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出于对木材的喜爱,也出于对所学专业的一份执着,突发奇想,想和各位看官聊一聊我们所熟悉但又陌生的黄花梨</h1><h1> ——题记<br> </h1><h1><br></h1> <h1> 一次朋友小聚,说我好木,让我欣赏一下才收的海黄斗柜,赏过之后,我笑笑,没作声……一来不能扫了朋友对于雅物的爱好,收藏名家马都末先生也曾风趣的说过:“不亏,能接受。”二来,朋友出于好意,也总不能直接驳了人家的面子。</h1> <h1> 言归正传,既然是聊黄花梨,当然应该从最基本的说起。黄花梨木,学名为降香黄檀木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D.hainanensis.),蝶形花科,黄檀属。<br> 之所以黄花梨在家具市场名气大、价格高,其理由个人认为有三。其一,不易腐烂、不易生虫,做出的东西经久耐用;其二,木材自然顺滑,做成的家具不用再刷漆;其三,老的黄花梨木自带包浆效果,颜色稳重大气,深受达官贵人喜爱。</h1><h3><br></h3> <h1> 进一步查询历史文献,可了解到,早在唐代黄花梨就被广泛用于家具生产。<br> 1.“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唐 陈藏器《本草拾遗》</h1><h3><br></h3> <h1> 2.“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明初 王佑增订《格古要论》</h1> <h1> 3.“(榈木)[时珍曰]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h1> <h1> 4.“占城,本古越裳氏界。洪武二年,其主阿答阿首遣其臣虎都蛮来朝贡,其物有乌木、苏木、花梨木等。”“花榈色紫红,微香。其文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h1> <h1> 有看官会产生疑问,既然唐代就已成名,好处还那么多,那为何不广泛种植?<br> 聊到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黄花梨自身生长特性决定,什么特性?,“慢”,生长极为缓慢。黄花梨在种下的前十年之内,几乎看不到可用的心材,只有等到四五十年后,心材才足够大到可以砍伐下来做家具。还有一个特性,“喜温暖”,黄花梨生长需要20-30℃的气温,喜光照,耐旱不耐涝,我国只有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有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如此漫长且又条件苛刻的生长过程,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是没有谕旨,大面积栽种那是不可的。</h1><h3><br></h3> <h1> 另一方面,黄花梨在唐朝时被钦定为贡品,明清时期海南得到了大力开发,质量上乘的黄花梨大量流入宫廷和权贵之家。至清末时,海南岛大材大料基本绝迹。随后到来的鸦片战争让人们暂时失去了对黄花梨的关注,又因为海南岛远离战区,黄花梨数量得到了一定都恢复。但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大炼钢铁,刚恢复的黄花梨又遭到了大量砍伐,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由80%直接降到47%,无数黄花梨遭到不合理的摧残。雪上加霜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外汇吃紧,黄花梨因为可以作为上等佛香的原料而被大量出口换取外汇。经过数次折腾,海南岛的黄花梨几乎都被开采殆尽。<br> </h1><h3><br></h3> <h1> 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要让各位看官在收藏时心中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好的海南黄花梨可谓“可遇不可求”,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br> 下面,就以此介绍一下“花梨木”。</h1><h1> 一、国标花梨木(七种)</h1><h1> 1.越柬紫檀<br> 俗称:柬埔寨花梨、同时也与大果紫檀、鸟足紫檀同被称为缅甸花梨<br> 主产于越南、柬埔寨、泰国。</h1><h3><br></h3> <h1> 2.安达曼紫檀<br> 主产于印度安达曼群岛。</h1><h3><br></h3> <h1> 3.刺猬紫檀<br> 俗称:非洲花梨木、非洲黄花梨<br> 主产于热带非洲。</h1><h3><br></h3> <h1> 4.印度紫檀<br> 俗称:青龙木(名称容易和檀香紫檀混淆)<br> 主产于印度、缅甸、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引种栽培。</h1><h3><br></h3> <h1> 5.大果紫檀<br> 俗称:缅甸花梨、缅泰老花梨、东南亚花梨<br> 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h1><h3><br></h3> <h1> 6.囊状紫檀<br> 俗称:印度花梨<br> 主产于印度</h1><h3><br></h3> <h1> 7.鸟足紫檀<br> 俗称:老挝花梨,同时也与越柬紫檀、大果紫檀同被称为缅甸花梨。<br> 主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h1><h3><br></h3> <h1> 二、混淆木种<br> 1.木荚豆(金车花梨)<br> 市场上俗称叫“金车花梨”“泰国红花梨”“缅甸花梨”“宾茄都”等,隶属于蝶形花科目荚豆属,散孔材。<br> 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的特有香味。</h1><h3><br></h3> <h1> 2.安哥拉紫檀(高棉花梨)<br> 安哥拉紫檀1997年进入广东,市场上俗称“高棉花梨”,消费者很容易理解为柬埔寨产的花梨木。与其它花梨木外观非常相似,不容易区分,其主要区别:香味微弱、重量轻、木质松软。</h1><h3><br></h3> <h1> 3.非洲紫檀(红花梨)<br> 非洲紫檀市场上俗称“红花梨”“印度花梨”,消费者很容易理解为印度产的花梨木。其主要区别:香味微弱,心材新切面血红色,质量轻。</h1><h3><br></h3> <h1> 4.古夷苏木(巴西花梨,又分大巴花、小巴花)<br> 隶属于苏木科古夷苏木属,市场上又叫“巴花”“巴西花梨”,消费者很容易认为巴西产的花梨。其中加蓬、喀麦隆的德米古夷苏木、佩莱格里尼古夷苏木、特斯曼古夷苏木在中国市场被称为大巴花,常被用制作大板。另一种鞘籽古夷苏木被称为小巴花,常被作为红木替代材制作成家具。</h1><h3><br></h3> <h1> 5.缅茄<br> 隶属于苏木科缅茄属,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的特有香味。</h1><h3><br></h3> <h1> 6.甘巴豆<br> 隶属于苏木科甘巴豆属,市场上又叫“马来甘巴豆”“康帕斯”“南洋红木”“甘拔”“金不换”“门格里斯”等。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的特有香味。</h1><h3><br></h3> <h1> 7.大甘巴豆<br> 隶属于苏木科甘巴豆属,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的特有香味。</h1><h3><br></h3> <h1> 8.缅红漆<br> 隶属于漆树科黑漆树属(罂粟属),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的特有香味。</h1><h3><br></h3> <h1> 9.胶漆树(小红木材)<br> 称任嘎漆、红心漆、南洋漆,为漆树科胶漆树属木材。与花梨木最简易区别;无花梨木特有香味。</h1><h3><br></h3> <h1> 最后,上几张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图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