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茶肆百态临涣茶馆<br></h3> <h3>红炉黑煤燃铜壶,井水粗瓷茶汤乌。
古楼香茗沏怡心,人生百戏有还无<br></h3> <h3>一缕青烟</h3> <h3>地方戏曲</h3> <h3>棒棒茶</h3> <h3>怡心茶楼</h3> <h3>怡心茶楼</h3> <h3>黑煤茶炉</h3> <h3>屡尝浓酽情愈浓,细品清香趣更清
(红炉铜壶炼丹心)
临涣城南,在街角上赫然一座古老茶楼屹立。三开门面,二层挑檐,青水砖墙,黛色曲瓦;有朱漆木柱撑门面,上挂宫灯几串,两旁虎视眈眈,左右石狮镇守,若大的店匾高挂门前,上书“怡心茶楼”,看上去是明清的古旧东东,也许是在古镇历年大规模拆迁,营造新房时的辛存之物?
茶楼对面,左右另有几个茶馆拱围,都规模小,屋子简陋,绝无“怡心茶楼”气派。
拾阶而上左砌一排老虎灶头,黑黜黜几把铜壶,个中开水“突、突”青雾氤氲,灶边大缸泉水清洌;八仙桌上随意放了几十把各种釉色大茶壶,釉色各异,有黑有白有蓝,也有夹花的。
来者自觉往土罐里丢钱,五角的,一元的,偶尔也见分头,是那穷乡亲的,也不计较。然后自己取了把茶壶,顺手在豁口茶叶瓷瓮,抓一把象霉干菜似的土茶,直接在灶上冲了开水,找坐找人喝去,当然偶见自己带了杯了茶叶的,就直接取铜壶取开水,不付茶资,老板照久笑呵呵。
大堂之上,茶香四溢,香烟燎绕,上了年纪的老茶客们,三三两两围在陈旧矮几旁,坐在长条矮凳上。有的手端黑釉茶壶,直接嘬上一口,有的是白瓷花壶,到在茶碗里慢慢啜;更多的自带茶具,有乐扣杯、土磁碗,好点的是紫砂,孬点的是塑料。
老茶馆里的茶客似乎对茶本身没有过多的兴趣,在茶馆喝茶的习惯已经他们的一种生活模式,喝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打发日子的最好享受。<br></h3> <h3>人淡如茶,
人生如茶,把一生艰辛经历过滤浓缩在一壶茶水中,看沉浮人生。茶,有两种姿态:沉、浮。品茶的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沉静时坦然,漂浮时淡然。</h3> <h3>家常话</h3> <h3>粗瓷茶壶</h3> <h3>茶客</h3> 心平气和<h3><br></h3> <h3>淡定</h3> <h3>喝茶打牌</h3> <h3>到了茶馆,就一满脸苍桑的老汉边坐下,茶水自然是自己带的,为的是和老汉搭讪寒喧,熟悉后可以为他拍张照片。
老人目光迥迥,慢悠悠地吞云吐雾,不时啜品茶茗,从他娓娓的介绍,偶才了解了临涣居然已经有千年历史。
临涣,在安徽省淮北市西南濉溪县境内,距淮北市约40公里。最早的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不过岁月苍桑,城郭变迁,现存古城墙,仅存土垒而已。
它在浍河两岸,原来有两庵、四寺、九阁、十八庙……现已荡然无存,还能见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所在的文昌宫和城隍庙。
据志书记载,这里居民的饮茶习惯,始于明代,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茶文化才是临涣经久不衰奇葩。
这得益于临涣古镇有好泉水的缘故。古镇南面有一口泉,叫做回龙泉,泉水清冽甘甜。也应了 “泉水为上,河水次之,井水为下”,沏茶用水的讲究。
除此之外,好水配好茶,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象霉干菜的茶,虽其模样不济,却是当地特色 “棒棒茶”。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茶叶,是茶梗。
临涣本地不产茶,但离临涣不足两百里的六安,盛产好茶。最著名的就是“六安瓜片”,是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瓜片用的是叶,而茶梗就成了临涣茶馆的宝贝,经聪明的当地人加工炮制而成,又取茶之形为名,遂有“棒棒茶”。
有了好茶,再有好水,用龙须泉水沏六安茶棒,泡制小镇特有的“龙泉棒棒茶”,其茶历史经600年不衰,便是硬道理了。
此茶汤色红艳,清香甘美,兼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闻一下,满颊清香,抿一口,通体舒坦,一切疲劳、烦躁被清茶稀释殆尽,难怪古镇茶客欲罢不能,<br></h3> <h3>茶客肖像</h3> <h3>耍壶者</h3> <h3>釉壶迎八方,铜吊煮三江<br></h3> <h3>煮茶论道</h3> <h3>烟茶不分家</h3> <h3>老烟枪</h3> <h3>心素如简</h3> <h3>人淡如茶</h3> <h3>临涣方圆只有3公里,常住人口一万多人,中心大街也只有一里长。在一轮又一轮拆迁中,古镇已经失却了古老的大模样,只保留了一幢老茶楼,以及十多家老茶馆,顽强地延续着孵茶馆的古老文明。
这些茶馆都不大,内部没有任何装饰,红砖木门,门脸前支出大棚,屋内或棚下垒着多眼灶头,几把最大号铝壶,从早到晚烧在上面,经年煤火熏燎,房屋大半黑铁墨脱的。
茶馆内或茶馆外墙边,摆着几张八仙桌,配数条长凳,大部分都已缺角少棱,漆色斑驳,与茶馆的古釉茶壶,磕瓷茶缸,倒也很般配。
茶馆里的芸芸众生,每人或一把茶壶、或一只茶杯;有些边喝茶边戏牌,边抽烟边弈棋;有点小钱的来点瓜子花生小吃伴茶,也能见到孤独老者自饮自酌,或沉思,或淡然;也有悠闲地吸着长短不一的老烟枪,长的有丈余,短的盈尺。
更多的聊天侃大山,或大发宏论,或低声细语,天南地北,逸闻国是,嬉笑怒骂皆在此中;时不时也有乡间流优,说书艺人在茶馆里客串演出……
仔细观察发现,茶桌边围坐的都是大老爷们,没有一个女茶客。原来,大凡茶馆文化就是大老爷们的专利,是男人的独享受世界。男人们就在这烟草缭绕,茶香氤氲中,清闲舒适地生活。
茶馆恰如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风情图。清晨五点茶馆开张,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没有客套,更无讲究,都是乡里乡亲,熟稔的连对方家有几根樑,也一清二楚。大家都在茶中渡生活,没股票上下的刺激,也无工资人事斗角之烦,甚至连柴米涨跌也不消多虞,生活之苦,之累,之难,之损,之烦,之恼,全都消弭在茶香烟雾之中。<br></h3> <h3>剃头匠</h3> <h3>怡然自乐</h3> <h3>牌戏百样</h3> <h3>品茗戏牌打瞌冲,以茶会友尽其中<br></h3> <h3>摄影让我快乐!快乐使人发胖!
这些天胃口真好,储存些脂肪好过冬!冬天天冷了真可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