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 、 序</h3><h3> 2018年的金秋十月的一天,是一个美好的一天。早晨8点,我们迎着清凉的晨光,踏着遍地的金黄,爽风拂面,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鬼斧神工,领略着大自然的挥笔泼墨,带着醉意,走进了我们的实验小学,来聆听丁海老师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教诲 ――解读《道德经》的深奥玄妙。</h3> <h3> 二 、 丁海老师</h3><h3> 说起丁海老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为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读经典之阅历,所以也很少关注我们濮阳的国学经典传播人丁海老师。丁海老师,不是什么名人,他只是一位很普通的传经之人。</h3><h3> 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濮阳师范肆业之后,直至2011年,期间这两年,为创业而让自己伤痕累累!在2011年,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古圣贤的书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的开始接受圣贤文化的熏陶!他说,自从他接触到圣贤文化之后,才知道了传播传统文化才是他要走的路,于是,他就静下心来,抛开名利和金钱权势,让自己回归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正本清源,回归原点。</h3><h3><br></h3> <h3> 三 、 我们的读经领路人</h3><h3> 说起我们的读经领路人,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郭老师。郭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有着大智慧的老师,在学校没有普及全校读经的教育模式下,她已经开始引领她的学生娃儿们从一年开始读经了。她说过:“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经典都是充满了大智慧的,如果不从娃娃们开始读它,背诵它,还待何时?”是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大智慧,应该传授给我们未来的希望!应该让他们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让他们知道,道法自然的人生价值。</h3><h3> 郭老师坚守自己的信念,顺应着自己的内心,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一直是兢兢业业,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郭老师的智慧和境界用“上善若水”来形容最是恰当!</h3><h3> 我们有这么一位读经领路人引领我们诵读经典,我们怎么可以不进步?</h3> <h3> 这些娃娃儿是郭老师的学生,今天,在讲座开讲之前,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读经成果。《道德经》,孩子们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已经全部熟练背诵。当然,除了孩子们的聪明灵秀之外,少不了郭老师的引领和教诲!</h3> <h3> 听,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h3><h3> 伴着孩子们的诵读声,我们今天的讲座也就开始了。</h3> <h3> 四 、 重新认识《道德经》</h3><h3> 在讲座开始之初,丁海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道德经》的由来,以及《道德经》所给我们阐述的大智慧和人生道理!</h3><h3> 《道德经》亦称《老子》,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之作。道家思想是华夏文化的的大道之源之一。</h3><h3>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h3><h3> 《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换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h3><h3> </h3> <h3> “道”是老子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他指出,人类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h3><h3> 丁海老师在讲座中讲到:“道”是最终极最根本的道理,也是自然万物的生存标准,就是无论经过多少年也是无法改变的。</h3> <h3> 在讲解《道德经》的过程中,丁海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图,这幅图叫《老子传道图》。我们来听听丁老师是怎么理解这幅图的。</h3> <h3> 画之老者,乃老子也。老虎乃自然之物。其上“圆”代表老子授之道。文字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h3><h3> 其画面的寓意,老虎是“阳刚”的代表,老子是“阴柔”之表象。这两个具体的事物,恰恰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两个代表事物。老虎为什么能温顺在老子的传道之中呢?因为老子用无声的语言在与老虎沟通,在行“不言之教”。从中反映出老子的又一哲学思想“柔弱胜刚强”。同时,从这幅图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传道”,说真话是具有危险性的。</h3><h3> 从图中还可以悟出,世上万物都离不开道之作用,依存道之受动,在冲突矛盾中衍生发展。</h3> <h3> 在讲座中,丁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孔子仰慕老子的学识,于是带众弟子去拜访老子,老子什么话都没说,张开嘴巴让孔子看了看他的牙齿和舌头,众弟子不解,而孔子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牙虽刚,则残而不全;舌虽柔,则全而至今。”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h3> <h3> 在丁老师讲到《道德经》里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的时候,全场的人都是屏住了呼吸,认真地聆听着。讲到精彩之处,会场里会不时的响起热烈的掌声。</h3><h3> 因为今天之所以来听讲座,我们都是想悟道之人,想顺应内心,遵循自然。</h3> <h3> 丁老师还讲到,人的一生就应该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什么?