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庄 ~下乡、还乡记

sunlan

<h3> 古 歌 <br>  我的地方,小小的地方, <br>  不相识的地方! <br>  并不是我自己要来, <br>  也不是好马載了我到这地方; <br>  使我,勇敢的青年,来了的, <br>  是这活跃的青春的勇气, <br>  和那向着狂欢的热望。 <br>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h3> <h3> 上篇: 下 乡</h3> <h3>  鄂西北、陕东南秦岭、巴山交汇腹地,群山巍峨,云雾缭绕之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湖北省竹山县得胜区全胜公社全胜大队三小队。1969年1月18日,我们4个女生:黄明坚、张汉波、杨华、孙兰,告别江城,在风雪交加中来到距武汉680公里的这里,成为插队知青</h3> <h3>  沿着这条缓缓流出的小溪,住着四十来户人家,两百来号人,耕种着三百多亩坡地,八、九十亩水田。村民们沿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产方式和习俗,生活简朴,民风淳厚,有着邻里守望,团结互助的传统。 </h3> <h3>  村头第一家~我们的房子。</h3> <h3> 面朝大山,四季花鲜 <br>从明天起,自食其力! <br>做一个幸福的人 <br>挑水,砍柴、养鸡、种地。 <br>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br>住进土坯的房子,<br>面朝大山,四季花鲜… <br> ~ 仿海子诗意 </h3> <h3>  山区自然条件的恶劣,山区人民生活的艰难,从我们到达的那一刻,就一目了然。受到深深的震撼,我们决心好好劳动,自食其力,首先要做到不能成为村里的负担。第二天一早,不用人喊,我们就自觉投入了集体的劳动。到寒风凛冽的山头上撬石头、垒梯田;到溜光水滑、难以立足的坡地上割草、送肥;在狭小的保管室里搓苞谷粒,衣着单薄的村民为了取暖而燃起未干的苞谷棒,呛人的浓烟熏的涕泗横流、透不过气……,就这样一直忙碌地过着各种劳动关。</h3> <h3>  队上的保管室。</h3> <h3>  劳动的的艰苦,生活的不易,何须多说……最累的活,是下田插秧割稻,挑土挑肥上坡;最脏的活是播种小麦、玉米,必须用手抓大粪拌的草木灰,覆盖住种子。抓过粪的手一个星期臭味也难消;最有害的是不计后果地跳进刺骨的冷侵田里取苗插秧;最令人惊恐的是阴险嗜血的蚂蟥、幽灵般穿梭的水蛇,让你毛骨悚然……,这些,我们都经历了。</h3> <h3>  山区劳动者的负重形象:背背篓</h3> <h3>  我们的努力和表现,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公社秦付主任对我们说:你们几个青年表现很好哇,干活比我们这里的妇女还强!队上决定把你们工分从妇女最高的6分提到7分,怎么样? 面对加分鼓励,我们头摇的波浪鼓一样:不要不要,千万不要,6分就很好,不要再加了!~潜台词是: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力,再加码,不仅吃不消,而且有和农民抢工分的嫌疑,太不仁义了!秦主任疑惑地看着我们,知道不是在虚头巴脑的谦虚,也没有坚持。就这样,我们拿着6分,继续努力地干着。<br> <br></h3> <h3>  邻居们的房子。</h3> <h3>  又过了一段时间,公社武装部杨部长来到我们家,和蔼地对我们说:你们是好青年!现在交给你们一个光荣的任务,从明天开始,就不要在队上劳动了,去到公社领点石灰,把全公社家家户户门口都写上林副主席‘三忠于四无限’的标语,加强政治宣传,怎么样?我们又一次摇起了波浪鼓,不要不要,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这事我们不干!~潜台词是,这样的政治口号管什么用?农民已经家徒四壁,饭都吃不饱,只剩下祖传的旧房,还要上去乱写乱画一气,不是好的行为!杨部长见我们态度坚决,满脸的笑容顿时换成吃惊,懒得再搭理我们,一走了之。 