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知青重回李集乡大杨村——踏上故土,感受乡情

老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写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b> 2018年10月21日,我们七个当年的大杨知青(侯建兵、曲文、侯建和、王昭新、陈德来、沈彦、沈惠)和大杨人胡维余(当年的大队书记)冯振东(当年的大队书记)张立志(当年六队小伙伴)相聚在灌南宾馆、相聚在大杨田头,相聚在往事的回忆,相聚在沧海桑田的人生感悟。 </b></p><p class="ql-block"><b> 当年的知青插队,在国家,是一种无奈之举。动乱年代,一茬茬庄稼到了收割期,但穗不饱籽不满,设备坏了,无法再加工,小仓库满了,无处安放。于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裹挟着百万初高中毕业生,散落在农村大地。我们一群,是知青中的幸运者,因为我们落户在灌南李集乡大杨大队,这里的乡亲善良,这里的土地富饶。</b></p><p class="ql-block"><b> 在宾馆,我们百感交集。举杯,感恩动乱年代里的幸运。第一杯,我们献给大杨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惶恐中是他们的接纳、帮助让我们得以安身得以成长;第二杯,我们捧给到场和没到场的当年知青,是大家的相互理解扶持,让那段苦涩的日子不乏温度;第三杯,我们给自己斟满,是我们自己的坚韧,让脆弱如芦苇的生命春华秋实。 </b></p><p class="ql-block"><b> 站在大杨庄的土地上,我们东张西望: 物是人非,物非人是,物非人非,物是人是。每个短语都似是而非,每个短语都有合理的注释。当年的水塘莲叶荻花依旧,担水的不是当年的我们;小楼替代了当年的草房,主人还是当年的房东;田野里,联合收割机上小伙子精神抖擞,手握镰刀的铁姑娘壮小伙身影不再;秋阳下黄金铺地、相逢时乡亲们热情,一如当年。 </b></p><p class="ql-block"><b> 相约回大杨看看,是我们的夙愿,六旬后这种感情越来越浓。在插队五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中的大哥侯建兵策划组织并支助了我们的这次聚会,我们从北京、南京、宿迁、淮安等地启程,重回第二故乡。为我们的回乡增色添彩的,是侯建兵夫人孙燕文、曲文夫人侍苏平、侯建和夫人沈玲。</b></p><p class="ql-block"><b> “晚来拭擦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此次回大杨时间虽短,感悟颇深。我们都在奔七的路上,阅尽人间沧桑后,从大杨再出发,我们更热爱生活了,更珍惜友情亲情了,更豁达阳光了。</b></p><p class="ql-block"><b> 当年插队在大杨的知青有4户:三队,侯建兵、刘士贵、庄洪昭、武新华、王一六、沈彦、沈惠七人;六队,曲文、侯建和、徐兴淮;九队,魏桂军、陈德来、王昭新、贾金山;四队,江希权、滕銮柱。</b></p><p class="ql-block"><b> 知青中,我年龄最小,奉哥哥姐姐之命,为美篇作序,为此行作记。</b></p><p class="ql-block"><b> 三队知青:沈惠</b></p> <h1><b>一.相聚灌南</b></h1> <h3><br></h3><h3> 2018年10月21日,从北京、南京、淮安、连云港、宿迁等地重访大杨村的知靑陆续到达灌南宾馆。</h3> <h3>  十时半,在灌南宾馆三楼汤沟厅举行了大杨插队知青五十周年座谈会。</h3> <h3>  侯建兵夫人孙燕文、侯建和夫人沈玲、曲文夫人侍苏平、沈彦、沈惠、陈徳来参加了座谈会。</h3> <h3>  王昭新、冯书记、胡书记、侯建兵、张立志、侯建和参加了座谈会。</h3> <h3>  亲切交谈,共叙友情</h3> <h3>  听到当年的奇闻趣事,五位老美女喜笑颜开。</h3> <h3>  老汉们在认真听取沈彦、沈惠二姐妹讲述那难忘岁月的往事。</h3> <h3>  中午原大队会计、聚会发起和组织者侯建兵大哥设宴欢迎大家。还特别邀请了三队原大队胡书记、六队张立志、九队原大队书纪冯振东出席了宴会。</h3> <h3>  宴会开始,首先为感谢家乡父老在我们青春苦旅中给予的热忱接纳和温情相伴而共同干杯。</h3> <h3>  让我们共同为半个世纪的相聚和期待六十周年的再次重逢而干杯。</h3><h3><br></h3> <h3>  建和代表六队知青,向三队,九队的知青敬酒致意。</h3> <h3>  三队的侯建兵,沈彦,沈惠举杯忆往事,尽在不言中。