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丘吉尔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

陌上行人/凤岐宅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再游英伦【II】</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摄影 陌上行人</h3> <h1>对丘吉尔的印象,一直定位为二战时期英国灵魂式的领袖人物。电影《至暗时刻》(Darkest Hour)使得丘吉尔的形象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他的临危受命,他的备受争议,令我对他的生平充满兴趣。更令我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卓著的政治、军事领袖,竟然同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次再游伦敦,发现丘吉尔的战时地下指挥中心(Churchill War Rooms)对外开放,自是不能错过,希望从中能一窥究竟。</h1> <h1>让我略为吃惊的是,这个战时掩体就在伦敦的中心地带,距唐宁街十号(10 Downing St)的首相官邸,和大本钟(Big Ben)所在的英国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都是一街之隔,与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也只隔着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s Park)。</h1> <h1>想来整个伦敦都笼罩在德军的飞机轰炸之下,市中心亦或郊外都没有区别,而且这里距离平时办公的地方近,益于撤离。所谓大隐隐于市,大概就是这样了。</h1> <h1>影片再现了地下指挥中心的面貌,一进门的内阁会议室是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场景。有限的地下空间,没有抽水马桶,生活条件堪称简陋,但是指挥中心必备的核心设施却是应有尽有。</h1> <h1>直通罗斯福总统的越洋电话,龟缩在一个狭小的只能放一个电话桌的空间里。走道尽头偏僻的角落里,隐藏着BBC的广播室。许多撼动人心的演讲,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广播室发布的。最大的房间应属电力设备室,老式的发电设备占满了一面墙,承担着整个地下指挥中心的电力供应。</h1> <h1>指挥中心的核心地带是地图室,那些关乎成千上万人性命的命令,就是从桌上那一台台不同颜色的电话机上发出的 。</h1> <h1>丘吉尔的办公室兼卧房紧挨着地图室,一派军旅作风,只有一张书桌,几只简易沙发,和一个单人床。丘吉尔夫人的房间相对色彩温馨,配置了一个花色沙发和一个小梳妆台。</h1> <h1>丘吉尔副手的房间就简陋多了,只有巨大的办公桌抢人眼目。打字员以及保卫人员基本都在狭缝中生存。即使如此紧凑的空间,指挥中心还配有一间首相专用的简易厨房和餐室。</h1> <h1>为了英国和世界的和平,丘吉尔首相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当然也把他的十几位助手指使得团团转。然而跟他一起工作的人员声称,拿世界上任何东西也不会去交换跟他一起工作的经历。</h1> <h1>就是这样一个战时的领袖,在领导英国取得二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大选中,竟然被英国人民选下了台!这在我看来不可思议,对丘吉尔也是个不小的打击。</h1><h3><br></h3><h1>丘吉尔第一次出任首相时已经65岁。之前的65年发生了什么,使他走上这个位置,又走下这个位置?又是什么使他获得专职作家尚且求而不得的诺贝尔文学奖?</h1> <h1>地下指挥中心专门开辟了一个大房间,展示丘吉尔的生平。迎面醒目的一句话就是,他交的朋友和树立的敌人一样多。</h1> <h3><b>学生时代</b></h3><h3>丘吉尔1874年底出生于贵族家庭(这一点在我后来参观了丘吉尔家族的布伦海姆宫之后,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父亲是有名的政治家,曾官至内阁财政大臣,长于演讲。丘吉尔便是模仿了父亲的演讲风格。母亲来自美国一金融富豪家庭。</h3><h3><br></h3><h3>幼年时期的丘吉尔过的不是很快乐,主要由保姆照顾长大,早早便上了寄宿学校,在学校表现欠佳。13岁勉强考入英国著名的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除了历史和写作,乏善可陈。因此,父亲坚持要他从军,而他三试之后终于在18岁考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Royal Military Academy,Sandhurst)。<br></h3><h3><br></h3><h3>事实证明父亲为他做的决定是对的。在军校期间,丘吉尔如鱼得水,毕业时名列前茅。