第二天一早,大队全书记带着担心的神色提醒我们说:杨部长说你们几个青年有问题!见我们没心没肺没所谓的样子,他老人家也没再说啥。我们仍然心安理得的干着活。<br><br></h3> <h3> 春天到了,全队长说给我们调出了几分自留地,让我们种, 什么?要我们种自留地?我大惊失色,叫了起来: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怎么能种自留地?~心里想的是,白天干了一天活,已经累趴了,还要接着刨自留地,这不是要把我们变成地道的农民吗?太可怕了!可队长一点也不让步:没有自留地,你们就没菜吃! 我说:我们可以买呀!队长耐心地说:到哪里买?没卖的呀,这下我语塞了! 细想一下,这几个月来一直是安排我们到大队三个小队的各家各户吃派饭,现在,国家管饭的好日子快到头了,没说的,是该自己操心粮食和蔬菜了。可是,我们也不会种菜啊!队长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派了两位社员帮我们一起整好了地,种上了苞谷、土豆、辣椒、豇豆等等。 自留地就在我们家门前,浇灌也很方便,屋后山上有条水沟浸出的水就直接流经地头。不久我像农民一样爱上了自留地,每天一早起来就跑到地里看有什么动静没有。看到种子发了芽、开了花、接了果,每个变化都让人惊喜不已,怪不得人们如此容易地依恋土地啊!</h3> <h3> 自留地里的困惑😪 <br>  几分自留地,播下老苞米。 <br>  只见杆疯长,未见结穗粒。 <br>  一季无收成,问题出哪里? <br>  躬行方知难,种地非儿戏。 <br>  吃堑长一智,明年再努力! </h3> <h3>  在离家不远的山窝里,队上也给我们划定了一片柴扒,以后要自己砍柴了,我们自觉地取消了以前允许我们烧队上麦秸的‘特供’。<br></h3> <h3>  挑担子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这样轻松自如,像模像样的功夫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挑土、挑肥、挑水、挑粪我们都干过,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磨练,肩膀的红肿和那钻心的疼痛才消失,挑的东西才不会撒出来。杨华挑担子的困难更大,她不仅眼睛近视,还是平脚板。一次为社员盖房挑土上墙,在只有两根窄木板搭的踏板上,重心较高的她,一脚踩空,从两人多高的踏板上摔下,沉重的土胚也倾倒在身上,可她忍住疼痛,忍住眼泪,站起来,抖落身上的泥土,二话没说,又接着干,就这样反复训练,最后我们都能做到换肩自如,健步如飞,轻松潇洒。</h3> <h3>  所谓的‘知识青年’,其实自己心知肚明,不过是十年浩劫中集体失学的青年,我们只勉强上完了高一。学习、认知能力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形成知识体系,不甘心于此,带着强烈的求知渴望,在忙碌的农耕中,我们延续了文革停课期间开始的自我教育、自我启蒙的模式,坚持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h3> <h3>  白天努力的干活,晚上,四颗脑袋凑在饭桌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安静地读着自己喜爱的书,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偶然一抬头,不禁互相指着对方的脸大笑起来,原来每个人看不见自己的脸,只看到对方的鼻子下面,长出了两道黑乎乎的‘胡子’~被煤油熏的!<br>  </h3> <h3>  我们能到手的学习內容包括天文地理,生物气候,实用医学、农业技术、哲学经济、诗词文艺……,总之,兴之所至,没有边界。晒晒当时俺的部分读书笔记:</h3> <h3>  在共同的劳动中,我们和社员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勤劳、朴实,聪明、温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经常得到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当然,他们有困难找我们时,我们也会尽一些绵薄之力。