</h3> <h3>  建和,昭新,曲文聊不完六队,九队的往事和友谊话题。</h3> <h3>  为建兵、建和兄弟的夫人孙燕文,沈玲光临我们的活动敬上一杯。</h3> <h3>  德来还是那个老样稳重、衿持,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你们喝。</h3> <h3>  光看不喝是不行的,五十年后的相聚机会难得,感情深,干一杯。</h3><h3><br></h3> <h3>  沈彦姐深情回忆说分别有四十多年了,岁月如梭呀。</h3> <h3>  喝酒人总是谦让的,昭新敬酒,三队的胡书记先入为主,连呼九队的先喝,九队的先喝。</h3> <h3>  必须向当年关心,关爱我们的大队胡书记,侯会计敬上一杯。</h3> <h3>  忠心感谢老房东、老书记对我们的厚爱。</h3> <h3>  喝到高兴时,大杯一囗闷。</h3> <h1><b>二.大杨情怀</b></h1> <h3>  2018年大杨村全貌,右侧黄带是宁连高速穿村而过。五十年前我们就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生活,学习,历练,走上人生的社会平台。</h3> <h3>  大杨村支部和村委会</h3> <h3>  大杨村的卫生室,虽然仍很简陋,却比当年只有赤脚医生的条件好多了。</h3> <h3>  村委会漂亮的院落</h3> <h3>  村委会前小广场。</h3> <h3>  在大杨村支部,村委会前合影留念。</h3> <h3>  胡书记在村委会前向知靑们介绍大杨村的变迁。</h3> <h3>  回到第二故乡,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h3> <h3>   当年大杨九队青葱四少年,如今已成白发老翁,分别在连云港,无锡,淮安,南京安享晚年。</h3><h3> 前排右起王昭新、魏桂军,右排右起陈德来、贾金生。</h3> <h3>  经过二年大杨知青历练,一九七O年十二月侯建兵、侯建和、曲文光荣入伍,从此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h3> <h3>  大扬的知青无论是在插队期间,还是在以后的各自工作岗位,始终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3> <h3>  历史的见证-大杨五好社员奖状。</h3> <h3>  三队北面的池塘面貌依旧</h3> <h3>  六队南面的池塘曾是我们游泳的好地方。</h3> <h3>  五十年前我们插队时,多数村民一贫如洗,家徒四壁。</h3> <h3>  三队知青点房子巳废弃为平地。</h3> <h3>  侯建兵、沈惠、胡书纪在三队知青点遗址合影留念。</h3> <h3>  六队原知青的宅基上建成了王立顺家的楼房。</h3> <h3>  四十年改革开放,给村民带来巨大变化。大杨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建设,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村民们普遍盖起了楼房。</h3> <h3>  大扬村绝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拥有了小汽车,而当年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绝对就是奢侈品。</h3> <h3>  三队村民盖起了气派宽畅的楼房。</h3> <h3>  村民的室内装修豪不逊色城市市民家庭</h3> <h3>  金色的十月,大杨村一派丰收景象</h3> <h3>  如今收割水稻,都用上了大型收割机。</h3> <h3>  大杨村的儿童在自家晒场上幸福,快乐的玩耍。</h3> <h3><b>三.重逢相聚</b></h3> <h3>  五十年了,村变了,人变了,不变的是浓浓乡情。</h3> <h3>建和与六队乡亲共叙往事。</h3> <h3>  王昭新看望九队92岁高龄的张大爷。</h3> <h3>在胡书记陪同下,侯建兵参观孟凡春家楼房,和他们夫妇热烈交谈。</h3> <h3>沈惠拉着当年的大嫂连声感谢:“当年劳动时你们的关照至今不忘”。</h3> <h3>右一是六队穆家兄弟三哑吧中的老二,那时年青力壮,干活十分卖力,有事没事常到知青小屋坐坐,与知青结下深厚友情。</h3> <h3>侯建兵夫妇与乡亲陈车轮夫妇相谈甚欢。</h3> <h3>沈惠重访老邻居孟凡春夫妇。</h3> <h3>六队乡亲见到我们十分高兴,清楚记得侯二、曲文、徐大炮三位知青。</h3> <h3>六队张立志介绍,右一是穆家老三哑吧,当时只有五六岁,如今也成老汉了。