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真快,一晃我们毕业离校都五十年了。在金桂飘香的校庆日里,我们再次相聚在母校。</h3> <h3>哪个学校的校门能有如此气派?把云间第一楼作为校门?唯我松江二中也。</h3> <h3>进得校门,两排高大的法桐矗立在甬道两旁,《向雷锋同志学习》,毛主席的题词醒目异常。</h3> <h3>五一楼是我们教室所在。朗朗的读书声犹在耳边。</h3> <h3>树人院 </h3><h3> 此楼建于1934年。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h3><h3>那时,我们在图书馆里借阅图书;在阶梯教室听过物理课;到晚上,满满的一屋子同学观看全校唯一一台黑白电视;……</h3> <h3>树人院南面的百年雪松是校标的素材之一,它的寓意深刻。</h3> <h3>右手边是咱班种过菜的园地。这百年的雪松不知被我们爬过多少次。</h3> <h3>小花园美丽又幽静,</h3><h3>有早起的同学常到假山旁 绿树下 池塘边,看自己喜欢的书。</h3><h3>南面的草坪上,我们女生排练过表演唱。</h3><h3>…………</h3> <h3>这优雅的芭蕉树后,就不该是方便的地方吗?</h3> <h3>出北门的小河早就不存在了,女生宿舍也已荡然无存(我对拆除有好几进庭院的 有高高的桂花树的老建筑群深感心痛),沙石路面换成沥青,花墙绿篱 杨柳依依,倒也还养眼。</h3> <h3>再次来到学校</h3> <h3>纷纷进入教室</h3> <h3>签到,握手,拥抱,叙旧,……</h3><h3>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两鬓斑白了。</h3><h3>可谁能看出这些都是共和国同龄人,是一群古稀之人呢!!</h3> <h3>我们尊敬的杨天文老师来了。八十好几的老人了身体仍然硬朗!</h3> <h3>师生相见格外亲切</h3> <h3>多少话儿涌向心间</h3> <h3>紧紧握住你的手,万语千言在心头。</h3> <h3>此次活动的组织者</h3><h3>他们辛勤的劳动和同学们的踊跃参与才有活动的丰富多彩</h3> <h3>这女生也是高一五班的。不过她是才入学一个月的。作为志愿者为咱们服务。</h3><h3>一定要点个赞!👍</h3> <h3>他(她)们出的板报和当年咱的比较,如何?</h3><h3><br></h3><h3>这让我想起陶文浩漂亮的字,冯益民 以及好多同学的板书了。</h3> <h3>小花园里一定要留个影。</h3> <h3>绝大多数同学都到了。十点钟,主持人建议,大家按当年的座位落座。宣布这次活动的安排程序。</h3><h3>坐在老位置上,你还能找到当年的感觉吗?😃</h3><h3>肯定都想起当年上课有趣的事情了。你看一个个笑的多开心!</h3> <h3>教室门前的合影</h3> <h3>两位尊敬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庆祝。</h3> <h3>校园里当然也不可或缺!</h3> <h3>蔡国方特意带来了空竹。我们几个到操场玩儿起来。。 </h3><h3>蔡国方能做多种高难度的动作。我都不知道那些动作叫什么名称,没法描述了(他发过视频,大家都看到过的)。只看得我们好眼热,好手痒。那单头的空竹分量不轻,我根本玩儿不起来!</h3><h3>听说徐慧兰只几分钟就把空竹抖了起来!这悟性和动手能力实在是强啊。</h3><h3>看来即使是七十岁的人,只要可能,选对项目,还是可以学会新东西的。</h3> <h3>午餐后,部分同学来到纪念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展,并留影纪念。</h3><h3>前辈学子的美术老师竟是一位举国,不!举世大家。</h3> <h3>这些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学子,我们的校友。</h3><h3>实验楼的一层有他们的半身塑像。</h3><h3><br></h3> <h3>下午,联谊会开始。</h3><h3>现在的教学条件真是今非昔比。教室里有电化教学设备。</h3><h3>这次活动张征建议搜集当年的老照片。大家纷纷响应,提供了宝贵的往日留影。</h3><h3>马兰晓 陈必泓 做成课件,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了。</h3> <h3>一首改编的《老年的朋友来相会》,把聚会引入欢乐。</h3> <h3>这些老照片后面都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h3><h3>杜勇福当年跟着老师学冲洗照片,很多照片是他冲洗放大的。他向大家讲述照片背后的一个个故事。</h3><h3>这是在小花园的石桥上;这张是在学校大门的顶上,你看 方塔是远景呢;这是一帮人乘着去北京接红卫兵的火车绕道京广线北上在南昌时拍的……</h3><h3>照片上有咱的班长。看到班长当年清秀的模样,杜勇福讲述那年专程去新浜找寻老同学的过程。我们在下面议论起来,竟然前前后后有好几个同学都分别去看过咱的班长。陆彩英和陶文浩离得近,比较熟络,补充她所知道的故事。</h3><h3><br></h3><h3>是啊。虽然离开学校后 天各一方,我们的心始终是彼此相牵的。</h3> <h3>进入同学们自由发言阶段</h3><h3>主持人马兰晓请盛贻伯发言。</h3><h3>盛贻伯简短的介绍了离校后的经历。最后说:我曾是公务员,后来单位调去经商。一个教师哪知商场的险恶?上当受骗使国家的利益受损。我被干部辞退,我主动辞职当老百姓,人生跌入低谷。 我们这代人是有坚韧不拔意志的,面对挫折就是换一种活法而已。