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感谢北京电视台“金色时光”给我们带来的金色时光,让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在今天的金色时光里,透过岁月云烟,回忆起过去的金色时光。 <br></h3> <h3>在录制节目的现场,我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就是见到了我青年时代崇拜的偶像之一、著名的优秀的作曲家、被誉为“军歌之父”的郑律成同志的女儿郑小提。我向她表达了对郑律成的爱戴和敬意。</h3> <h3>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可以说,我是唱着郑律成、冼星海们的歌走进金色的少年时光和青年时光的。1950年底,16岁的我唱着《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延安颂》、《延水谣》、《子夜岗哨兵颂》走进了人民海军的队伍;这些歌是我至今不能忘怀的经典艺术作品。1955年,21岁的我在中国音协谌亚选老师指挥的新歌合唱团唱歌,有幸听到郑律成的讲课;当时他为我们介绍了他深入大小兴安岭林区体验生活创作的混声合唱新作《小兴安岭颂》。新歌合唱团排练和演唱了这首歌。郑律成同志的音容笑貌、讲课的基本内容、歌曲旋律的特征,至今还深深留在我的脑海。 </h3><h3> “小兴安岭的森林望不到边, </h3><h3> 参天遮日的红松白松长满山, </h3><h3> 年年绿来年年青, 野草鲜花开满山。……”</h3> <h3> 郑小提老师简略地介绍了她的情况。作为著名音乐家和郑律成的女儿,虽然已经退休,但还在为郑律成的作品作进一步提炼、增色、改编、演出、推广。特别是在庆祝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策划了四幕七场情景组歌剧《音乐家郑律成的长征路》。真是“人生代代无穷已”,青出于蓝胜于蓝,令人十分敬佩! <br></h3> <h3> 我请她在我的一本创作歌选的扉页上签名留念。她祝愿咱们北京老教授合唱团蒸蒸日上,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永远活跃在金色时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