</h3> <h3>六队郭守楼热情介绍谁家谁家住哪里。</h3> <h3>现在农村中,靑年大多外出打工,家中只剩老人留守,侯建兵关切周小爷的生活起居,问寒问暖。</h3> <h3>沈彦,沈惠在胡书记陪同下看望拜访左邻右舍。</h3> <h3><b>四.返乡花絮</b></h3> <h3>  姐姐给妹妹摄影,是谁为燕文姐摄影呢?</h3> <h3>  意外的收获</h3> <h3>  沈玲心系农民,情滿农民,重闻稻花香。</h3> <h3>  燕文姐感叹农村真好!真美!真舒服。</h3> <h3>  沈彦,燕文两位大姐,不忘旧业,兴致勃勃体验农活。</h3> <h3>  沈彦姐感叹大扬村变了,变的越来越美了。</h3> <h3>  喜看稻菽千重浪,无限感慨涌心头。</h3> <h3>  侍苏平喜出望外:“看!我的萝卜好大!”。</h3> <h3>  够了!够了!乡亲们太实在了。</h3> <h3>  味道真的好极了。</h3> <h3><b>五.归乡感言</b></h3> <h3>  为祝贺大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大扬村,六队知青,书法大家侯建和特书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一首以示纪念。</h3> <h3>  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知青插队,会因个人经历不同(同样的经历因个人的差异也会不同)、环境不同而有千百种的感想、经验和结果。就大杨知青而言,十几个人中我的年龄最大,经历和大家相比又略有不同,体会和大家的差距可能要大一些。我想说一些共性的,第一个,回大杨寻找什么?人到老年是活在过去的回忆中,当然也有以后和当下,以后是追求健康,活得长久些、快乐些,当下是尽责尽力,为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过去的回忆无疑是重要内容,回忆以前的人和事。和以前的人见见面,共同说说经过的事,以愉悦自己。这便是我回大杨要找的,而且那天寻找到了一部分。第二,大杨给我什么?从我的角度讲,就基本面而言,大杨不穷,尤其是三队,在当时可以说过的很富足。大杨人善良、勤劳,我们基本没有遇到丑陋的人。所以大杨给我的是美好的印象和回忆。对我人生来说是难得的一段经历,亲身体验了农耕生活,一年四季的周而复始,尝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和“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滋味,感受到了农民的质朴、善良(吃饭时,胡维余告诉我,指导员周玉喜对他说,城里的孩子来了,正在长身体,不要让他们亏了,给他们吃饱,有他发话,我们吃的、烧的,生产队不控制),每天中午放工前,让我们当值做饭的人早回去半个时辰,这样,在大家都放工到家后,我们就能及时吃到饭,而且能从容地赶上下午上工。在他们的关心下,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农活,了解了庄稼的种植方法。而且,作为我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初步学到了生活经验,尝到了自立的辛苦和喜悦。这一站,给我们大杨知青的人生经验应该是满满的正能量,也就是说我们从这一站中获得是阳光的、积极的、美好的生活体验,没有留下过深的负面成份。第三,我给大杨什么?这一点,我没有和大杨人交流过。单从我们三队的几个知青来说,我想,我们给大杨人的,应该有几个基本面,我们的出现让他们认识了城里的学生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给大杨人带去了一股清新气,也为大杨人看城镇打开了一窗口。至于在青年人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还真没有听到过,对大杨的意义更无从得知。也许就象一股清风,一拂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许,给他们留下了饭后的话题;也许,在少数人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或友谊,或埋怨和误解。<br></h3><h3> 三队知青:侯建兵</h3> <h3>  这次回大杨庄,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年一家7口人竟然变化这么大,真是难以想像。我在大扬的经历最丰富:下过田,扛过笆斗插过秧,当过蚕花姑娘,剪过果树,搞过棉花丰产栽培,还干了记工员,民办教师……大扬的岁月终生难忘,插队的经历一辈受益。