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金秋时节,我们鹿鸣读书社一行14人,利用周日的时间,前往安阳游玩,按照计划,我们第一站先到林州市的络丝潭。</h3> <h3> 络丝潭,位于林州市西北角,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据介绍,地球的形成大约有46亿年,地质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把地质年代分为"宙"、"代"、"纪"、"世",元古宙指距今25–5.7亿这段时间,其中18–10亿年又被称为中元古代。络丝潭的岩石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h3> <h3> 我们约定早上6点集合,但由于来回接人,实际出发已是6:30分,我们从内黄北上高速,一路西行,9:30分到达目的地,我们简单讲解了如何注意安全,一行下车前往络丝潭。</h3> <h3>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红叶,不禁吟出毛主席的词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h3> <h3> 我们一行走在通往络丝潭的回廊里,通过回廊向外望去,处处风景处处画,本篇的封面画就出在这里,如果不是知道我们身处太行山深处,还有一种身处江南水乡的感觉。</h3> <h3> 由于景区施工原因,通往河北省的小木桥河南省方向禁行,我们出了回廊,站在中元古时代的岩石上,放眼四望,下面就是漳河的发源地,碧水映着蓝天,群山环抱着碧水。</h3> <h3> 在上面看过了风景,游络丝潭,一定要到潭边看看,由于通往河北的唯一小桥河南省方向禁行,我们只有坐船过去。我们人多,船老大分两次把我们送到潭的对岸,河北省涉县。</h3> <h3> 开船瞬间,回头拍下龙洞里龙潭中的龙头。</h3> <h3> 我们上了对岸,拍下第二船过潭的情景,快艇乘风破浪,孩子们高声尖叫,最兴奋的莫过于他们了。</h3> <h3> 我们拾级而上,站在这里,背后有轰鸣而下的瀑布,下面有碧水映着群山的小潭,背景是山西、河北两省的地界,这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只有我们一行,随心所欲的拍照,孩子们也是随心所欲的乱跑。</h3> <h3> 络丝潭,潭边有一龙洞,据说有龙时常出没,故龙洞里有一石龙龙雕,龙头露在水面,龙身没在水中。我们既然来到这里,一定要到龙潭洗洗手,沾沾喜气。</h3> <h3> 在潭里洗过手后,我们再次拾级而上。</h3> <h3> 现在是站在河北省拍照,背景是河南省。</h3> <h3>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手牵着手牵着手牵着手,我一直在你的左右。</h3> <h3> 我默默的看着你,你默默的看着我,此时你们想说些什么?我拍完照就走,留下时间给你们说。</h3> <h3> 你我两个,特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巴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呀,将它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我。那期间,我身子里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引用。</h3> <h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h3> <h3> 这座小木桥,从淸代建成,一直用到现在,由于河北方面施工,从河南方向禁行,但是可以从河北方向回去。下面就是几十米深的漳河。</h3> <h3> 出来游玩,最兴奋、最不知疲倦的就是孩子们,在小桥上来回奔跑,小桥颤颤悠悠,大人提心吊胆,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h3> <h3>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h3><h3>佳期可再约,风雨又一年。</h3> <h3> 回到河南境内,回首再看一看满山红叶,在脑海中印上深深印记,祖国的好山好水,我们还会回来的。</h3> <h3> 按照计划,行程第二站,林州市任村镇南丰村。这里是传统的柿子生产区,由于近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加上柿子价格的低迷,山上生长的柿子逐渐成了农民的弃儿,我们来到这里,找地方停好车,放眼望去,山上柿子树随处可见,红彤彤挂满树冠。我们一行人开辟出一条小路,冒着一人高的野草,曲曲折折、高高低低摸到一棵柿子树下,李一凡身手不凡,率先爬到树上,拉开了我们的摘柿子活动的序幕。</h3> <h3> 一凡爸爸也身手不凡,蹭蹭几下也上去了,我就不逞能了,在下面老老实实的捡柿子吧。</h3> <h3> 巾帼不让须眉,一凡妈妈也爬上树了,在树上采摘和在地面捡柿子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但是这树也不是想爬就能爬上去的,能爬上去算是上前线了,我们地面工作者算是做后勤工作吧。</h3> <h3> 后勤工作也是个辛苦活儿,你看看老许哥给忙的,捡柿子捡的满头大汗。</h3> <h3> 崇懿爸爸爬的更高,收获更多。</h3> <h3> 这是一帮小将爬到一棵柿子树上,上不去的就找稍低的树枝去摘。</h3> <h3> 在地面上捡柿子,熟透了的一摔就烂了,马上捡起来剥开吃掉,捡着捡着吃饱了。</h3> <h3> 那里有个大的,对,就在那里,地面指挥,树上摘。</h3> <h3> 赵老师的年年岁岁柿柿红。</h3> <h3> 这是我去年来此爬过的树,再见时有一种亲切感。</h3> <h3> 满载而归,没有了来时的轻松,我们扛、提、抱、搬、抬,可以说相互推拉、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才把采摘的柿子运到车上。个中辛苦,无以言表。</h3> <h3> 看着回归的队伍,这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这样的活动,绝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办到的,今天的摘柿子活动,收获的意义远远大于柿子。</h3> <h3>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h3> <h3> 时间有点紧张了,我们摘完柿子,顾不上吃午餐,驱车前往安阳市文字博物馆,在车上吃了些干粮,下午四点到文字博物馆,匆匆领票进馆,办手续请导游讲解。</h3> <h3> 刻文字用的龟腹甲。</h3><h3> 导游从甲骨文的发现开始讲,讲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史,文字的载体发展史,印刷的发展史等等。</h3> <h3> 导游讲解的很清晰,我们听的很认真。</h3> <h3> 目前出土的最大青铜制品—司母戊大方鼎。</h3> <h3> 这是古代制造青铜器的流程。</h3> <h3> 孩子们对青铜器的认识。</h3> <h3> 漆画成康之治。</h3> <h3> 漆画牧野之战。</h3> <h3> 贾伯壶,西周青铜器,通过上面一个伯字,推出了一个诸侯国的地位,这就是中国历史,由历史记载和实物考古相结合,来断定历史事实。</h3> <h3> 游览文字博物馆时间很紧,因为5点闭馆,导游匆匆讲完,时间也到了,我们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只能期待下次再来吧。</h3> <h3> 晚上回来的聚餐,一醉方休,想想一天的收获,真的醉了。(篇幅所限,有很多照片没有选进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