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来说,亦如钢琴10级必考的巴赫英国组曲、阿勒芒德奏鸣曲一样,是一部你必须面对的文学经典。作为曾经在高校教了十多年文学课的老师,我知道,大学文科的学生,乃至研究生,能读懂《百年孤独》的,十人不过一二人而已。而老师能讲明白《百年孤独》的,比例也大致如此。</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重读《百年孤独》,不是温习故事,重拾情节,再观人物。而是在记忆的时空隧道中,重新感受这部伟大作品,给予我们的心灵共鸣与灵魂撞击。正像这部巨作的书名一样:《百年孤独》这绝对是个世纪命题,百年,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断代,而是一个与世界各民族和地域,不断移动与叠印的时空;孤独,这不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世纪情结,而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以来的普遍情绪。</span><br>
沉寂了几百年,拉美横空出世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它不仅标志着拉美文学新时代的到来,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它一问世,就无可非议地屹立在世界文学金字塔之巅,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为世界文学的共通母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打开了一道哲思之门与精神上的寻根之旅。</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记得第一次看《百年孤独》,是在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十月》出版社最早出版了这部作品。在那个缺少书籍的年代,嗜书如命的我,夜以继日,一个周末就读完了,懵懂之间,还是被震撼了。</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布恩迪亚家族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族群渊源,文化形态,奋斗历史,孤独精神。作品在“冰块”和“石头”中开始,在一阵风中结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种浓浓的“百年的孤独”情结,其主要内涵应该是通过对整个拉丁美洲与现代文明冲突的苦难进程的描写,表现了作家对现代文明对传统社会生态破坏的愤懑,对人类命运终极走向的绝望。这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跨世纪的洞见。尽管布恩迪亚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他们也曾经努力地抛弃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文明的世界。但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无情地吞噬了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困兽犹斗,在无可奈何中走向毁灭。西方文明吞噬了古朴的小农田园经济最后一抹夕阳余晖、也吞噬了拉孔镇这个古老村落的最后的宁静,这种对自身命运的悲悯与哀伤,是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命运史上的“百年孤独”。作者表达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精神层面的洗劫,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思。</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反抗,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再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七十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的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几十次次武装起义,但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他自己遭到过几十次的埋伏与暗杀,最后,心灰意冷地远离尘嚣,度过了后来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信仰轰毁的昔日英雄的无奈选择。</span></h3><h3>
</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这背景很有点像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历史在刀光血影中,终结了西晋王朝,但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历史,却一直延续到东晋。朝廷内讧、皇权倾轧、权贵与土豪的争斗,士大夫们无不怀着恐惧的心情,关注着时局,而又躲避着时局,避免加祸其身。于是,崇尚老庄玄学、向往山林之乐,退守田园风光,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魏晋风度的成因。竹林七贤和陶渊明式的隐居,也正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和文人名士精神孤僻与性格高冷的环境使然。</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正如沈从文的《边城》,通过翠翠爱情的悲剧,表达的是现代文明对田园文明的践踏与颠覆。世界上,现代文明的进步,从来都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全球当下的人正享受着人类从未享有过的物质的舒适、富裕和便利;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代文明带给当今社会的巨大风险,战争、侵略、掠夺,最可怕的是人类现在掌握了能轻而易举将地球毁灭于瞬间的能力。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影响或毁灭人类的滔天灾难,这就是文明带来的风险。 </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这是一个似乎大家熟视无睹的问题,近代以来,“文明”被认为完全是一个正面的词汇,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文明带给我们的进步。却忽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失去了人类童年时代最美好的生态:干净的生活用水、安静的生存环境、舒缓的生活节奏、悠闲的生活方式,还有忠贞不渝的爱情……</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其实,近代文明从一开始,就和西方在全球进行的殖民扩张、暴力征服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充满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摧毁了拉美田园风光和慢节奏生活下的社会价值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尔克斯笔下的孤独 ,无疑是对强权和暴政对族群田园生态毁灭的愤懑与无奈。</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人类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这应该看成是海德格尔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哲学思考。这和柏拉图在《饗宴》里,用寓言告诉我们:孤独是人类的本质,有着惊人的一致。</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可能掂量出《百年孤独》的历史与文学的双重份量。没有人像马尔克斯一样,从历史与人类更宏大的视角,写出一个族群的百年孤独,也写出了人类的永恒怀旧与终极惆怅。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富有象征意义的俩部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废墟》,我们很容易读到马尔克斯式的忧虑与惆怅。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与世事的抗争中,左右突围,四处碰壁,只好用精神孤僻和性格高冷,抵御着这个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的时代,对人性尊严的蚕食与污染。这,也许正是我们重读《百年孤独》后,发出的一声沉重叹息!</span></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