</h3><h3> 在《道德经》里,老子用“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行道”,“道”就是自然,道是用来行的,不是讲的。道是包罗万象的,就比如自然界的小草,不畏环境的恶劣变换,依旧坚强的生长,它的生长可以供奉牛羊饱食,而小草没有言语,它有的只是无私奉献。而自然界中的水也是如此,你随便用,随便取,水只是顺势而流淌,不言不语。所以说,人类的最高价值是什么,是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h3><h3> </h3><h3><br></h3> <h3> 说罢“道”,我们再看“德”。</h3><h3> “德”是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其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地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真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民众为尔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h3><h3> 如《道德经》第38章中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意思是说,具有大德性的人,根本就没有德与下德的概念,所以在别人看来,他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的。也就是说,大道无言无名,大德同样也是无言无名。一旦有名,那就进入了后天的分别之中,具有分别心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所以,那些具有下德的人,把道德看得很重,生怕失去了道德,做什么事情都要用道德去衡量。这样一来,他所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可言了。</h3><h3> 在这个章节中,老子还讲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好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h3><h3> 综观其上,我们不禁感叹:茫茫宇宙间,所有的生命都只是一次偶然的发生或偶然的出现,他们犹如虚空清冷的大自然中的一时之过客而来去匆匆,却不能对大自然的生生不已有所助益,却也不能构成任何重大危害,他们自以为丰富多彩的瞬间生命之显现,在大自然中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所以,所有的生命都只有当下的存在意义而没有原始的或终极的纪念意义。而我们当前所能做的不是空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那只会耗空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遵循老子的道、德而行,才不枉负自己的一生!</h3><h3><br></h3> <h3> 在讲座中,丁海老师又对《道德经》的第八章“不争不尤”进行了讲解。《道德经》第8章原文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h3><h3> 在这章节中,老子用他的大智慧告诉人们做人要如水一般,不争!</h3> <h3> 水无色无味,又无状。又生性温柔,像一个柔弱无比的少女,羞涩柔韧而又随遇而安。它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温柔。它看起来渺小,但它成就了黄河长江的浩瀚,它无论身处多么显贵的高位,它都会谦卑地向下流淌,这一点和我们人类恰好相反。人类往往认为:只有不停地的高攀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就有了纷争,有了争斗,有了战争,有了伤亡。而水比人明智,它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h3> <h3> 丁海老师为我们讲解的“不争无尤”这一章节究竟有多精彩,从会场中的家长们聚精会神的听讲中可以看出。</h3> <h3> 精彩之处,往往会触动你的灵魂,触动你的内心,掌声不断,说明我们是真的在悟道!</h3> <h3> 当我们拿起笔记录下来时,我们似乎对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h3><h3> “上善若水”都有哪些更深刻的含义呢?</h3> <h3> 从我记录的笔记中,老子对“上善若水”很明白的指出,水有七种善,这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人若是做到这些,你就可谓“上善”了。</h3> <h3> 我们都知道,水是有灵性的,它懂得遵循自然,顺势而为,绝不与人相争,这样既成全了别人也保全了自己,因而也就不会遭到他人的怨恨和嫉妒。我们人类一旦拥有了像水一样的品格,就能助人而自乐,与世无争,日子过得恬淡自然,就能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就能免去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做到如水的品格,就能与大道协调一致,就会免去纷争,免去痛苦,免去烦恼,就能过得逍遥自在,似天神一般!</h3> <h3> 五 、 结篇</h3><h3>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匆忙,不知不觉,丁海老师的讲座已在老子的大智慧中度过了三个小时。《道德经》的深奥、玄妙、智慧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领略它,读懂它,但,我们既然已经开始了,就不要停下对它的诠释和践行!即使我们成为不了圣人,但我们可以学习圣人的品质和智慧,把他们的优良传统品质传播下去!因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未以其无私焉,故能成其私。”</h3><h3><br></h3> <h3> 在讲座结束之未,郭老师做了这次讲座的总结发言,她说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道可道,非常道。吾道一以贯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h3><h3>郭老师还说:“吾得一以智,感谢丁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今天得一智慧,得一以奥妙!让我们也和丁老师一起,以实现大同社会为使命而生,将生命不止而奋斗不息,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我们虽是普通人,但我们有一颗不普通的心!”</h3><h3><br></h3><h3> 那么,让我们以后也跟随郭老师的步伐共同领略人生的奥妙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