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農農

<h3>《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伊夏。在老师眼中,伊夏是一个调皮捣蛋、愚味无知的学生;在校长眼中,伊夏是一个门门考试都是零分的问题少年;在父母的眼中,伊夏是一个从来不听话且让人头疼的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h3> <h3>罗丹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改变了伊夏,让他的世界重新充满了生机。尼克本就是启智学校的老师,也曾是一名读写障碍者,而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才得以发现伊夏的读写障碍症。</h3> <h3>因患读写障碍症,伊夏常被老师责骂、罚站、罚跪,成绩一直是最差的那一个,和成绩优秀的哥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校长甚至建议他的父母送去社会上有那些为特殊儿童开办的学校,因为他已经第二次读三年级,仍然考试不及格,受尽嘲笑,甚至被扣上弱智的帽子。<br></h3> <h3>伊夏的父亲做事严肃,哥哥尤汗则是个学习的榜样。因患读写障碍症,伊夏的种种行为完全不符合他父亲的要求,所以他的父亲对他只有严厉的苛责,面对父亲的怒吼,伊夏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他的父亲并没有真正的去关心伊夏经常犯错的根本原因,从而断章取义认为伊桑的行为表现是做事态度的问题,成绩才会如此差,错了就是错了!所有人都在否定他,伊夏便成了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h3> <h3>无论是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都应当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弱小心理,用正确的管教方式和教育方法,引导孩子从善。伊夏的父亲一直是用过于严厉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伊夏,在伊夏和邻居打架后,父亲没有给他任何的解释机会,直接就是打和骂;在伊夏跷课制造假请假后,将他送去寄宿学校;还用出差分离来恐吓伊夏,你不听话,“我走了,永远不回来”。<br></h3> <h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是缺乏教养的,没有学习正确的管教方法,没有遵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些脱口而出的责骂与无知的威胁,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br></h3> <h3>伊夏的世界充满了否定,充满了家人抛弃的哀伤。</h3> <h3>唯有尼克老师感知伊夏眼里发出的求救,很害怕、很失落,将要沉沦。尼克痛心不已,决定去帮助伊夏。尼克通过翻阅伊夏所有的作业、考试卷子进行分析,还去拜访了伊夏的父母,询问伊夏之前的学习状况,科学理性的精神分析研究伊夏的问题,试图让家长换位思考的去感受伊夏因患有读写障碍症而无法正常阅读和书写的心情。尼克认为伊夏有尖锐的思想,有丰富的想法,有敏锐的洞察力,常态教育只能埋没伊夏的才华。<br></h3> <h3>为了唤起伊夏的自信心,尼克在课堂上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以此来鼓励伊夏。同时,尼克向校长申请要用特殊的方法来辅导教伊夏,就这样,尼克利用课余时间去教他认识英文字母,克服阅读障碍,鼓励他充分想象,创造画作,慢慢地伊夏在尼克的悉心呵护下敞开了心扉,挽救了伊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必须要向尼克学习,拥有足够的学识,感知孩子的缺失,找寻孩子出现的问题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来教书育人。<br></h3> <h3>尼克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夏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的比赛中,伊夏的画脱颖而出,胜过老师尼克而成为学校年鉴封面,所有人都为他鼓掌欢呼,伊夏热泪盈眶的扑进了尼克的怀抱。是尼克用爱的细节关爱着伊夏、尊重伊夏、感染着伊夏,让健存这颗地球上的星星如冬日的阳光,将黑暗驱逐,将温暖收入。</h3> <h3>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倘若每个人都是一颗 你是否会发现黯淡时候的我? 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倘若你发现有人和我一样 请告诉我,让我去陪陪她 假如有一天 你看见了流落在地上的我 是否会记起我曾经那么明亮过? 又或是和他们一样 匆匆路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