</h3> <h3> 潘大爷教我们打草鞋。</h3> <h3>  邻居宋典成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我们经常使用他家的磨,把队上分的麦子磨成面粉才能做成面食。</h3> <h3>  这是我们隔壁邻居桂子明的家,多亏了他的指导,我们的菜地一直种的不错,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br></h3> <h3>   我们亲手种的南瓜,长得扁扁圆圆的,社员们夸它‘一看就知道是好瓜’。我们把它送给了附近天堂大队只上过小学四年级,但很爱学习、思考的余会计。我和杨华在他家住过,认为他是一只山里的凤凰。他看到我们有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程,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托我回武汉买一本。可本书并未公开发行,在那个年代,书店连同类的书都没有。无法满足这只‘凤凰’的学习渴望,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于是我们把南瓜放进背篓,背着走了七、八里山路,当礼品送给了他,表示了我们真诚的感谢和歉意。<br><br></h3> <h3>  桐子树下歇一歇。 <br>桐子树在我们这里是最常见的树,几乎是队里唯一副业的来源~它的果实榨出的桐油,是过去油漆家具是必不可少的原料。</h3> <h3>  劳动和新鲜的粮食、蔬菜使我们健康、强壮。</h3> <h3>  劳动是繁重的,但它是生存之本,不能含糊、躲避;生活是艰苦的,但由我们自己掌控、操纵,可以做到极简。 没有油吃了,炒菜的时候就用米汤水当油用;磨面的时候,人家的小麦磨两到三遍,白面自己吃,麦麸喂牲口,我们因陋就简只磨一遍,面和麸子没有分离就一起吃,虽然有些难以下咽,但省功夫啊;人家用面粉烙饼、擀面条,换着花样吃,我们统统不会,怎么办?法宝是掺点水和和就成了面旮瘩,再加几根新鲜豇豆,洗洗不切直接丢进锅里,省事省时的疙瘩汤就到口了!连喂牲口的麸皮也一起吃光光,一点营养也没浪费,这样喂自己,焉得不胖?</h3> <h3>  辛勤的劳作和简陋的生活并不能销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追求,反而让我们亲近了原野、山林……一切真实、自然的美,并陶醉其中。</h3> <h3> </h3> <h3> 晴朗的晚上,月亮的清晖洒满山岗和大地,村庄和田野笼罩在静谧的夜色中。突然,远远近近传来了虫鸣蛙叫,伴着潺潺流水,似乎还听得到庄稼拔节生长的噼啪声。在我们矮小的屋里,如豆的油灯闪着光,年轻的我们不禁被大自然美妙的月光奏鸣曲诱惑,合上书本,吹熄油灯,推门而出,在星月下吹起口琴唱起歌,打着节拍翩翩起舞。青春在充实丰盈的生活中有诗意的浪漫和滋养,精神和灵魂也得到健康成长。</h3> <h3>  岩间几颗松 伫立苍茫中。 <br>  冬迎漫天雪,夏接八面风。 <br>  高山共仰止,我辈凌顶峰。 <br>  极目峻岭外,层云荡心胸。<br> </h3> <h3>  我们的地头长着一棵少见的棕榈树,它那挺拔的驱干,团团的枝叶,就像一把遮风避雨的大☔,护卫、妆点着我们的家园。</h3> <h3> 水绕青山路迢迢, <br> 千折百迴不回眸。 <br> 巨石横亘何足道? <br> 终归大海掀波涛! 不要小瞧这涓涓细流,它穿山越岭,注入堵河,流进汉水,归于长江,最终完成艰难的旅程,咆哮着汇进浩瀚的东海! </h3> <h3> 田间紫穗沉甸甸, <br> 两个青年笑开颜。 <br> 蛙声阵阵传喜讯, <br> 新谷飘香迎丰年。 </h3> <h3>  引水渠边,风光独特。</h3> <h3>  在竹溪更远的大山里插队的杨小妹邀同学郭小妹一起来看望姐姐,来一趟不容易,也在渠边留个影。</h3> <h3> 巍峨秦巴间,十里不同天。<br> 妹妹在竹溪,姐姐在竹山。 <br> 山高路又远,姐妹见面难。 <br> 来趟不容易,四处看一看。 <br> 河畔风景好,拍照留纪念。 </h3> <h3>  经过了冬、春、夏的忙碌,收获的季节到了。割完稻子后,全书记向我们传达了公社的决定,学校缺两名教师,要从我们中自己推荐两位在秋节开学前到位。这是好事啊!没说的,书记话音刚落,我和杨华一致推荐黄明坚、张汉波两位。</h3> <h3> 黄明坚,2004年8月,堵河边。</h3> <h3>  黄明坚是一位带头作用没得挑的好同学。不管是在水果湖中学上初中,还是在华师一附中上高中,她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下乡后她更是严于律己,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叫苦,从无怨言。虽然我们也不是孬种,但她那闷声不响,埋头苦干的节奏,俺们就是跟不上啊,当教师为人师表,舍她其谁?<br><br></h3> <h3> 张汉波,2004年8月,堵河边。</h3> <h3>  张汉波同学,也是合适人选。她虽然体质较差,但干起活来,不甘人后。而且活波开朗,童心未泯。在干活的时候,利用中间休息,毛遂自荐,给大伙唱歌、跳舞。她还学着村里女同胞的样,自己裁剪、缝制了一套地道的农家衣裤,穿上去干活,把那里姑娘媳妇喜的合不拢咀,连连夸她‘手巧、能干’ 秋季开学前,她们搬到了学校,开始了乡村教师的新生活。好在学校离家只有里把路,下雨天队上放假的时候,我们就跑过去蹭饭没商量!</h3> <h3>  在当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之后,张汉波同学光荣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部队卫生兵。</h3> <h3>  我们继续在队上劳动。又过了一段时间,70年6月份,公社让我和杨华到离我们村七、八里远的天堂大队调查窑厂被烧毁的案子,我们兴奋地当起了福尔摩斯,郑重其事地坚持每天半天劳动(自认为这样才能接触群众,查出真相),半天调查。 再后来,又让我们参加邻近的新民大队的整党整风工作。在这们看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真实情况,感受到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那种认真负责、开展批评自我批评时当面锣对面鼓的不留情面,让我大开眼界,一改对农民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陈见!有时,出现很感人的场面,批评、被批评双方彼此掉下了和解的眼泪,我这旁观者也被感染的泪流满面。那里的人们真诚、厚道,比城里人的言不由衷,奸诈、狡猾,要单纯、可信得多!</h3> <h3>  8、9月份,湖北省大规模的知青招工回城开始了,杨华到了咸宁工程机械厂,我和黄明坚选择了在均县的总后勤部3611工厂。10月份,公社、生产队举行了欢送仪式,队长率社员们一路把我们送到公社边界上,一如来时在这里接我们一样。分手时队长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工作中碰到了困难,就想想你们在这里吃的苦……,我们点头无语、泪奔。走好远了,几位妇女撵着跑过来说,过几年一定要回来看看,继续点头、泪奔…… </h3> <h3>  来时寒风凛冽,雨雪交加,怀着对未知生活的憧憬,年轻,任性,什么也不怕,青春在艰苦中磨练,吃苦受累不在话下! 离时秋风习习,晴空无涯,背起来时的行囊,带着留恋不舍,眼里噙满泪花,告别熟悉的人们和土地,又向前路出发。</h3> <h3>  之后,我兑现了临走时的承诺,于75年、97回去过两次。</h3> <h3>  跋山涉水,故园重来。</h3> <h3> 房子已换了主人,土地实行包产到户,门口堆满了收割的小麦。</h3> <h3>  </h3> <h3>  注 :此篇黑白照片均由驻扎在全胜公社的省地质队博学多才的好朋友拍摄于1970年春、夏,永远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这散发着泥土芬芳,洋溢着青春风采的无比珍贵的记录! 彩色照片分别摄于1997年、2004年</h3> <h3> 下 篇 : 还 乡</h3> <h3>  多年以来,我们都想回乡看看,杨华也回村做过一次农村工作的专题调查。