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就都市教育的精彩——赴沪学习小记

美友9738415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天有幸在教师进修学校方汝生校长的带领下随培训四组的学员走进了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我们结对的闸北第一中心小学今天安排了秋游,所以我们一组学员分到了二组和四组)。早上7:50我们赶到了三中心门口,很快王志强校长迎了上来,他叫我们再等等,只见他返回校园向每一个来上学的学生点头微笑。等孩子们全部走进了校园,准备关校门了,这时王校长才热情地招呼我们,他笑容满面,看起来很儒雅。</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 <h3>睿智儒雅的王志强校长</h3> <h3>站姿规范的迎宾学生</h3> <h3>  走进校园,看到一个空阔的学生活动场地,场地边上有两幢不高的四层楼房,应该就是三中心的校舍了。我们拐进了左边的一幢楼,一路的走廊文化我们无暇顾及,直奔四楼会议室。王志强校长再次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就开始侃侃而谈,他嗓音浑厚富有磁性,令听者非常舒服。从他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原校名为和安小学,这是静安区的中心位置,由于老城区老房子居住条件差,这一片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廉价出租房,学生大多出自外来务工家庭,家长素质不高。现在老房子改建项目搁浅导致生源骤减。2011年王校长来到了这所学校,他分析了校情,找到优势,疏理问题,抓住机遇,开始了挑战。首先他依据校情确立了三中心的办学理念:自主合作,愉快发展;围绕“把学生培养成为关爱、好学、健康、合作的小公民”的学校培养目标,贯彻落实“两纲”教育内容,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认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传承与发展“以艺冶性”的育人方式;学校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以区级课题《“减负增效”行动中的家庭影响及作用发挥的研究》,积极探讨“减负增效”中的家长作用,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超市”、家长微课、教学开放活动、发放“家校心语”手册、组建“亲子联盟”等一系列新颖的家校互动形式,提高家长对减负增效认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赢得家长和教育同行的好评。校本课程建设有序,实施有力。学校本着“知识启智,快乐学习”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以“快乐活动日”落实推进为抓手,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架构,大力加强艺术、技能、综合的学习课程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地实施学校五大系列的拓展探究型课程体系,开发的新课程围棋、火柴人、书法、射箭受到了师生欢迎。《头脑奥林匹克》课开发时间不长,已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重大比赛中获奖。<br></h3><h3><br></h3> <h3>  今天是跟班学习的第一天,王校长没有和我们深入聊教学研究的问题,他利用讲座休息的时间引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围棋教室,围棋教室走廊文化和教室文化很有内涵,富有思想。体育教室、音乐合唱室、火柴人课堂、悦读室……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br></h3><h3><br></h3> <h3>  参观回来,王校长还和我们分享了他工作管理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凡事只要领导重视,老师就一定会重视。学校中层干部要做到"四个位":准确定位,努力到位,绝不越位,适时补位。 </h3><h3><br></h3> <h3>  最后方汝生校长让我们每一位学员都谈了自己的感想,大家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慨于王校长的智慧和管理才干,他用他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成就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辉煌的教育业绩。<br></h3> <h3>  下午,我们随三中心的学生来到了和田路小学参观了创造学院,这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学校,从创造学院的各类创客教室及教学楼走楼上创意作品,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这所学校一定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能被充分挖掘,也许这里就是创新人才的摇篮。 </h3><h3><br></h3> <h3>创客空间</h3> <h3>方汝生校长参观看创造学院成绩</h3> <h3>尽职的学生愿者</h3> <h3>  正如开班典礼上王炳祥局长说的“办学条件可以落后,思想理念不能落后。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与和田路小学的办学思想成就了他们的精彩,期盼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精彩在婺源的学校里也能找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