星”腿脚不闲!</h3> <h3>  那山那水那年月,落户于此兄弟仨。</h3><h3> (原共同五队知青杨明、孙赞襄、陈登阳)</h3> <h3>  当年的知青们第N次回队,与房东大婶及曾住人家湾的乡亲们合影。</h3> <h3>  与至今健在的新婶及其长子长媳留个念照</h3> <h3>  当年插队时的房东小子和生与邻家长子羊生,如今都已成了支撑各家门户的“顶梁柱”。</h3> <h3>  昔日“社员”均渐老</h3> <h3>  当年下放观星五队的刘敏大姐,与闻讯赶来迎接她只身归队的原老队长及乡邻乡亲们合影。</h3> <h3>  老队长倾其所有设家宴,盛情款待知青刘敏回乡。</h3> <h3>  留照、再留照!</h3> <h3>  刘敏大姐感慨万千会老乡</h3> <h3>  此次返乡探望,刘敏大姐曾沿着当年的足跡,寻根来到她们知青组曾住的地方,她指着左图画面说:“就在那儿,左上有点白的地方是原来的老房,往下一点正中间是我们来后盖的。队长说是去年房屋倒塌了。我看应该倒的有两年了,没见一片瓦,全是草。到现场后,我顿时哑声咽语没再问,心里不好受,回途郁闷了一路。”</h3> <h3>  观山四队知青夏嗣月与当年队长郑远学留照</h3> <h3>  原观山四队老队长郑远学与回乡知青侃侃而谈:他本来可以和儿子儿媳一家人安居谷城享清闲的。可由于一辈子勤劳的惯性使然,他在城里住不惯,独自一人回到山里,承揽了一两百亩山地搞种植,现所种的一万多株彬树已碗口多粗,再过几年一卖,既支援了国家建设需要,又可为自家赚回至少两百多万元。</h3><h3> 看来,在那儿都有“能人”会靠勤劳善营致富呀!</h3> <h3>  路上随遇老乡,打听当年知青住房旧址。</h3> <h3>  “知青游子”———夏三回乡</h3> <h3>  晚宿茶乡五山镇,共享满桌美味香。</h3> <h3>  最美乡村堰河游,知青款款不虚行。</h3> <h3>  大美堰河———我们来了!</h3> <h3>  堰河随处一瞥</h3> <h3>  仨仨俩俩,村道漫步 </h3> <h3>  杨老太太演示大厨技艺</h3> <h3>  民俗街上,福寿双至。</h3> <h3>  堰河村以茶业为主,多种经营。图为其大棚蘑菇加工间。</h3> <h3>  刘敏、夏三游览棚架廊道。</h3> <h3>  “嗨!你们好……”</h3> <h3>  与刘敏大姐荣幸同游</h3> <h3>  共同五知青寻福追源 </h3> <h3>  “福源广场”同窗照</h3> <h3>  像不像一群老头、老太在晒太阳?!</h3> <h3>  接福得福!</h3> <h3>  堰河民俗街小憩</h3> <h3>  挽手移步继续观摩</h3> <h3>  步履匆匆阅新景</h3> <h3>  回眸一笑即是景</h3> <h3>  民俗街里闲适游</h3> <h3>  老哥俩走累了,随处坐歇一会。</h3> <h3>  次日返回,时间尚早。行至庙滩郭峪村道叉口时,听同行的朱新建介绍并一致同意,专程前往参观大山深处的一所仅有3名学生,2位老师的郭峪村小学校。此上下两图即该校10岁的两名小男生,一名11岁的小女生。听他(她)们讲上课学习共用一间教室,所有小学科目课程分由两位老师兼授。老师除了给他(她)们教课外,还负责照顾日常吃饭、洗衣和就寝等一应杂务。</h3><h3> 真是不客易啊!大山里的孩子,要想求学成才,除了需幸运遇到好老师外,还得自己能吃苦耐劳,疾志不移呀!</h3> <h3>  课间休息时,仨孩子在校内简陋的单杠上“倒挂金钩”,自得其乐,尽显童真可爱之态。</h3> <h3>  肖蓟、朱新建、连超英走进孩子们教室</h3> <h3>  刘敏等观看翻阅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作业本</h3> <h3>  四美女路遇千年枫杨古树存照</h3> <h3>  </h3><h3> 五十年后共同、观星、观山知青返乡行活动视频资料编辑作者孙赞襄寄语:</h3><h3> “这次回乡视频资料拍的不多,考虑到这些资料弥足珍贵,故将已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原汁原味编成视频集,以便收藏。因受发送流量所限,分成三段编发,请各位注意接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