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百年票证(一)

回马枪

<h3>我编辑整理《平江县百年票证》有了好几年,最初的目的是好玩,就是收集一些平江县城老照片,没想到收集后发到网上好评如潮,关注群体遍及全国。从而大大激发了我收集平江老票证影照的兴趣和热情。</h3><h3><br></h3><h3>我收集到的《平江县百年票证》影照始于纸钞。记得有一次,国内一家知名拍卖网突然上传出四五枚民国时期发行的平江纸钞影照,而且是私钞。当年平江私人也能发行纸钞?由于自己对家乡历史知识几乎空白,出于好奇,我仔细翻阅了《平江县志》,从而使得自己对家乡历史有了一点肤浅的认知和了解。</h3><h3><br></h3><h3>国内拍卖网甚多,网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家乡的藏品。由于有些藏品开价离谱,所以,这些藏品就渐渐沉淀下来了。通过自己日积月累不断寻觅,也就慢慢淘到了家乡一些不为人知的宝贝。</h3><h3><br></h3><h3>我收集家乡各类藏品影照只是自己的一种爱好,我也从未想过靠此发财。我淘到的藏品影照我也不会刻意将其打上水印。即使有人偷偷拿去署名,我也不会过于计较,毕竟时间是检验一切事物的试金石。因为我追求的是一种人生中的快乐,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家乡的历史能得到后人不断去发现和传承,让家乡人民去逐渐了解和慢慢普及。毕竟我淘来的这些家乡的藏品影照,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我相信这些家乡影照会得到永久留存!</h3><h3><br></h3><h3>我只是一名普通集邮爱好者,说直白一点是一名炒邮人士。所以,影照中文字介绍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这有待于各位专业人士去自行判断。</h3><h3><br></h3><h3>《平江县百年票证》所有影照绝大部分出自网络,亲朋好友赠送的都已署名。谢谢大家。</h3> <h3>清朝湖南平江县私家木印钞板</h3> <h3> (一.纸钞)</h3><h3><br></h3><h3>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8月8日,平江卫记钱庄伍佰文凭票发银石印私钞。</h3> <h3>清光绪 年 月平江县北街永裕钱帖壹串文私钞</h3> <h3>光绪年平江北街私钞</h3> <h3>私钞背面说明:凭票发庄票伍串</h3> <h3>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元月一日,平江卫记钱庄伍佰文凭票发银石印私钞。</h3> <h3>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平江钱庄一两银票七连张私钞。</h3> <h3>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平江钱庄纹银一两凭票即付私钞。</h3> <h3>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江县公板钱帖壹串文私钞</h3> <h3>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平江东街仁和义钱帖壹伯文私钞</h3> <h3>民国五年(1916年),湖南实业银行发行平江通用银元壹元,凭票兑换。</h3> <h3>民国五年(1916年),湖南实业银行发行平江通用铜钞铜元壹佰枚,凭票兑换。</h3> <h3>民国六年(1917年),平江钱业公会发行的代铜元叁枚银票。</h3> <h3>民国六年(1917年),平江钱业公会发行的代铜元陆枚银票</h3> <h3>民国十三年(1924年),平江县知事公署发行的壹元券,不兑现金。知事公署就是之前的县衙知县。当时县里财政特别是军费支付相应增加, 凡此种种, 极大地增加了地方财政支付, 县财政苦不堪言。发行此券的真正目的就是预支应征田赋附加, 以救眼下财政之急。</h3> <h3>壹元券背面文字说明</h3> <h3>1931年,平江县工农银行发行的光洋壹角纸币</h3> <h3>1931年,平江县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光洋贰角纸币。</h3> <h3>1931年,平江县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光洋叁角纸币。</h3> <h3>1931年,平江县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壹元纸币。</h3> <h3>1931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壹角。</h3> <h3>1931年,浏阳工农兵银行印制的面值洋银壹角和前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壹角是同一个版本的仕女图。供大家对照、借鉴和研究。</h3> <h3>1931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伍角。这种伍角与前壹角也是同一个版本的仕女图,两年后印制的贰角和叁角的版本则完全不同。</h3> <h3>1933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贰角</h3> <h3>1933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银洋票叁角</h3> <h3><font color="#010101">1933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券,面值大洋伍角。