凭着自己学到的知识,研究出污泥固化剂,解决国家急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自己也从逆境中爬了起来。使自己到今天还能为社会所用。细想起来,与二中的基础教育打得好是分不开的。</h3><h3><br></h3><h3>二中的学子,由于学校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培养我们钻研的精神,锻炼我们坚韧的品格,磨炼我们坚强的意志。踏入社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职位高低,都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h3> <h3>有同学问到近来网上提倡的一种养生法。王易常作为医生,很客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h3><h3>目前各种各样的养生法,我们要客观地看。中华以农耕民族为主,久远的植物性为主的食品造就了我们的胃肠道我们的身体各系统。到底是怎样的饮食才合理?真的不能偏颇。吃的还是杂点儿好,而且也是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他说,目前微信里传播的各种养生法,有的不是很全面很客观,大家要科学对待。</h3><h3><br></h3><h3>班里从事医疗工作的,或者家里有人是医生的(尤其是著名医生),常常成为同学们医疗问题的解惑者。他们无形中担负起 保健医生的义务。在现今通讯发达的年代更是如此。一个留言,几张报告单,甚至微信对话 视频,就享受了远程医疗会诊的便利。</h3><h3>我就享受过这种便利。😊</h3> <h3>可爱的尊敬的王宝根老师当年负责招生,后来有负责下乡的具体工作。尽然这么巧,我们都得到过他的帮助。</h3><h3>老师们是那么敬业,给了我们无私的,人文的关爱。</h3><h3>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该怎样做人。</h3><h3>真心地感谢这些老师们。</h3> <h3>主持人请沈野婴唱首歌。她站起身,捧着手机看着歌词。依着《和你一起看草原》的歌曲旋律,唱着自己改编的歌词。</h3> <h3>王荣春现场作词一首,他站起来高声朗诵:</h3><h3> </h3><h3> 鹧鸪天~老照片</h3><h3> (词林正韵十部)</h3><h3>旧照依稀老眼花 ,心中模样未相差 。</h3><h3>回眸往事青春过 ,都在云间梦里家 。</h3><h3>乘月夜,借星槎 ,同窗携手到云涯 。</h3><h3>时间就约今明后 ,聊遍当年你我他 。</h3><h3><br></h3><h3>洪亮的话音未落,全场爆发热烈掌声。为王荣春如此快捷如此高水平的诗作鼓掌👏!</h3><h3><br></h3><h3>大家当时都只顾听他朗诵了。谁都没顾上拍一张照片。</h3><h3><br></h3><h3><br></h3> <h3>还要去浦江源。</h3><h3>全体一起齐声高唱《毕业歌》。</h3><h3>这是我们全班第二次一起唱《毕业歌》。上一次还是1965年学校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三十周年歌咏比赛。那次贺寿潜指挥,女同学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记得秦舅英穿的是一件彩虹宽横条的罩衫……。</h3><h3>今年将是一二.九运动八十二年了,我们都已两鬓霜染 ,爱国是不分年龄的,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会与时俱进,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我们该做的事。</h3> <h3>联谊会后驱车来到浦江源。</h3><h3>这是两支河流汇合后向东再向北被称作黄浦江的地方。</h3> <h3>这是在南岸所见</h3> <h3>又驱车来到北面两河交汇处的“半岛”上</h3> <h3>夕阳下,光线柔和,景色优美,中式庙宇线条优雅。</h3><h3>同学们 或自由组合 或男女生为组,留下美好的影像。</h3> <h3>王荣春才思敏捷。一首词表达了今天重逢的真情实感!👍</h3><h3> 临江仙~词记返校日</h3><h3> (词林正韵第一部)</h3><h3> 一段同窗共读,赢来半世情浓。</h3><h3> 树人院下唱重逢。</h3><h3> 此间多少事,握手笑谈中。</h3><h3> 漫道芳华已逝,身形稍有龙钟。</h3><h3> 浦江之首沐秋风。</h3><h3> 昨天翻过了,珍惜夕阳红。</h3> <h3>晚宴安排在风景秀美的华亭湖大酒店。</h3> <h3>聚会接近尾声了,可是还有那么多要说的话说也说不完。</h3> <h3>一次次地举杯</h3> <h3>一次次地叮咛</h3> <h3>我们这些古稀之人,该放下的就放下吧。为自己再活十年、二十年,或者更多,加油!再加油!!</h3> <h3>唯一的心愿就是大家多多保重,待来日,我们相约再聚!</h3> <h3>夜幕中,我们依依不舍地道别。</h3> <h3>五十多年的情谊怎可寥寥数语道尽?校庆日再次相聚的情境将深深的印刻在我们所有人的大脑沟回上。</h3><h3>过去的过去了!</h3><h3>太阳再升起时,</h3><h3>那是全新的一天!</h3><h3>虽已称之古稀,</h3><h3>我们珍惜当下,</h3><h3>满怀信心地走向一个个新的明天!</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