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一次的旅程发生在中国版图雄鸡的心脏:宁夏。</h3><h3> 曾经去过甘肃,去过青海,也去过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唯独遗漏了这里。</h3><h3> 坐大巴从银川机场到阿拉善巴彦浩特的路途上,巍巍贺兰山苍凉而孤傲,西北大地到处是一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h3><h3> </h3><h3> </h3> <h3>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协会是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NGO),同时也是公益性质的环保机构,奉行非营利性原则。
善缘起于善因。2001年,中国企业家宋军先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斥资五千万元建成月亮湖生态旅游景区。之后3年多,这座沙漠生态景区吸引了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强、南洋教育集团董事长任靖玺、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董事长焦家良、联合运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中民集团总裁刘京、巨人投资公司董事长史玉柱、新浪首席执行长CEO兼总裁汪延等百位中国企业家陆续到访,茫茫沙漠中的亲身体验,使企业家们深深感到中国西北的严重沙化,尤其是阿拉善作为近年威胁北京的沙尘暴发源地,每年以沙漠面积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面积)的速度逼近华北,辐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及日本、韩国的局部。正是沙尘暴的严峻挑战,唤起了百位中国企业家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其汇集为一个事业改善和恢复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4年6月5日,百位中国企业家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里排成一道历史性的风景中国首家以社会(Society)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Entrepreneur)为主体,以保护地球生态(Ecology)为实践目标的NGO(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式诞生。作为发起人的80位企业家们承诺:连续十年,每年投资10万元人民币,以减缓阿拉善的沙尘暴为起点,致力于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br></h3> <h3>今天相聚在这里,我们都是有缘人。
无论是大咖大佬还是最普通的百姓,能为荒漠化治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大家就是志同道合的一家人!<br></h3> <h3>“任小米”是阿拉善SEE专门针对该地区严重沙漠化而引入的节水工程。</h3><h3>2009年,时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的王石知道了“杂交谷子之父”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研制的节水谷种,这种小米平均每亩耗水量只需要200-300立方米,可节省500立方水,供梭梭树等沙生植物吸收,延缓沙漠蔓延。
如果能把节水小米引入到这个地区,那么将大大缓解用水的问题。经过前期的调研确定可行性后,王石将节水小米引入了这里的农区,并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专业人士算过,相对于玉米等传统高耗水作物,一斤沙漠小米可以节约一吨绿洲地下水, 一吨水,大约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5个多月的饮用水量。<br></h3><h3>所以,我们的小米有大任:
为生态:生产一斤沙漠小米,节一吨地下水,留住沙漠中的绿洲 (环境的绿希望)
为农民: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安心留在家园 (乡村的绿希望)
为消费者:独特环境富含营养,生态种植可溯源,安心食用之选择 (食安的绿希望)
任小米为节水而生,截止到2018年8月,任小米累计推广种植节水小米20000余亩,累计节约地下水约1030万立方米!有260个家庭农户参与节水作物种植,农户增收达到850万元。</h3><h3>任小米有自己的一套种植标准,沙漠节水小米坚持四“不”原则,即:1.不过量使用农药;2.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3.不过量使用除草剂;4.不过度使用地下水。</h3><h3><br></h3> <h3><br></h3><h3>眼瞅着秋收的日子到了,金灿灿的谷地里跟随秋风荡漾起丰收的气息。任小米热情的邀请地主们参加今年的秋收活动,一起分享秋收的喜悦!<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经过报名、筛选,最终被选定的“地主”代表们如约来到了阿拉善,跟“任小米”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span><br></h3><h3>我们这个队一行十人,来自五湖四海,男女老少,大家心意相通,相见恨晚。我们给自己的组织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任小米公益江湖小分队。</h3> <h3>秋收
十个人的尖刀连,一个小时,一亩小米地,我们真实的体验了收割的快乐和辛苦。
而我们收获最大的,不仅有秋收的喜悦,更结识了一群负有社会责任心并心怀向善的老朋友小朋友。</h3><h3>我们一边像地道的农民一样挥舞镰刀搞秋收,一边听任总大佬们分析房地产发展趋势;一会儿孩童般用拔河比赛决定获得工具的数量,一会儿又挥汗如雨唱起“团结就是力量”。</h3><h3>比赛结束,喝着地头用大锅煮的新米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吃着香喷喷的小米棒,小米饼干,</span>大快朵颐“任西瓜”,这就是最朴素的幸福了吧!</h3><h3><br></h3> <h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秋收,还有诗和远方。</h3> <h3>月亮湖景区深入腾格里沙漠深处,是一片芦苇飘花,鱼肥水美的沙漠绿洲。它也是阿拉善SEE的诞生地。这里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每年只接待一万多客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通车的公路只修到沙漠的一半,剩下的路程需要坐越野车穿越。所以每年,都会举行阿拉善“英雄会”,沙漠冲浪爱好者聚集在这里,尽情释放那种沙中飞翔的豪情!而“与世隔绝”的月亮湖,更像一个世外桃源,默默守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漠。<br></h3> <h3>月亮湖博物馆,全木质结构。蛇形步道缓缓从一楼走上二楼。
博物馆记录了以刘晓光先生为代表的一群“理想英雄主义者”,他们创立“SEE”公益组织的来龙去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正在踏踏实实地为沙漠化治理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敬佩!<br></h3> <h3>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无数人…
公益的力量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强大。
这是一组真实的大漠星空照,来自我们这次月亮湖雷导的作品,他已经在此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年。<br></h3> <h3>徒步走进腾格里沙漠,坐在晓光峰上,看远处静静的太阳,月亮,星星湖,听耳边沙沙的风声,周围的一切荒凉而悲壮!此刻,人只是浩瀚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分子。<br></h3> <h3>这次我们小分队的十个人,年龄有大有小,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家相处也不过两天左右。<br></h3><h3>要说抱怨,其实可以很多,比如那天在月亮湖酒店被告知没有热水洗澡,只有大床,一床棉被,要睡两个人。天气也不给力,时时下雨,看不到月亮和星空。
但是在这间小客厅里,我们用仅有的一袋瓜子,一路颠簸带过来的西瓜,榨菜甚至大蒜做下酒菜,喝啤酒,聊天,一直到凌晨。老大哥为年轻人“指导人生”,美女交流扶贫支农的切身体会,各种趣闻轶事,插科打诨。我虽然慢热,言语不多,但那种热烈而温暖的气氛感同身受。
以前,总听到有人抱怨去哪里旅行不好玩,指责这里那里的条件又怎样的差强人意,总是不能满足心意,其实,我觉得,只要遇到兴趣相投的同行人,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每一次的出行,都会是一场永久难忘的记忆!</h3><h3>无关景致,无关得失。<br></h3><h3><br></h3> <h3>秋收已过,新米还会远吗?</h3><h3>现在,地主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在热切期盼着新米的到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