</font></h3> <h3>1933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铜元壹串文。下沿印有小字“平江县华章石印局代印”。</h3> <h3>1933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面值贰佰文铜元纸币。</h3> <h3>1930年,湖南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在芦头成立造币厂,铸造银元。当时铸造的银元有大头、小头和五角星三种,所需原料,主要靠红军到白区打土豪搜集;其次是动员群众出卖手饰。此照壹圆银币是造币厂发行银元三种之一的五角星。</h3> <h3>民国平江县南江桥”益新”钱庄一角光洋银票(该银票发行年代在民国19年(1930年)前后,是一种市场购物流通辅票,为确保信誉,当地五家钱庄共同连环担保。此票在市场与银元同期使用,作找零应急之用。)</h3> <h3>民国元年(1911年),湖南宝兴矿业银行长平足用银壹两,票面右边画有平江金铺图。</h3> <h3>民国24年(1935年)平江县瓮江铺”大成裕”钱庄贰串文银票(当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元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法定的全国统一的流通货币,通称法币。一元法币可兑换6串文。此2串文当时值3角多钱。该纸币可在平江县境彼此信誉好的商户之间通用,也可将此纸币合成六串文后到“大成裕”钱庄兑换一元法币。)</h3> <h3><font color="#010101">民国平江县北乡柘庄华龙”新华兴”钱庄发行的贰串文私票,凭票即付。</font></h3> <h3>民国时期平江县北乡折寮公义祥铜元壹串文</h3> <h3>民国湖南平江县洞口资永年号叁拾枚(合岁壹串,可兑换官票)</h3> <h3>民国平江献钟“裕贞吉”钱庄发行的光洋壹元私票,凭此票可兑换同等面值光洋。</h3> <h3>民国平江县北乡钟洞上段”瑞生祥”伍角私票(当年抗战胜利后,因国民党发行的法币、金圆券严重贬值,平江县城镇乡村私商钱庄应运而生,连店铺街摊都可以发行票币,此票系当年平江县钟洞某人氏发行。)</h3> <h3>民国平江城北枫树塅“义丰号”伍佰文私票。</h3> <h3>民国平江县北乡”瑞春堂”500文私票,此票系当年平江北乡某人氏发行。</h3> <h3>民国平江县梅仙黎仟坪”元義斋”贰角私票,合成壹元后可在“元義斋”钱庄兑换等同面值国钞。</h3> <h3>民国平江县正西乡杨源洞”同义堂”伍佰文私票。此票系平江西街汉新石印代印。</h3> <h3>民国平江县瓮江乡德昌隆壹元私票(此票系当年平江县瓮江乡某人氏发行)</h3> <h3>民国平江县正西乡张家陂”又新号”伍佰文私票</h3> <h3>民国平江县正西乡张家陂”又新号”叁佰文私票</h3> <h3>民国平江县正西乡张家陂”又新号”壹佰文私票</h3> <h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平江县财政局凭收证抵完天赋义勇附加洋壹元整。</h3> <h3>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因市场金圆券贬值,零钞严重不足。平江县商会及时发行壹元临时流通券,解决市场零钱短缺危机,流通券合成五圆后可到该商会兑换等同面值国钞。</h3> <h3> (二.实寄封)</h3><h3><br></h3><h3>1931年,贴赣西南赤色3分邮票一枚,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委员会寄湖南平江东六区(长寿)十四乡曲溪桥挡陈家交陈氏资凤母亲收,盖“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收发局”章,沿途盖赤色邮政敖城路站,永新天河分站,永新石灰桥分站,永新路江分站,莲花龙口分站,莲花赤色邮政田东路站等十余个中转戳。此实寄封在2018邮票拍卖会上从85万起拍,最后以207万成交。</h3> <h3> (三.粮票)</h3><h3><br></h3><h3>1958年9月,平江县撤销农村办事处和各乡镇建制,成立屈原、红旗、东方红、红色、东风等人民公社。1960年4月,这些公社又改为浯口、三阳、安定、钟洞、思村。不久,浯口(屈原)公社成立区,1961年4月,浯口区并入瓮江区。</h3><h3>这是1958年屈原(浯口)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壹两。(下同)</h3> <h3>1958年,平江县屈原(浯口)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肆两。</h3> <h3>1958年,平江县屈原(浯口)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壹斤。</h3> <h3>1958年,平江县屈原(浯口)人民公社社员就餐券。</h3> <h3>1958年,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壹两错票。</h3> <h3>1958年,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壹两。</h3> <h3>1958年,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肆两。</h3> <h3>1958年,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粮食部全社通用粮票壹斤。</h3> <h3>1965年,平江县粮食局农村借销粮专用票伍市斤</h3> <h3>1965年,平江县粮食局长寿镇粮票壹拾市斤</h3> <h3>1965年,平江县粮食局农村借销粮专用票贰拾市斤,背面盖有思村仓库章。