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第八篇 2011年梵净山

湖南师大附中生物联合教研组

<h3>  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境内,跨印江、江口、松桃三县,其三大主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老金顶(梵净山)2494米,新金顶2336米。梵净山山高林密,其山亦雄亦险,亦秀亦柔;沟壑众多,山涧常年不断,聚成条条溪流奔向四面八方,养育黔东儿女。</h3><h3> 梵净山物种丰富,保护区内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4种,其中黔金丝猴就生活在梵净山莽莽的原始森林之中。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姿多彩大自然</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湖南师大附中生物野外科考小组</h5> <h3>  贵州一行让我收获了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梵净山中那些可爱的植物和动物吧。</h3><h3> (一)百合Lilium篇 ——云裳仙子</h3><h3>百合,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叶呈螺旋状散生排列,少轮生。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常有靠合而成钟形、喇叭形。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且丁字着药。</h3><h3> 梵净山的品种: <br></h3><h3> 1.)卷丹(Lilium lancifolium)</h3><h3>花梗粗硬,开展,花朵稍下垂;花被片6,桔红色,密生紫黑色斑点,开放时反卷,披针形,长8厘米,宽1.5厘米;雄蕊长5-7厘米,花药紫色,且具斑点;柱头紫色,子房长1.3-1.8厘米。果实倒卵形,长3-4厘米。花期-般在7月。 通常叶腋间生有珠芽;珠芽球形,直径2-3毫米,老时变为黑色花序总状圆锥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空谷幽兰 —— 绶草</h3><h3> 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小型兰科植物。株高13-50厘米,肉质根多条,黄白色,纺锤形指状且略带念珠状,4-8条簇生于茎基部,长2-6厘米,直径5-8毫米。茎短,淡绿色,直立,2-5片叶基生于近基部。叶条形或线状倒披针形,肉质无柄,长3-20厘米,宽3-10毫米,基生叶先端宽,茎生叶先端窄,中脉微凹,基部收缩成鞘并微抱茎,茎上部叶退化为鞘状苞片,先端长尖。花茎1-4个,直立,长10-35厘米,被白色柔毛.数枚小花密集生长于上,组成顶生的总状或穗状花序,螺旋状盘绕,方向为左旋或右旋,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偶为白色,花冠钟形,直径4-8毫米。花苞片卵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略长于子房;萼片离生,狭披针形,下部靠近合并. </h3><h3> 绶草的开花顺序是由基部开始,平均每隔1天开花1枚,最后开放至先端,开花至花谢平均需17天,花谢至果熟平均需15天。(清澈的小溪边,我们发现了绶草小小的身影 ,怎么也得好好欣赏啊)</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悬钩子</h3></font></h3> <h3>08 绣线菊 09 悬钩子 10 异药花 11 夏枯草 12 野豇豆 13 珍珠菜 14 绣球 15 茅梅</h3> <p>1白苏 唇形科 2 苎麻 荨麻科 3 商陆 商陆科 4 千里光 菊科 5 红叶石楠 蔷薇科 6 小飞蓬 菊科 7 愉悦蓼 蓼科 8 野菊 菊科</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羊淫草</h3><h3> 可补益肾阳,强筋骨,祛风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唐菖蒲</h3></font></h3> <h3>  虽已盛夏,山上繁花满目,如春宛在,好不羡煞人也!</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梵音动万里,风物入画图</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登金刚顶 </font></h1><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广益 • 青澜</font></h3> <h3>  历经一天半的火车、客车、面包车、电瓶车的长途跋涉后,附中、广益生物实习小组终于来到棉絮岭。一幅奇异的画图展现在眼前:莽莽大山之上,梵净山新老金顶遥遥相望,高峻挺拔,超凡脱俗。</h3> <h3>  对面山岭,状若巨佛,头枕凤凰山,敞胸露肚,悠然自得地仰天大睡,人称万米睡佛。</h3><h3> 被美景所感染,大伙儿沿着山路小径,一边听着丛博士对植物的讲解介绍,一边兴致勃勃地朝着金顶出发。</h3> <h3>  从棉絮岭又登了一段山路,就到了薄刀岭。岭上山脊如鱼背般泛出青黛色的光,两侧深崖巨壑,鸟鸣山空,徐行其上,愰若隔世。</h3> <h3>  突然,天门中开,两座耸立的巨石,像一把朝天的剪刀,剪开山峦,透过巨石缝隙看到翠绿拥簇的金顶异常壮观,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剪刀峡。</h3><h3> 从石夹梯侧步倾身而下,岩外万丈悬崖,一股风来,悠悠荡荡,摄魂夺魄。好在石壁上安插着铁链护栏,浅石阶梯顺着岩石的坡度,从其里侧的石壁凿下去。那石梯仿佛再凿深一点,就要凿穿岩石棱,露出万丈悬崖来似的。同学们屏住气息,小心翼翼地一个挨着一个扶着铁链慢慢走下了石壁。</h3> <h3>  霍宏彬老师。</h3> <h3>  大家终于都到了老金顶了!我们背着新金顶留下"全家福"。</h3> <h3>  山登绝顶,饿了,吃点馒头补充能量。</h3> <h3>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唐代 张固</h3><h3> 传说中险美可媲美华山的新金顶。