幼时随父母工作调动四处为家,难得在一处呆上三年以上,而大杨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br></h3><h3> 三队知青:沈彦</h3> <h3>  回大杨庄看看,是夙愿。 68年,正值读书年龄的我们升学无门,城镇没有供一帮无知且无畏的小子们的立足之地。农村收留了我们,包容了我们,滋养了我们,也切切实实地用又一个课堂教育了我们。 50年前的10月22日,在县委门口上了汽车,驶向小李集。饭后,在贫下中农的锣鼓声中,我们一家七口侯建兵、刘士贵、庄洪昭,武新华、王一六、沈彦、沈惠在大杨三队的山芋炕(保存山芋种苗的地方)安了家,开始了人生的“芳华”岁月。 如今,我站在六十五岁的山峰上回望,日子似乎过得很快,未及深思,日历便定格在1968年10月22日。时光荏苒,距离我们下乡的那一天,五十个春秋过去了。当脚再一次踏上大杨土地时,我们都年过花甲,接近古稀了。 十月的大杨,色彩斑斓,菜畦碧绿,稻田金黄,橙色的柿子像灯笼,红色的山楂招人爱。更喜人的是满庄楼房林立,当年我住过的胡维余大哥家,居然有四百多平的三层小楼。显然,乡亲们的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村庄里家前屋后的路都铺上了水泥,光光的路面一下子让我想起当年的装备高木屐。大杨是黏土地,雨天穿高木屐走不了多远,就要用小棍子剔烂泥,不然就走不动了。 回想那段日子: 收获: 十五岁,我学会了烧火做饭,学会了捻棉花线,补衣服纳鞋底。 十五岁,我学会了收稻割麦,插秧薅草,踩着朝露下田给棉花打杈,顶着月光在场上替水稻脱粒。送公粮,扛笆斗走跳板上粮囤,上河工,在六塘河工地上抬土筐。 缺失: 至今,我不懂最简单的化学常识,常常疑惑臭氧给蔬菜消毒后去了哪里。 至今,右膝每每疼痛,医生分析,年轻时右肩上扁担的重量传给右膝造成的一侧过度磨损。 俱往矣,白发翁媪相携回到第二故乡。无意数风流人物,钟情寻当年况味。感恩大杨父老乡亲、土地池塘、水稻小麦红薯玉米……相约2028再见。<br></h3><h3> 三队知青:沈惠</h3> <h3>  金秋时节,一行人去李集大杨,去追寻曾经的知青……。五十年,沧桑岁月物是人非。我记得刚到队里,乡亲们围上来看城里来的孩子,后来听说,穆家奶奶当时就要把她孙女介绍给我做对象。期间,我们养过小猪,因长的过快,我们不清楚原因吓的将它卖了。生产队对我们很关心,粮食不限量。有一天夜里,突然发现床边坐个人,一看是公社助理孙礼贵,他批评我说:隔壁有人赌钱,你都不知道,当时我想是你吓着我睡觉了。这次看到了老书记胡维余,75岁,身体硬朗,想当年他可是英姿勃发,年轻干练,里外一把手,对知青及我们家都很照顾。 我想我是幸运的,生在小县城,没有到更远的地方去插队,而且有幸到大杨,给了我安全、宁静。那时刚16岁,一些事模糊了,但大杨人的纯朴、善良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祝福大杨人。<br></h3><h3> 六队知青:侯建和</h3> <h3>  五十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我们,相聚在大杨村,重温那难忘的知青岁月。忘不了当年我们同在一块田地耕耘,播种,收获:忘不了曾在一起打麦场,扛巴头,上河工:忘不了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忘不了我们在庄稼地里被蚊虫肆无忌惮叮咬:忘不了在那简陋农舍经受酷暑严寒的煎熬:忘不了在那生活困难物资短缺的年代,大队,村干部,贫下中农,左邻右舍对我们的关心,关爱,悉心照顾……虽然在大杨村只有不到二年的时间,但我们知青对大杨村都有着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正是插队落戸的这段经历,历练了我们坚強,勤奋,耐劳,善良等优秀品格,学会了面对人生,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返乡活动是短暂的,但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将会是永远的。忠心祝福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健康幸福,生活越来越好。<br></h3><h3> 六队知青:曲文</h3> <h3>  50年前的11月21日,我们六八届初中毕业生一起上山下乡乘卡车来到李集公社。全体住在李集小学的教室里,第二天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的指示发表,我们连夜准备,天亮后分组到各大队去宣传最高指示。