</h3> <h3>1965年,平江县粮食局农村借销粮专用票伍拾市斤。</h3> <h3>1968年,平江县粮食局长寿区粮食定销票稻谷壹拾市斤。</h3> <h3> (四.购货券)</h3><h3><br></h3><h3>1954年,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政府购布证壹市尺。</h3> <h3>1962年,湖南省购货券平江县使用壹份。</h3> <h3>1962年,湖南省平江县购货证。</h3> <h3>文革平江县瓮江区牲猪包干费伍角。</h3> <h3>1971年,平江肉食公司凭牌取货证。</h3> <h3> (五.豆类票)</h3><h3><br></h3><h3>1966年,平江县豆类副食品票壹市两。</h3> <h3>1966年,平江县豆类副食品票伍市两。</h3> <h3>1966年,平江县豆类副食品票壹市斤。</h3> <h3> (六.劳动工票)</h3><h3><br></h3><h3>1956年,平江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壹厘。</h3> <h3>1956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壹分。</h3> <h3>1966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拾分。</h3> <h3>1956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伍分。</h3> <h3>1957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拾分。</h3> <h3>1957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伍分。</h3> <h3>1957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贰厘。</h3> <h3>1957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制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贰分。</h3> <h3> (七.棉布票)</h3><h3><br></h3><h3>1957年,平江县人民委员会印发的衣絮棉票肆两。</h3> <h3>1957年,平江县人民委员会印发的衣絮棉票捌两。</h3> <h3> (八.汽车票)</h3><h3>1966年,平江到长沙的汽车票,尽管票面时间上文革已经开始,但最高指示在票面上还没有开始盛行。</h3><h3>在我印象中平江到长沙全程票价3.5元有点陌生。</h3> <h3>1967年,平江至长沙汽车票竟然借用了邵阳汽车运输公司的票据。估计当时是一种过渡票。</h3> <h3>1971年平江到长沙往返票,单程票价记忆中的2.88元异常深刻。不知什么原因,军人票价平江至长沙在票面上没有显示。5年时间过去了,单程全票价降了0.62元。</h3> <h3>1971年,平江县城到长寿街的汽车票。记得那时平江县城到安定0.50元;到牛串坪0.70元;到献钟0.80元,到加义1.10元。之前票面曾精确到分,不太记得了,后来四舍五入精确到角记忆犹新。也就是平江到长寿全程票价1..40元。</h3> <h3>1991年,平江到长沙的汽车票全程票价涨到了4.20元。</h3> <p> (九.各类票证)</p><p><br></p><p>民国十六年(1927年),平江县私立启明女校学生曾芳毕业证。</p> <h3>民国三十年(1941年),平江县安定乡中心学校学生孔实明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br></h3> <h3>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平江县立中学学生喻庚年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湖北通城县立初级中学平江籍学生李盛清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3年,湖南平江县第二初级中学学生黄略三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5年,湖南平江县第七区献钟完全小学学生曾松林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5年,湖南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学生余慕容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7年,湖南省公安学校平江籍学员黄略三毕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3年,湖南省南洞庭湖整修工程指挥部湘潭分指挥部平江总队部爱国治湖完工光荣证。</h3> <h3>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平江县的结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53年,湖南省长沙区平江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68年,平江县革命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 <h3>1968年,平江县人武部发出的应征入伍通知书。照片来源:平江历史文化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