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小辰光白相过的地方

韩仲琦

<h3><font color="#010101">小辰光经常在家周围的弄堂里穿来穿去白相。今日去走走,特别是想看看一些老房子、老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晨六点半站在在南京东路西藏路口往东看。<br>往前有帐子公司、食品公司、时装公司、永安公司。在食品公司还参加过义务劳动,包糖果。以前在食品公司楼上还有个新都溜冰场,溜冰是在那里学的。<br>左边以前就有个药店,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在这楼上上班,我们晚上常常去看电视(当时电视机很少)。楼上的阳台靠南京路,最兴奋的事,是可以在“十一”和举行群众示威时(当时常有)在这里看大游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京东路往东走到底是黄浦江、外滩。是小辰光常去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外滩绿树成荫,与外滩的万国建筑浑然一体,非常美。<br>我最不满意的市政建设就是外滩的改造,这是现在的外滩黄浦江边观光平台,光秃秃的,冬不档风夏不遮阳,难看的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京路西藏路口是中百一店,往西有国际饭店,还有大光明电影院、长江剧场。对马路是人民公园。南京西路上再往西一点有个新成游泳池,上海杂技场,过马路有个航空模型店,我们男孩常去看看。<br>西藏路上往南有和平电影院,再过去到福州路就是人民大道、人民广场,延安东路是大世界。<br>西藏路上南京路往北有西藏书场(说书的剧场)、大上海电影院、西藏路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南京路贵州路走过去,这里曾经是老上海的巡捕房。也曾经是上海培光中学。贵州路北京路有贵州剧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了北京东路。路两边有许多同学。这里有个北京路菜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北京路福建路转过来路过牛庄路,牛庄路上有中国大戏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福建路台湾路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向东是石潭弄,石潭弄没有变,好像100年不变。<br>石潭弄是可从南京路一直通到北京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到现在还要倒马桶、倒痰盂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石潭路通北无锡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每天清早,上海人家要做早市头(家务)。以前的妈妈们也这样,一天的买、汏、烧大都在清早就完成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早上七点“彩旗”都嗮出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宁波路,宁波路上有新光大戏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以前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宁波路菜场排队买菜。记得一块砖头一个蓝子就算已经在排队了,插队是要吵架的。</font></h3> <h3>这是老正兴菜馆,以前是在山东路靠近南京路的(现在搬到福州路去了),里厢烧的草头圈子有特色。山东路往南走,快到延安路的地方有个叫老正和的饭店,那里烧的菜一点也不比老正兴差,价格比老正兴低几成。踏三轮车的也去那里吃。那个红烧肉叫方肉,一大块肉皮油肉上割成小方块的,晃悠悠上桌,记忆犹新。专门去厨房看看,那个肉是在大笼屉里蒸透再烧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时候我住在天津路河南路口的济阳里,往北走,河南路上531弄吉祥里,保存很完整。这条弄堂比较大,横弄堂交关,直弄堂就有两条可以通到山东路。<br>以前的弄堂,现在许多已经不存在了。比如河南路上的协和里、济阳里,天津路上长鑫里等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了北京东路有北京东路小学(我的河南中路民办小学原来就在这个区域,找不到了,班主任是竺老师,不久我们将会见面)。<br>在我的记忆里小学竺老师是最漂亮的女性,中学王老师是最帅的男性。</font></h3> <h3>北京东路342号国华大楼靠近河南中路,上面有个牙防所,常被大人带去这里看牙齿,所以印象深刻。</h3> <h3><font color="#010101">北京路上北京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北京路到了江西中路(靠近我的中学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江西路上三和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江西路一条弄堂穿进去可以走到四川路(以前经常这么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我的母校浦光中学在四川路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浦光中学门厅里有题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门卫不让我进去,只能拍个室内操场,这是老的操场,五十年前常在这里玩。<br>与进出的老师交谈,报出我原来班主任老师的名字,还真打听到了一些王老师的情况,真想见见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浦光中学是在四川中路的,往北就是四川路桥,过桥有上海邮政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四川路往南京路走。