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高铁驰聘,飞机启航,战友们分别从京、津、冀、粤、赣、川、豫、辽、苏、黔出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朝着曾经当兵战斗生活的地方——云南省建水县聚集。</b></h3><h3><b> 2018年10月11日~14日,我们原总字173部队宣传队部分战友相约在建水相聚了!原孙副参谋长爱人携女儿也参加了我们的聚会。</b></h3> <h3><b> 此次战友聚会,故地重游,是在黄建设、张瑞南以及姜来水等战友积极倡导、资助和精心组织下,以及转业至昆明的战友赵成斌的热心协助下得以成行的。聚会结束后,在返回途中经过昆明时,又受到了老战友谢光胜副司令员的热情邀请和款待。处处体现出了战友深情。</b></h3> <h3><b> 建水到了!</b></h3> <h3><b> 2018年10月11日,战友们分别从四面八方来到云南省建水县城,下榻聚集在建水大酒店。(照片中十二位战友当年全都是“宣传队”队员)</b></h3> <h3><b> 照片居中者为赵成斌。</b></h3> <h3><b> 战友及家属二十多名,大家相聚一起是缘,见了面都很激动,相拥相泣,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无以言表。</b></h3><h3><br></h3><h3><b> </b></h3> <h3><b> 人生很短,世界很大,除了故乡,其他的地方,没有特别的原因,怎么会一再想去。那些遥远的,不过曾经相处短短几年的人们,怎么会想一见再见,这就是战友情深。战友之情最纯洁、最朴素,最平凡、最高尚,最动人、最浪漫,最坚实、最永恒!</b><br></h3> <h3><b> 生命里有了当兵史,一生难忘战友情!</b></h3> <h3><b> 都在酒里了。</b></h3> <h3><b> 酒店里巧遇原总字173部队电影组的战友四名,气氛热烈,场面壮观。</b></h3> <h3><b> 谢光胜副司令员(居中)同战友们合影。</b></h3> <h3><b> 照片居中者为原173部队三营教导员刘梓贵(后调53基地文化处任处长)</b></h3> <h3><b> 餐间战友们谈笑风生,有说不完的话语。</b></h3> <h3><b> 10月12日,我们开拔到小宝山。途中想顺路到原二营驻地石碴垅看看,(张义平、胡大权、周有正、党修悟、王胜都曾在此工作)不料此地新驻扎了兄弟部队。军规严格,不许进去,没能如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当年的阵地和坑道,看到了外围的营房旧址。</b></h3> <h3><b> 在二营驻地外面号称“世外桃源”的地方休息,用午餐。期间大家兴致勃勃好不惬意。</b></h3> <h3><b> 胡大权等几位战友拿起了当地的水烟袋开始过瘾。</b></h3> <h3><b> 小孙女儿也点赞了!</b></h3> <h3><b> 小宝山,曾经是我们部队的军政指挥、后勤保障机关,也是部队的文化活动中心。因国防建设需要,部队早已移防别处。这里已是杂草丛生,满目疮痍,残垣断壁比比皆是。眼望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很是兴奋和激动,又不免略微有些伤感。</b></h3> <h3><b> 昔日的营房前面合影留念。</b></h3> <h3><b> 80岁高龄的原部队孙副参谋长爱人,携女儿也来到小宝山故地重游。</b></h3> <h3><b> 夫唱妇随。</b></h3> <h3><b> 大家冒雨流连忘返,内心久久难以平静。</b></h3> <h3><br></h3><h3><b> 原首长门前合个影。</b></h3> <h3><b> 四角田,1972年至1975年曾经是宣传队的营地。战友们到了这里就想起了远离机关领导时的许多趣事,甚至有的还想到了“小看”和“玛丽”。说起这些往事,战友们就真的年轻了!</b></h3> <h3><b> 10月13日,战友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建水古城。分别游览了朱家花园、孔庙、十七孔桥、团山民居等名胜古迹。</b></h3> <h3><b> 在建水朝阳楼(迎晖门)合影留念。</b></h3> <h3><b> 双龙桥前合影留念。</b></h3> <h3><b> 战友们多保重!期待下次重逢!</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