在杨华的提议下,我们委托当年下在相邻的大庙公社的段哲明同学,由他牵头联络组织,2004年8月终于成行了。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下到得胜区另一个知青点~花竹公社的达援朝。</h3> <h3>  达援朝~2004年</h3> <h3>  准备出发!<br></h3> <h3>  巧了,在鄂、陕交界的峰顶上,恰遇二十 多年未见的同班庄国华、毛秋秋夫妇。他们是从当年下乡的竹溪泉溪知青点出来回往武汉,与我们相对而驰。可见大家都有浓厚的知青情节!一通久别重逢的热闹后,相约武汉再见,各自赶路。</h3> <h3>  进入竹山境内,抑不住的兴奋!</h3> <h3>  家门口到了!黄明坚、张汉波当年的两位学生在此等候。</h3> <h3>  老书记来看我们了,他老人家还那么健旺!</h3> <h3>  推门而入,啊!潘大爷住在里面!他已九十高龄,双眼失明。</h3> <h3>  村里为便于照顾他,让他从河对面的潘垭搬进了我们原来住的房子。他凭声音辨别出了我们。</h3> <h3>  在自留地前留张全家福。</h3> <h3> 爬爬屋后的山坡。</h3> <h3>  面对大山,发自内心的喊一句:回家的感觉真好!</h3> <h3>  再来一遍。</h3> <h3>  再与小溪亲近一下。</h3> <h3>  小河之水清清,洗过我的衣襟。 <br>  小河之水浊浊,荡过我的泥脚。 </h3> <h3>  村里人听说我们回来,纷纷走出家门,陪我们到处走走看看。</h3> <h3>  全队长已去世多年,他的儿子,当年才十来岁,也已经胡子拉碴,拉着黄明坚大姐的手久久不放,不舍之情,溢于言表。</h3> <h3>  路遇当年队里的饲养员张大妈。她曾一天三遍到我们隔壁的猪圈里喂猪,因此与我们相熟。</h3> <h3> 张大妈还记得杨华用自学的针灸手法扎好了隔壁邻居桂子明的胃痛,使劲地夸她。</h3> <h3>  和我握手的这位,小时候有一天突然跑到我面前说:我们是曾国藩的后人!说完拔腿就跑。现在,人们眼界开阔了,他也不用藏着掖着,可以认祖归宗了!</h3> <h3>  小曾深情地说起一次自己妈妈生病了,黄明坚了解病情后,对症给了一些药,很快缓解了他妈妈的病痛。</h3> <h3>  村里的小不点都长大了,过上了比父辈更好的生活。过去全大队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现在我们路上就碰到好几辆摩托,出行、拉货便利多了。</h3> <h3>  金黄的玉米丰收了,村里出现了像样的新居。</h3> <h3>  书记的小女儿得风气之先,在邻近公社的河边盖了新房,开起了商店,日子过得很红火。</h3> <h3>  村民们衣着整洁,颜色鲜亮,今非惜比。</h3> <h3>  小朋友们也白白胖胖,十分可爱。</h3> <h3>  大庙公社的段哲明到我们的地盘上颇有感触,有话要说。</h3> <h3>  头发已花白的宋典成,还是那么一脸的憨厚腼腆。</h3> <h3>  杨华试试水管,好用!天晴下雨都不用再挑水了!</h3> <h3>  这位是村里最能干的妇女,她曾长期经受山区缺典而罹患‘大脖子’之苦,随着医疗条件改善,脖子上葫芦大的‘癭包’被割除,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拉着我们到她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坐坐。</h3> <h3>  原来的邻居大妈,已是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可看看那白里透红的脸色,真让我们羡慕啊!</h3> <h3>  路上看到了猪圈,顿生感慨。原来队上的猪圈和我们在同一屋檐下,仅一道薄墙隔开,半夜三头猪饿了互相撕咬、嚎叫,而且它们身上的各种寄生虫也常常喜欢不请自来随便到我们这边串门,让我们不堪其扰。现在,家家户户实行人畜分离,猪圈都这么干干净净,猪长得滚瓜溜圆,邻居们不仅有肉吃了,而且生态猪一定能卖好价钱!</h3> <h3>  走,到学校去看看!</h3> <h3>  啊!低矮、陈旧的校舍不见了,学校原址上建起了三层高的教学楼,这是方圆几十里最靓丽的楼房,可见我们全胜人民多么热爱、重视教育!