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刚刚毕业之际,他的父亲突然离世,把年轻的丘吉尔推上了一家之主的位置,此时是1895年,他才20岁。<br></h3> <h3><b>战地记者</b></h3><h3>丘吉尔毕业后便加入了第四骠骑兵团 (4th Queen's Own Hussars)。<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为了能够亲历战争,丘吉尔不惜借助母亲的影响力,在1896至1898年间,得以在印度驻扎近两年。</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然而每年150英镑的薪水远远不够支付丘吉尔的花费,于是业余时间,他开始给报刊写稿。意识到自己大学教育的缺乏,在印度的那段时间,丘吉尔开始自发地阅读哲学,历史和经济学著作。并且两次主动请缨去战区,兼做战地记者,不仅体验了战争的残酷,也由此写出了人生最初的两本书(详见注1)。</h3> <h3>由于丘吉尔的写作收入远远高于作为现役军人的报酬,英军后来规定现役军人不得同时作为战地记者 。还有一说是上层看不得一个初出茅庐之人对英国的军事行动指手画脚。丘吉尔于是退役返回英国,开始探索从政之路。<br></h3> <h3>1899年9月,预期到英国与南非布尔政权之间的战争,已经退役的丘吉尔作为每日邮报(Daily Mail) 和晨报的记者深入战区,不幸被俘关押在战俘集中营中。然而他成功地越狱,在英国侨民的帮助下躲在货车上辗转逃回安全地带。</h3><h3><br></h3><h3>他越狱的故事一时成为美谈,回到英国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的越狱经历和这场战争也发表在他后来的两本书里。后来他四处演讲这段经历,也为他带来丰厚的报酬。<br></h3> <h1>丘吉尔毕业后的五年,让我见识了他作为军人青春热血的一面。以前我一直疑惑,为什么一个文职的首相要为敦刻尔克撤军这样的军事行动负责。除了制度使然,原来丘吉尔本来就是一个热血军人。同时他对历史和写作的热爱,加上个人财政的需要,使他在见证历史的同时,用笔把它记录了下来。</h1> <h3><b>初入政坛</b></h3><h3>回到伦敦后的丘吉尔便积极投身政坛,25岁时成为英国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议员,从此开始他跌宕曲折的政治生涯。丘吉尔本是保守党出身,但是他经常抨击政府的保守政策,反对在南非使用中国劳工,支持自由贸易等。</h3> <h3><b>第一次转党</b></h3><h3>从政五年之后,他完成了第一次转折,成为自由党的一员,进入自由党主持的政府任职,一路顺风顺水,33岁进入内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详见注2)</span></h3><h3><br></h3><h3>由于丘吉尔早在1911年便洞察德国对欧洲各国的野心,提出加强英国海军建设,被任命为海军大臣(First Lord of Admiralty),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已有所准备。这是丘吉尔首次进入以首相为首的五人战争委员会,他的第一次事业高峰。(详见注3)</h3> <h3><b>第一个低谷</b></h3><h3>1915年,由于加里波利之战失利,邱吉尔被作为替罪羊降职。此时他40岁,第一次从执政的高峰跌落。他干脆辞职再次从军,去法国亲历一战。回来后写了《世界危机》(The World Crisis)一书。两年后,调查结果表明邱吉尔不应该负主要责任,他才有机会东山再起。(详见注4)<br></h3><h3><br></h3><h3>1922年自由党在英国大选中惨败,丘吉尔也因病(阑尾手术)落败。此时自由党分裂,英国转由工党和保守党联合执政。48岁的丘吉尔自嘲自己“没有公职,没有议席,没有正党,没有阑尾”。 <br></h3> <h3><b>第二次转党</b><br></h3><h3>由于对提倡社会主义的工党持批评态度,丘吉尔1924年以“独立反社会主义人士”参加竞选,并且完成第二次转党,重新回到保守党阵营,出任财政大臣。然而他推行的金本位政策给英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1929年大选保守党失利,丘吉尔一同下野,这一年他54岁。</h3><h3><br></h3><h3>此后,丘吉尔与保守党领袖因印度独立的问题政见不和,关系日渐疏远。即使保守党重新执政,在之后的十年间,丘吉尔一直没有公职,在国会成为两党均不信任的孤立派,他的政治生涯真正陷入低谷。<br></h3> <h3><b>在野的十年</b></h3><h3>这段时间,丘吉尔开始致力于绘画,写作和演讲。作品中包括《马而博罗,他的生活和时代》。这是一部描写他的先祖,第一代马而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1st Duke of Marlborough)的传记。他的写作不仅为他<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带来心理上的慰籍,也</span>带来丰厚的报酬。丘吉尔是那个时代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h3><h3><br></h3><h3>然而丘吉尔始终放不下对世界政治和军事动向的关注,尤其是对德国。