不日我们四人:王昭新、魏桂军、贾金山、陈德来在大杨九队落了户,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岁月。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五十个春秋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 如今的大杨, 有了很大变化,没有老书记们的引领,很难找到当年的地方。当年的泥土屋都变成了楼房,有的居然有四层,并且还带有很大的院子,汽车在院子里甚至能直接转弯。院子前面还有很大的菜园子,里面色彩斑斓,菜畦碧绿,稻田金黄,橙色的柿子像灯笼,红色的山楂招人爱(引用沈惠的)。村庄里家前屋后的各条路都铺上了水泥。回想在大杨的日子,队里对我们很关怀,粮食尽管吃,柴火尽最烧。每天工分都比相同年龄小伙子髙一分达九分,只比壮劳力少一分,实际上我们是干不过同龄小伙子的。我记得一次挖小沟,我们两个人挖一份,最后还是别人帮我们收尾的。五漳河上河工,我因力气小,只能拉小纤。村民对我们都很好,第一个端午节,因不会包粽子,我们原准备第二天用粽叶煮饭,没想到头天晚上乡亲们送来了粽子、鸭蛋、鸡蛋,一天根本就吃不完。又69年队里一人入伍,乡邻送行时家家都请我们知青作培。等等往事,历历在目………。在大杨我学会了生活,学到了农业基本知识,学到了农民朴实的情怀,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坚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从未觉得苦。至今我仍然对知青的几年生活没有絲毫的怨言。<br></h3><h3> 九队知青:陈德来</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灌南县李集乡大杨村九队是我少年插队的地方,68年初中毕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后,在那里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那里有我的汗水、泪水、和成长;有我丰收的喜悦和理想。 退休六年了,六年来总想到我们当年插队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总想故地重游,吻吻那片土地的芬芳,看一眼当年共同生活和劳动的伙伴和老乡,看看当年的老房东,不知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总想亲口向他们表达五十年来发自肺腑对他们的思念和想往。 &nbsp;2018年10月21日下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绿树成荫,稻穗金黄。在当年同在李集乡大杨村插过队侯建兵老大哥的牵头,协调,组织,赞助下,我们曾在李集乡大杨村插过队来自宿迁、淮安、南京、连云港的候建兵、侯建和、曲文、王昭新、陈德来、沈彦、沈慧在原大队书记胡维余,冯振东,原六队队长张立志的带领下,重回大杨村。 下车后,我们在大队部门前,拍了一个集体照,现在的大队部再也不是从前土墙瓦顶的旧模样,大队部砖墙瓦顶,宽敞漂亮。门前广场不锈钢旗杆上的国旗高高飘扬。胡书记讲,晚上这里更热闹。跳广场舞的大妈、姑娘们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 拍照后我们便开始分头活动,我们当年插队时,冯振东是我们九队的会计,冯振东书记带领我和陈德来在我们老九队的原址上走了一趟。 他指着路边一块空地讲,这就是我们当年生产队的社场,看着那一片菜地,哪里还有当年我们社场的模样;在这个社场上,我曾牵着牛打过黄豆,打过麦,扛过芭䇺,扬过场;秋收后曾日夜加班给水稻脱粒。 社场南面是一条污水沟。我们是1968年11月21日插队的。刚插队几天,就在这条沟里捞污泥,记得那天,沟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农活就是将沟里的污泥翻到沟沿上来。看着那黑臭的水,薄薄的冰。心里一阵胆怯。当队里其他社员敲碎薄冰下水后。我也鼓起勇气,卷起裤腿脱下鞋,跳入水中;寒冬的冰水,刺骨的凉,干完活后,腿已冻得麻木无法上岸了,还是在冯振东的帮助下,拽着他伸过来的铁锨柄爬上了岸,这件事始终烙在脑海终身难忘。 “要吃大杨饭,先把老命掼”,大杨村当时是全乡一个富裕村,但也是苦出来,干出来的,那时社场北面,就是我们生产队的水稻地,插队时我们生产队旱改水比较迟。69年5月份,我们生产队第一次种水稻。队里插秧的小姑娘少,我们几个知青也都安排和姑娘们一起插秧,插秧要抢季节、抢时间,在插秧的那段时间里,早晨天刚朦朦亮就上工。晚上,天上黑影才收工。