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0月16日,天空下着小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参加活动的热情——“章贡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课改教学行动周’活动”在厚德外国语学校如期举行。</h3> <h3> 在活动中,我执教了《周亚夫军细柳》一课。说实话,这节课一波三折,琢磨了许久,也折磨了一番。 </h3><h3> 最初我的教学环节主要设计为:读课文知文意——析手法品“真”人——读《史记》识人物。一节课上下来,分角色朗读和删减版比较阅读是设计亮点,但有些教学环节就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是一篇自读文言文课文,却让我上成讲授课,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在说,没有体现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h3><h3> 我思索着,如何让这堂课突出自读文言文地位又能将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我就试着把分解色朗读成为上这堂课的主线。首先找出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每个人物有什么情感态度?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分角色朗读后比较删减版课文分析对比衬托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第一步的自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出疑难字词,翻译字词句也是学生找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可是到了磨课时候,我竟然完全不在状态,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面对学生的一言不发,我茫然若失、手足无措。我校连主任和语文组同仁耐心给我指导,一轮一轮磨课,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与课件。直到要上课的前一天,我整理好思路,反复翻看PPT,将教学设计定稿。 </h3><h3> 终于到了正式上课,看着热情洋溢的老师,精神饱满的学生,我反而淡定从容了很多,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一节课45分钟,很顺利。我和学生们享受课堂、漫步语文,完成了这次教与学的任务,达到了凸显自读文言文课的目的。静心思考,我对自读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重文言夯实,学会积累的方法</b></font> </h3><h3>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说:“我们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文言文的方法教文言。”学文言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字字落实、逐句翻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读文本,要给予学生文言积累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梳理与归纳。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这一点,我这堂课处理的不够好,只是给了学生自己学习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没有检测同学们文言文字词理解是否有理解到位。以后我这个环节可以设计一个导学案让学生们预习,让学生整理这课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字词。然后我上课检测,再整理归纳翻译文言方法:组词释义、成语印证、课本迁移,这样“授之以渔”,方法引领,为学生提供阅读文言的有效而直观的学习方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重文学品读,读书而识人</b></font> </h3><h3> 学习文言文非诵读不可,核心就是“读”。本节课设计了多处读的环节。一读,学生自读,扫清疑难字词读音;二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三读,学生译读,读通文意、复述感知;四读,角色演读,读出人物情感态度。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以读促悟,感知周亚夫真将军形象和汉文帝真天子的形象,体悟司马迁人物塑造的写法。</h3> <h3></h3><h3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center; "> <font color="#ed2308"><b>重文化浸润,传承优秀文化</b></font> </h3><h3 align="left"> 教研室彭主任在点评这堂课说到:文言文教学要学习文言文的“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掌握“文言”是学习“文章”“文学”“文化”的前提,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方面突出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研其“文章”,是感它所言之至、所载之道;“文学”指向它的表现形式,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上课重点,目的是“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文化”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落点。语文教师深刻地理解了这四点,才能教好文言文,落实课标精神。我在这堂课引导学生品析司马迁”主角不出场,处处是主角“影子写法,在课堂最后推荐学生阅读《史记》,引领学生深层感悟《史记》的文化色彩,品悟历史人物的真性情!</h3> <h3> 最后,借此表达一下我的谢意。感谢区教研室彭景华主任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如此宝贵的机会,以及温暖的指导与鼓励;感谢厚德外国语学校语文团队,尤其是连万斌主任给予的专业引领;感谢赖彦宁名师工作室的专家给我的点播帮助;感谢厚德书院教研组长蔡明华老师不约而至送来支持关心。我想唯有努力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不辜负大家的这份厚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