在仅剩无几的追随者的帮助下,他建立了自己的私人情报机制,消息常常比英国官方还灵通。他坚持不懈地呼吁英国政府要重视德国的军事威胁,反对裁军,但是一战后的英国普遍幻想和平,绥靖政策盛行,丘吉尔的警示都被忽略。当他的警示一再被德国的军事行动所证实后,公众终于把注意力又转向了丘吉尔。</h3><h3><br></h3><h1>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丘吉尔尽管一直被忽略,但是一直被允许接触政府收集的有关情报。理由是丘吉尔作为政府的反对派,应该以对等的信息进行批评。不管是因为逻辑,还是胸襟使然,这一点令人叹服。</h1> <h3><b>第三次崛起</b></h3><h3>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宣战。丘吉尔在野十年之后,再次被任命为海军大臣。次年由于英国没能及时制止德国占领挪威,首相张伯伦(Chamberlain)引咎辞职。</h3><h3><br></h3><h3>他本希望保守派的哈利法克斯勋爵继任(Lord Halifax),但是哈利法克斯认为英国需要一个能够团结两党的领袖,而丘吉尔是唯一的人选。丘吉尔从一个不被两党所信任的人,成为唯一一个两党都支持和信任的人,相信只有他才能够带领英国把这场战争引向胜利。</h3><h3><br></h3><h3>至此,丘吉尔以往所有的经历仿佛都是为这一刻而准备。1940年5月13号,丘吉尔在下议院,第一次作为首相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警告大家所面临的艰难道路,“他没有别的可以奉献,只有鲜血,辛劳,眼泪和汗水”(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br></h3> <h3><b>第三次失落</b></h3><h3>1945年被英国人民拒绝继任的打击是巨大的。他除了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发挥作用,便投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撰写。这本书以及他那些激动人心的讲演,使他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br></h3> <h3><b>二任首相与诺奖得主</b></h3><h3>1951年丘吉尔再次带领保守党取得执政权,二度出任首相,直到1955年80岁时因身体原因卸任。在任期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65年丘吉尔去世,享年90岁。英国政府为丘吉尔举行了国葬。<br></h3> <h1>看完丘吉尔的生平,感慨万千。丘吉尔本身也许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人。丘吉尔自己说过,任何人都可以转党,但是转两次党需要一点智慧。</h1><h3><br></h3><h1>早期他在自由党任上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实施矿工8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制,以及我们初到欧洲留学时深恶痛绝的“商店周日关门,周六提前关门”的政策,为劳动阶层谋求自由平等。作为贵族出身的他,早期被视为背叛了自己的阶级。</h1><h3><br></h3><h1>当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俄国沙皇的统治,他又是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坚定地捍卫他所认同的社会体系和价值。然而当法西斯主义对全人类造成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又果断地联合斯大林共抗法西斯,以维护英国和世界的和平。</h1><h3><br></h3><h1>有人说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丘吉尔作为战时领袖的一面恐怕永远不会有机会展露出来。在人们眼中,他可能一直是一个缺乏判断力和稳定性的政治家,一个聪明的失败者。</h1><h3><br></h3><h1>但是我觉得,他的内心一直遵循着他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不是太左,也不是太右,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事物环境下,审时度势,与外界的接轨不同。包括1936年的退位危机,丘吉尔站到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一边,全国人民的对立面,这对于当时在野的他,无异雪上加霜。我相信他这样做不是政治的需要,而是遵从了他的内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这种分割的感觉,</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我想在美的华裔这几年多少都会体会到。我们自己不也时常不能完全赞成某一党派的所有观点吗?