手和脚整天在水里泡的肿胖胖的,每天早晨手捏秧苗刚开始插时,手指和稻田每接触一次都疼得钻心。插了十几行,手慢慢灵活麻木后就忘记了疼痛。 每当田间休息时,总是仰面朝天,腰下垫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就那样都无法缓解腰部的酸痛,休息中还经常不由自主的睡着了。此时此刻才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nbsp;冯振东书记带我们来到我们插队当年曾住过的房子前。这房子曾是房东钱培德的家,现在早已变成了两层半的小洋楼。哪里还有当年土墙草顶的旧模样。 看着这小洋楼,脑海里仍浮现出当年房子的旧模样。记得下乡20多天后的一个上午,我父亲和陈德来、魏桂军的父亲一起到大杨来看望我们,并在那里吃过午饭才回去。父亲他们走后,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个锅屋里,大家做晚饭时流下了插队后第一次无声的眼泪。这眼泪中,有劳动的苦累,有生活的迷茫,有想家的思念,有前途的向往…… 在漫步九队的过程中,仅碰到一位咱们当年九队的老乡张四爷,张四爷那时腿不好,队里让他喂牛,是个老牛倌,今年92岁了。现在除了耳朵不好,身体还很结实。看来再过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我问过冯振东,原生产队中的钱步照,钱步举,李奎元,殷瑞年,冯立志等均已去世,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钱培秀,陈桂英、邹朋香、邹朋梅以远嫁它乡,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钱培德等,多在外面带孙子或打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50年前我们大扬村就是一个富裕村,如今更是楼房林立,道路水泥化,轿车普及,村民勤劳、真诚、朴实;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全村变的更加富裕,今天我们看到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特别开心 50年过去了,我们也老了,人老常常怀旧,回想在大杨插队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基本农活,推过小车,拉过板车,上过河工。大杨插队过程中使我认识到:集体生活要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难关共渡。 大杨的历练,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奠定了我人生成长的基础。他使我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不管遇到多苦,多累,多难的事。都会和当年在大杨插队时苦和累相比,那么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苦吃不了呢。 插队过程中后来我又到过徐庄,在李集上过高中,在灌南县邮电局、电信局、连云港市移动公司工作至退休,但再也没有在李集大杨插队时的那段经历刻骨铭心。 五十年后的今天,大家天南地北重返大杨,终于了却了我们数年的思乡愿望,我想如有可能,盼十年后,我们能在大杨再次重聚。 我爱大杨,爱那里的一草一木,爱那里的老乡,爱那里淳朴的民风,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最后再次对为我们此次聚会付出辛勤劳动并提供赞助的侯建兵、孙燕雯老大哥老大姐表示感谢;谢谢大书法家侯建和的墨宝! 在此也祝各位庄邻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br></h3><h3> 九队知青:王昭新</h3> <h3><b> 结束语</b></h3><h3> 返乡活动是短暂的,但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将会是永远的。</h3><h3> 我们感恩大杨、感恩乡亲,刻骨铭心的友情,友谊天长地久。</h3><h3> 夕阳无限好,我们要更加热爱生活,自尊自爱,以更好的精神、身体状态相约在2028六十周年重逢。</h3><h3> 祝福大杨村的父老乡亲健康,幸福。日子越来越好!</h3><h3><br></h3><h3><b> 2018年10月22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