</h3> <h3>  和现任负责人交流学校的前世今生。</h3> <h3>  乡亲们陪着我们走了一程又一程,时间过得飞快,到了大路口,分手的时候到了,乡亲们与我们挥手道别。</h3> <h3>  再见了,乡亲们!</h3> <h3>  再看一眼山下的旧居。</h3> <h3> 车行半个多小时,我们到了大庙公社。这里曾有十几位华师一附中的男女同学,分别住在三个知青点。</h3> <h3>  在大庙乡整洁的会议室里,听取乡领导介绍本乡最新发展情况。</h3> <h3>  段哲明到了自家门口,这屋里住过他和付思和、袁小敏、叶艳萍四位同学,我们曾翻山越岭互相走动、拜访。</h3> <h3>  遇见了村里的老熟人,来一根! </h3> <h3>  <br></h3> <h3>  细心周到的段哲明向每位挂牵这里的老知青发出一封寄自大庙的信件。</h3> <h3>  回到竹山县城。在堵河边,听县领导介绍堵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情况。</h3> <h3>  竹山县在国家和省两级支持下,举全县之力建成了堵河水利电力发电站,解决了本县和邻近地区的供电问题,促进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造福了一方百姓,偏僻遥远的山村也有了源源不绝充足的电源,我们有理由相信,山区的明天会更好,我们村也会更好,祝福乡亲们!</h3> <h3>  绿水青山,抛洒汗水的地方,永远怀恋!</h3> <h3>附:</h3> <h3> 我 们 的 村 庄</h3> <h3>  来到这不相识的地方, <br> 它成为我们的村庄。 <br> 连绵的群山,天然的屏障, <br> 隔断了山外世界的熙熙攘攘。<br><br>  黄泥的土墙, <br> 黑色的瓦当。 <br> 门前的稻场面对山梁, <br> 山下的小溪终年流淌。 <br><br>  山一样稳实的人们, <br> 终日在田地上奔忙。 <br> 与他们比邻而居, <br> 成为耕耘的一帮。<br><br>  在寒风肆虐的冬季, <br> 准备着春姑娘的到场。 <br> 聆听着布谷鸟的歌声, <br> 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 <br> 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 <br> 只为秋天沉甸甸的金黄。<br><br>  用清澈的溪水 ,<br> 洗去一天的疲劳,<br> 冲掉两脚的泥浆。 <br>  摘下刚成熟的豇豆、黄瓜, <br>  袅袅炊烟在房头上飘荡。 <br>  品尝着亲手栽种的瓜果蔬菜, <br>  舌尖上的美味分外甜香!<br><br>  夜色笼罩了宁静的村庄, <br>  煤油灯点亮知识的殿堂。 <br>  啃噬着丰盛的精神食粮, <br>  愉悦和满足陪伴入梦乡。 <br><br>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 <br> 时光的节奏如此匆忙。 <br> 脚步在劳动中坚定, <br> 筋骨在锻炼中强壮, <br> 意志在困顿中刚毅, <br> 心怀在磨砺中宽广。 <br> 摸一摸手上的老茧, <br> 拍一拍厚实的臂膀。 <br> 隐隐听到新的召唤, <br> 再见了,我们的村庄! <br> <br> 光阴似箭,岁月流长, <br> 酸甜苦辣的日子已成过往。 <br> 我们走遍版图的各个方向, <br> 也曾远渡大海重洋。 <br> 但这小小的村庄, <br> 镌刻着我们青春的模样。 <br> 那艰苦日子里无惧的共同拼搏奋斗, <br> 那不摻杂质的纯洁心灵不羁的成长, <br> 连同那踏过的山山水水 <br> 和土地上一切鲜活生命的真实形象, <br> 已被悠悠的岁月酿成玉液琼浆, <br> 焕发着醇厚醉人的馨香, <br> 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br> 永久窖藏, 永远芬芳!</h3> <h3>  注:本篇照片均拍摄于2004年8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