</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这个弄堂马路是非机动车四川路去虎丘路乍浦路桥必经之路,车很多,以前常常骑车路过,现在还是这样。</font></h3><font color="#010101">乍浦路桥很陡,小辰光学雷锋就去那里帮助黄鱼车推桥头。<br>乍浦路苏州河边上有个曙光剧场,往东有常去的黄浦游泳池。<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到四川路滇池路口。往东圆明园路有个友谊商店,有外汇券才能去。再往东就是黄浦公园,外滩。<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在苏州河边上看过去的外摆渡桥,如果小辰光在这里拍照片,桥后面的纪念碑和浦东的高楼大厦都是没有的。<br>以前浦东很荒凉,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间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过南京路是九江路,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以前也曾经是上海黄浦区区政府所在地(以前我在对面的218弄里上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海圣三一主教座堂是中国上海市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新教英国圣公会主教座堂,位于上海市九江路201号,俗称“红礼拜堂”。这座教堂曾是英国圣公会设立的侨民教堂、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座堂、中华圣公会主教院主教座堂,现在又成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两会”)总部附属主教座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沙市二路这块地方原来是有名的中央商场(修理百货),靠近南京路有德大和东海两个西餐馆。都没有了,只剩下这块路牌。<br><br></font></h3> <h3>中央商场老照片</h3> <h3><font color="#010101">原来这里有连长记体育用品店。买体育用品必去那里。<br>这里是江西路南京路,路口有个冠龙照相器材店,因为白相照片,这是常去的地方。往西一点有老沪开文具店和卖邮票的集邮公司。再往西走河南路路口有个丽华公司。对马路有个戏剧用品商店,还有个旗帜商店,红领巾掉了就再去买一条。</font></h3> <h3>这是老照片</h3> <h3>南京路河南路丽华公司的老照片</h3> <h3>大丰土特产店在丽华公司往西一点点,是南京路300号。所以住在附近的人都俗称它“300号”。</h3> <h3>河南路往南到延安路有上海自然博物馆,常去。现在异地重建了。</h3><h3>小晨光一般就白相到延安东路,再过去是南市区人民路了,人民路四川路是老城隍庙。</h3> <h3><font color="#010101">又转回到天津路,在这里转悠,因为小时候我生活在这里,这里是我最有念想的地方,以前是石皮路的,路上有老虎灶,有粮店。济阳里河南路弄堂口有漕坊(另拷酒、油酱等,经常去打酱油、打土烧酒),有个五洲面店面下的最好,天天在后门的弄堂里支个锅煮骨头汤……。</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到现在我在这天津路还留有一小间老房子住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楼梯、现在是一户一电表。以前十几家人家公用一个表,各家每月轮流抄表收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石库门房子有楼上楼下,还有天井、嗮台。</font></h3> <h3>有老虎天窗的房顶</h3> <h3><font color="#010101">九十五岁的邻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后楼梯和下面的公用厨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天津路山西路走过去,现在有南京饭店。</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南京路上山西路附近有朵云轩,是个书香之地,上档次了。但是小辰光的文房四宝我们大都是在福州路上的文具店解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京路上有红庙,现在大门开在靠南京路的石潭弄里面。虹庙也可以叫红庙,是个道观,一开间门面,有500多年历史,解放前是很红火的,附近(福州路)的青楼女子也常来光顾,现在是个很幽静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盆汤弄是很窄的一条弄堂。</font></h3> <h3>过去的盆汤弄现在叫山西中路</h3> <h3><font color="#010101">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以前的上海名流都在这里照相,我们小时候也在这里照过合家欢。王开对面是五芳斋点心点,经常去买糕团吃吃。<br>往东一点在南京路河南路口有丽华百货公司、戏剧用品商店,现在都没有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京路上的蔡同德中药店(原来是在河南路上的)。以前我爹也在这楼上上过班,所以小时候常去闻中草药的味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蔡同德买了个香袋。以前每年立夏吃蛋,端午节也戴个香袋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本次的行走路线图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16年5月4日拍摄</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