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 感悟名师风采兰州小语教学观摩活动培训心得 礼县西城小学 李艺术

听见花开

<h3>  2018年4月20日,我很荣和我的10位同事,参加了在兰州碧桂园学校举办的兰州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两天,听课4节,讲座4堂。对我的触动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br></h3> <h3>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成为源头活水。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学习、强闻博记,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教师站上讲台,面对几十个知识素养,心理态势,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要想站出一个师者的姿态,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确实不易。教师首先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有惑能解,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学习,确实让人捉襟见肘,漏洞百出。这次培训,见识了清华附小老师的课堂,与学养,更让我坚定学习的重要、走出去培训的重要。不然画地为牢,闭门造车,只能固步自封,坐以待毙。<br></h3> <h3>  二、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让学生站到教学的中央。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千差万别,甚至尊重学生怪异的行为,顺应其发展的特点。林长山老师为我们列举了三个实例:一个好动、不听讲、不写字,不受同学欢迎,但为他人着想的孩子;一个把自己关闭在绘画的城堡中,无法走出来的孩子;还有一个整天思考冰球,后来坐在轮椅上的孩子。面对第一个孩子,我觉得和我的学生很像,软硬不吃,破坏性行为频发,很让人头疼。林老师的做法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为别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先肯定、保护这位学生的行为做法,让其他同学接纳,让这位同学有归属感,存在感。再对他存在的问题和他进行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给老师、同学、他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让她当老师的小助手,站队站最前面,因势利导,从而慢慢改正。。后来这个孩子从20几分考到90几分的故事。对第二个孩子,尊重她的兴趣,林老师让她用绘画的方式学习其他课程,不但这位同学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绘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对老师的教学和其他孩子的学习也带来了乐趣,小学毕业时她还出版了自己的2本绘画书。第三个孩子,我觉得是在这个孩子受伤后,坐在轮椅上。林老师的做法让人感动,学校有义卖活动,同学们轮流推着他参加,不把它当负担,慢慢这个孩子身体好些时,同学们为他开门,他自己推轮椅,有时他还推着轮椅为同学们做事,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懂得感恩的人格特质。其实有时,我觉得我也这么做,却不见成效。思来想去,我所谓的爱,学生接收到的可能是不满、是责怪、是厌恶--------。总之,我的爱和关注在传递时出了问题。所以我在想:我们付出的爱,是不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和成长,他们收到了吗?如果没有,就要改变策略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千差万别,甚至尊重学生怪异的行为,顺应其发展的特点。林长山老师为我们列举了三个实例:一个好动、不听讲、不写字,不受同学欢迎,但为他人着想的孩子;一个把自己关闭在绘画的城堡中,无法走出来的孩子;还有一个整天思考冰球,后来坐在轮椅上的孩子。面对第一个孩子,我觉得和我的学生很像,软硬不吃,破坏性行为频发,很让人头疼。林老师的做法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为别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先肯定、保护这位学生的行为做法,让其他同学接纳,让这位同学有归属感,存在感。再对他存在的问题和他进行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给老师、同学、他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让她当老师的小助手,站队站最前面,因势利导,从而慢慢改正。。后来这个孩子从20几分考到90几分的故事。对第二个孩子,尊重她的兴趣,林老师让她用绘画的方式学习其他课程,不但这位同学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绘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对老师的教学和其他孩子的学习也带来了乐趣,小学毕业时她还出版了自己的2本绘画书。第三个孩子,我觉得是在这个孩子受伤后,坐在轮椅上。林老师的做法让人感动,学校有义卖活动,同学们轮流推着他参加,不把它当负担,慢慢这个孩子身体好些时,同学们为他开门,他自己推轮椅,有时他还推着轮椅为同学们做事,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懂得感恩的人格特质。其实有时,我觉得我也这么做,却不见成效。思来想去,我所谓的爱,学生接收到的可能是不满、是责怪、是厌恶--------。总之,我的爱和关注在传递时出了问题。所以我在想:我们付出的爱,是不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和成长,他们收到了吗?如果没有,就要改变策略和方式。<br></h3> <h3>  三、变零碎为系统。这次培训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整合,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感觉自己的观念真的很陈旧,通过四节课的学习,我见识到了整合教学,不但能统筹运用时间,还能让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更具体。胡兰老师的题跋教学:书《戴嵩画牛》,以《戴嵩画牛》为引子,引出苏轼的题跋,让学生懂得,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干专业的事当问专业的人。并当堂让学生写题跋。张华毓老师的《苏轼成语》从看图识成语,拼字猜成语,到典故中理解成语,动手制作苏轼成语集。王玲湘老师《苏轼诗一组》,在共学印象西湖,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让学生归纳两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在朗读上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后引申出了好几首苏轼写西湖的诗,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看到苏轼的豁达、乐观。王峰老师《苏轼之交》先向学生介绍了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及林语堂翻译的《苏东坡传》目录,和学生一起学习苏轼一生都交到了怎样的朋友?苏轼诗怎样对待这些朋友的?完成共学单(莫逆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还有几度让他放逐海南的章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朋友?这四节课同时也是一个体系,这就让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呈现在学生面前。于是我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们也可以先从单元整合开始尝试,让学生零碎、单薄的知识变得系统和丰满。<br></h3> <h3>  四、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四节讲座中,有两节涉及到阅读:张华毓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读好人生的第一本整本书》、王峰老师《主题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都谈到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清华附小“日有所诵”,利用晨读和课前三分钟,朗读经典古诗文,涵养有根的成志少年,他们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和阅读天地,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深入。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在开阔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也就对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体悟。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也做的很好,但我们的家庭阅读跟不上去,所以我们的整体阅读质量上不去。所以光老师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家长配合重视,如何让家长重视,这也是横在老师面前的“拦路虎”,因为我们的家长更是千差万别,在阅读的路上,我们真的任重道远。四节讲座中,有两节涉及到阅读:张华毓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读好人生的第一本整本书》、王峰老师《主题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都谈到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清华附小“日有所诵”,利用晨读和课前三分钟,朗读经典古诗文,涵养有根的成志少年,他们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和阅读天地,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深入。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在开阔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也就对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体悟。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也做的很好,但我们的家庭阅读跟不上去,所以我们的整体阅读质量上不去。所以光老师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家长配合重视,如何让家长重视,这也是横在老师面前的“拦路虎”,因为我们的家长更是千差万别,在阅读的路上,我们真的任重道远。<br></h3> <h3>  为期两天的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触动和思考还在继续,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如何让学生的成长更顺畅?道阻且长,唯有不断学习,不耻下问,边学边悟,知行合一,方可教学相长,相互成就。<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