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绝唱,一曲断肠

徐行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欣赏歌曲《九月》随笔</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词者卧轨亡,曲者悬房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者看不见,听者枉断肠</b></div></h3> <h3>  夜深,秋凉如水,告别白天的喧嚣,在夜的抚慰下,一切都安静下来了。</h3><h3> 独坐窗前,看月亮爬上窗棂,蟾光照得室内清晰灵动,内心也是一片空明。</h3><h3> 终日浑浑噩噩的,难得有这片刻的宁静,刚好用来整理自己的行囊,晾晒箱底的羽衣。</h3><h3> 歌曲《九月》收藏在箱子的最底层,这首歌必须要在静夜,焚香沐浴后,隔着痛,隔着梦听,才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b>海子的诗</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在草原 ,映照千年的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只身打马过草原。</font></h3><h3> 与其说是歌词,更确切的说还是诗,诗中弥漫着孤寂、凝重、神秘。明月高悬在天空,宽阔的草原,一片静寂,海子孑然一人,只身打马踯躅而行,周围是不知名的野花,背负的是千年的岁月映照。这样的氛围,激发诗人无限的愁绪和感慨,反复的表达着“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最后一句“只身打马过草原”更是神来之笔,文字很轻,<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看似轻描淡写,实则</span>重逾千斤,所有的情感都凝结在这一句话,反复咀嚼,韵味无穷。</h3><h3> “海子之后,再无诗人”,海子写这首诗的时候才22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神性光辉和宗教氛围中,夹杂着哲学的思考,成熟度和知识面远超他这个年龄的阅历,海子之后的诗作者鲜有这水平。这首诗纵横圈转,有时间的浩渺,有空间的幽远,和“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孤独的诗人和思想者形象跃然纸上。</h3><h3> 1988年7月海子写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和这首诗的风格相似。8个月后,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英年早逝,一位即将成长为诗坛巨匠的新星就此陨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b>张慧生</b></h1><h3> 我相信张慧生是读懂了海子的这首诗,读懂了海子,然后用生命为这首诗谱了曲。从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一位长发飘飘的帅哥,背着一把吉他,自顾自的到处传唱着这首《九月》,感动着别人,更感动着他自己。唱到后来,他已和这首歌合二为一,完全的融入到这首歌的世界里。</h3><h3> 说实话, 没接触到这首歌曲之前,确实不知道张慧生其人其事。因为这首歌的曲谱忧伤感人,所以刻意的搜索他的资料,遗憾的是有关他的资料记录不多。根据有限的资料,可以大略的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张慧生是一位身材高大、古道热肠的音乐侠士,他长发飘飘、俊朗潇洒,多才多艺,搁现在绝对是一位唱作俱佳的超级偶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吉他这类西方的乐器刚进入中国,会弹奏的人寥寥无几,张慧生不但自己玩的溜,还会抠谱、写书和教学。摇滚教父崔健就对张慧生的琴技青睐有加,甚至有点羡慕嫉妒,那时候的北大音乐人也要尊称张慧生为“老师”,可见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和地位。</h3><h3> 张慧生是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用现在的话叫“精神洁癖”,他不愿意混圈,更不屑包装和炒作。他一骑绝尘,任性的喝着大酒,自由自在的且行且唱。终于他的灵魂和肉体产生了对立,纯粹的理想主义和骨感的现实发生了冲突,他纠结、挣扎,最终他选择了向死而生。2001年11月,流星雨划过的日子,他也化作一颗流星追随而去。</h3><h3> 个人以为张慧生的死和海子的《九月》或许有莫名的关联,或者说这首诗也是诱因之一,他沉浸在这首诗的氛围中不能自拔,再加上现实中的诸多因素,造成他精神世界的崩塌。走的那天晚上,他一定是喝得酩酊大醉,弹着心爱的吉他,反复的吟唱着《九月》,最后扯断琴弦把自己挂上房梁,用生命完成自己最后的绝唱。</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b>周云蓬</b></h1><h3> 周云蓬九岁失明,后来成长为盲眼歌者和诗人。他是用心听到了海子和张慧生的心声,为这首歌重新进行了编曲,中间加入了变奏和旁白,丰满和完善了这首歌。周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品质,在诠释这首歌的时候,让人感受更多的是沧桑与成熟,凄美中还有向上的引领。</h3><h3> 前几天看网上提到,好声音的舞台上有个叫旦增尼玛的藏族歌手演唱了这首《九月》,也唱得很好。因为个人的偏执,也可以说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我一直还是只听周的版本,不愿、也不会听其他的版本。许多的东西,原来的感动已经根植于内心,已经被认可和打上烙印,任何的改变都会感觉有点别扭和不可接受,不如就定格在初见时的纯粹和美好。正如看《红楼梦》,我只看87版的,《天龙八部》我只看胡军版的,其他版本的好不好,我不知道。</h3><h3> 抵触和不擅于接受新事物,这习惯不好,但是我改不了,《九月》这首歌,我还是只喜欢周的版本。</h3> <h3>  这首歌曲依附了海子和张慧生的灵魂,又因为沾染二位亡灵的气息,显得更加的神秘和幽深。围绕这首歌的三个人,肢体健康的二位选择了用死亡来解脱,在自我沦陷中走向虚无;而那位盲眼歌者,依旧在深深浅浅的红尘中,深情的唱着《九月》的故事。</h3><h3> 窗外更深露重,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走远,黑暗卷土重来,淹没了一切。音响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播放着这首《九月》,周围死一般的宁静。对于三位天才作者,我等俗人只有膜拜和景仰,也因为精神世界达不到海子和张慧生的层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苟延残喘,“远方的远”只能属于那些纯粹的精神朝圣者。</h3><h3> 或许,远方的灯火阑珊处,仍然闪耀着那些逝去的思想者的光芒;或许,涅槃是迈向静美的终极方式; 或许,“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很有道理;、、,然而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我只能静静的听这首歌,掌心摊开处,泪水潸然而下。</h3> <h3>原创文字</h3><h3>图片选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