</span></h1><h1><br></h1><h1>我更感兴趣的是,丘吉尔的父亲为何为他选择从军的道路。我忍不住要想,如果当初他的父亲没有坚持要他上军校,如果他没有听从父亲的选择,历史会怎样改写?他儿时学校里对他感到头疼的老师们是否会预期到他将来的成就?</h1><h3><br></h3><h1>丘吉尔亲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没有人能够在他的高度上记录和评论二战。他的文学生涯从一开始便与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相辅相成。政坛失意的时候,正是他在文坛思考、沉淀的时候,政治和军事生涯不仅为他带来写作的素材,也因写作引发更深度的思考,经年累月,互为提升,得以同时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h1><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纵观丘吉尔的三次挫折,第一次是替人受过,第二次是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财政领域,第三次是忽略了战后选民的期望。但是每一次挫折之后,他都没有放弃。在丘吉尔众多的作品中,有两本是分别关于他的祖先和父亲的传记。我相信在他写作先人传记的同时,他一定在反思着,学习着,自我提升着。这令我对布伦海姆宫之行更加期待,想知道它要告诉我一个怎样的故事。</span></h1> <h3>~~~~~~~~~~~~~~~~~~~~</h3> <h3>附注:</h3><h3><br></h3><h3>1. 当印度北部发生叛乱时,丘吉尔主动请缨去战区,并兼作战地记者。在那里,他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马拉根德野战部队纪实》(The Story of Malakand Field Force),受到广泛好评。之后,他再次动用家族关系加入英军在苏丹的军事行动,但是费用自理且生死自负,因此他答应为晨报(The Morning Post)写稿以换取旅行费用。而此战的经历被他写在了第二本书《河上的战争》(The River War)里。 从苏丹返回印度三个月后,丘吉尔便退役返回英国。<br></h3> <h3>2. 丘吉尔于1906年出任自由党执政的殖民地事务部(Colonial Office) 次长(Under-Secretary of State)。33岁作为贸易委员会主席被吸收进入内阁,成为1866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内阁成员。在任期间,丘吉尔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后被提升为内政大臣(Home Secretary) 。<br></h3> <h3>3. 1911年从法德为争夺殖民地利益引发的阿加迪尔危机(Agadir Crisis)中,丘吉尔敏锐地意识到德国对法国和周边国家的野心,提出加强英国的海军建设,并联合法,俄以保证比利时,荷兰和丹麦的独立。同年10月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First Lord of Admiralty)。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负责监督英国的海战工作,并接管防空事务,进入以首相为首的五人战争委员会。<br></h3> <h3>4. 1915年在欧洲的陆地堑壕战陷入僵局时,丘吉尔提出由海路攻打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以解决与俄罗斯的海运问题。然而加里波利之战(Gallipoli Campaign)使英军损失惨重,丘吉尔作为替罪羊被降职。他干脆退职入伍,赶赴法国前线亲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里波利之战的调查结果后来表明主要责任不在丘吉尔,使得丘吉尔得以东山再起,1917年7月被任命为军需部长,1919年1月出任内阁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1921年转任殖民地事务部大臣。</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年10月22日于凤岐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再游英伦系列:</h3><p style="text-align: left;"><a href="https://www.meipian.cn/1lou4ybp"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哈里梅根-童话在延续·再游英伦(I)</a><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a href="https://www.meipian.cn/1qb7almy"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布伦海姆宫,丘吉尔的荣耀之源·再游英伦(III)</a><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