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序:</h3><h3> 华夏文明四五千年,无论是神话、传说、正野史、民俗风情,都充满魅力,让人想知端概源源。本人从小就偏爱,现有闲余东游西逛,所到之处也就特别留心,并摄图记录。现就这几年所摄"到此一游"图片,汇编【微说华夏文明】美篇分享于后。</h3><h3> 旅游时序不一,【微说华夏文明】也就不依历史先后。已有第一篇《中国称谓朔源》美篇发于7月,现分享第二篇《炎黄始祖》。</h3><h3> (星期八 20181024)</h3> <h3>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炎”指炎帝,“黄”指黄帝。华人(不仅汉族)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h3><h3> 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h3> <h3>第一节 炎帝祠与炎帝陵</h3><h3>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和“黄帝”奠定了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的最终形成,同时他们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h3><h3> 所以,华人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人文初祖,自称“炎黄子孙”。 </h3><h3> 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也并不单是一个,而是对这一时期多个华夏族杰出部落首领的统称。因而炎帝的故里、陵寝就有好几处。</h3><h3> 陕西宝鸡,炎帝故里之一,有祭祀炎帝的“炎帝祠”、有“炎帝陵”、有拍摄“炎帝故里”的影视基地。</h3> <h3> 炎帝祠</h3><h3> 位于宝鸡市区经二路西段。宝鸡市历史上的多处炎帝祠皆因战乱被毁,该炎帝祠于1993年8月重新修建落成并对外开放。</h3> <h3>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h3><h3>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h3><h3> 相传神农炎帝牛首人身。</h3><h3> 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h3> <h3> 据史书记载,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作;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之琴;削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首创者,使人们由游猎走向农业,由蒙昧走向文明时代。</h3> <h3> 炎帝陵</h3><h3> 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宝鸡渭滨区(简称宝鸡炎帝陵),即本人拜谒处;第二处位于山西高平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位于河南商丘的朱襄陵(简称朱襄炎帝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h3> <h3> 宝鸡炎帝陵</h3><h3> 有资料显示,炎帝晚年巡游南方,因积劳成疾去世,“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其陵为炎帝陵(见中国皇帝全传)” ,况且那里的炎帝陵古来有之,为何在宝鸡也有炎帝陵?</h3><h3> 这或许就是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很广,北边的黄河流域,南边的长江流域,都有其踪迹。这样广泛的活动足迹,必有始祖与二世、三世......崩于各处。这样以来,南北都有炎帝陵就不足为怪了。但不管是始祖也好,二世也好,只要是炎帝部落的继承人,都可称作炎帝,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h3> <h3> 炎帝祠门额上书“炎帝故里”四个金色大字,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于1993年中国宝鸡炎帝节之际所题。</h3> <h3> 炎帝陵祭祀广场。</h3><h3> 据史料记载,宝鸡民众祭祀炎帝活动,始于春秋,盛于汉唐。每年七月初七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h3> <h3> 秦岭云横渭水长,寻根谒祖访陈仓。......圣辉不共春秋老,一瓣心香祈瑞昌。</h3> <h3>第二节 宝鸡炎帝影视基地</h3><h3> 陕西宝鸡,炎帝故里之一,除有祭祀炎帝的“炎帝祠”和“炎帝陵”,还有拍摄“炎帝故里”的影视基地。</h3><h3> 炎帝影视基地是中央电视台四十集史诗宏篇巨著《英雄时代》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和全国《炎帝故里》唯一的外景拍摄地。该剧由金牌制片人张纪中担纲执导,演绎炎帝、黄帝、蚩尤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带领各族群从纷争战乱最终走向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h3><h3> 该剧2013年出品,2015年上映。</h3> <h3>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h3><h3>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h3> <h3>第三节 黄帝陵</h3><h3>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姬姓部落联盟首领,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号轩辕氏。根据中国史书记载,黄帝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奠定了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的最终形成。同时也与炎帝一样,创造了上古许多重要的发明。</h3><h3> 所以,华人将黄帝与炎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自称是“炎黄子孙”。</h3><h3>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是黄帝衣冠冢;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包括刘彻、朱元璋、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名人都曾参与拜谒或撰写祭文。</h3> <h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h3><h3><br></h3><h3>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h3><h3>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毛泽东《祭黄帝陵》</h3> <h3> 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h3> <h3>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姬姓部落联盟首领,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现河南新郑),亦称有熊氏。根据中国史书记载,黄帝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h3><h3> 先是炎、黄帝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汉族),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其后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苗蛮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形成了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h3><h3> 黄帝部落联盟,据《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10世,周武王时曾封黄帝后代于祝。</h3> <h3> 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墓,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里面大概有古松柏81600多株,其中仅上千年的古柏就有一千多棵。黄帝陵不像其他皇帝陵正北朝南,而是稍微偏一些。而是依据地理,背向西北,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脉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h3><h3> 所以说黄帝陵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陵。</h3> <h3> 第一次由皇帝主持进行黄帝陵公祭的,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距今在2000年之上。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和《封禅书》均载,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这是皇家进行黄帝陵祭祀的最早记录。这就为后来在黄帝陵进行黄帝祭祀,即黄帝陵公祭,开了先例。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等都有祭祀黄帝的记载。</h3><h3> 汉武帝祭祀黄帝的地方称“汉武仙台”。</h3> <h3> 黄帝陵存在几千年从来没有被盗,被誉为是中华的国运所在。</h3><h3> 清时,有个叫白彦虎(清同治年间陕甘回变的回军领袖之一)的想动黄帝陵,被曾国藩追杀了几千里,最后将他赶到中亚。日寇侵华,也没敢动。 </h3> <h3> 黄帝祭祀广场</h3><h3>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战国时期,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h3><h3> 每年的清明节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h3> <h3> 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h3> <h3>结语</h3><h3> 炎帝、黄帝已经成为华夏旗帜,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性符号,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各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用山东著名现代诗人孙轶青《谒轩辕故里有感》结束本篇“神州舜地共尧天,亿万炎黄胞谊坚。若问何来凝聚力,人文始祖是轩辕。”</h3><h3> </h3> <h3> 近年本人多次旅居陕西,拜谒了炎黄老祖宗的故里和陵寝,故有此篇。</h3><h3> 本篇,文由星期八根据有关资料撰写,图片大多由星期八用佳能G1X拍摄,少数用索尼A7 II 配蔡司24-70拍摄,经《美图秀秀》简单处理,文图均原创。谢谢亲们关注!(星期八 2018102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