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顺着山势而下,新金顶浑圆如擎天石柱,从海拔二千多米的山脊上拔地而起,直插苍穹;其上开金峡,似巨龙昂首,仰天长啸。每逢红云缭绕金顶之时,梵音一动,遥接西天。</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陡峭的石壁上铁索垂悬。我们手攀铁索,脚登石窠,不断地给自己鼓着劲儿倾力攀登而上。<br></font></h3> <h3>  金刚顶上,侧身一观,动魄惊心。</h3> <h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让人惊叹!转过新金顶,就看到一座危峰兀立在老金顶的脚膀子上,好像蘑菇一样——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蘑菇石了。蘑菇石被铁链围锁,不让靠近,怕是哪天将人拍扁了。</h3><h3> </h3> <h3>  巨石堆叠万卷书。能一观此美景,也不负我们这一路艰辛跋涉了。</h3> <h3>  下山之时,夕阳正红,映照山川,风景绝美。顿悟何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h3><h3>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登新老金顶,从初二到高中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的。虽然一路有手脚并用的辛苦,有如坠九天的惊险,也有被美景和滑竿诱惑着想偷懒的时候,但是大家一起说说笑笑,互相打气鼓励,全部都靠自己的双脚攀上了金顶。相信在同学们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路上,也能保持这种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不断前进,登上科学的高峰!</h3> <p>  身负千钧</p><p> 壁立千仞我为峰</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中太白梵净山</h1><h3> 师大附中 蒋锡辰</h3><h3> 谈 诗,必言李白,论山,必举五岳。又有几人知,五岳之外别有高山。如果说每一座名山是一位诗人,贵州梵净山,可称为群山之中的李太白。说梵净山是山中太白,并不为过。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众名岳之宗”的嘉美,试问天下间,哪座山能有李诗一般的雄伟磅礴、莫测奇诡、飘逸豪放、情韵俊朗,四种味道溶于一体?纵览四海,唯有梵净山,方称此为山中太白。梵净风景,不得不谈高山石林中的蘑菇石、万卷书、红云金顶、云海林涛、梵净佛光、天仙桥、定心水……蘑菇石是梵净的象征,上重下轻的形态总是令人疑心不可长久,可它偏偏屹立千万年,依旧姿态飞扬,风雷莫动。万卷书,地质运动、风侵雨蚀造就,巨石被刻划成一层层石片堆摞的模样,若经书卷卷。</h3><h3><br></h3> <h3>  云来云往,涛声阵阵,云海在脚下或眼前涌动,顿觉天地宽广,青冥浩荡,霓为衣兮风为马,快哉快哉!山中气候变化快,时而晴朗,时而雾雨霏霏,转变之中变幻出佛影,佛光四射,真如佛现人间。天仙桥,连接金顶两庙,横跨金刀峡,地势之险绝,月朗风清之夜,大概天上客也会来此看人间风光。金顶草木并不丰茂,在这到处都是石头的地方,金刀峡悬壁处流淌出一线清泉,就是传说中的定心水,长流不绝,清咧甘甜。各风景形胜,巧若天工,不得不称叹大自然的莫测奇诡。</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来惟觉梵净美</h1><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广益 • 陈晓</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山如海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云金顶 书山万卷</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明月天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巅峰论道</h3></font></h3> <h3>  哪怕是对生物不那么感兴趣的人,当他面对生物的时代广场——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斑斓的各种动植物时,都会情不自禁的去喜欢它们,去了解它们。对于我们这些对生物极富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学们来说就更不用提了。</h3><h3> 7月10号,湖南师范大学丛义艳博士开始带领大家认识保护区内的各种植物。丛博士学识渊博,讲解生动有趣,同学们一个个都如饥似渴、听得津津有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上果 猕猴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鹅掌秋 星宿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虫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枯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鸟不落</h3></font></h3> <h3>  我们眼前的植物是如此的丰富,于是我们开始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寻找它们的“家门”,了解它们的进化。</h3> <p>  我们的青春洋溢在山水之间。</p> <h3>  “绞杀”——植物界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生与死的较量从未停止过。</h3> <p> 陌生植物,一经描述,高中生物小组的成员就能对答如流,这可不是一时的功夫。大家的思维很是活跃,围绕着丛博士问个不停。</p> <h3> 看他们休息时也不忘去查查图鉴,翻翻资料,整理整理笔记。最爱学习的学生往往能以之为乐。</h3> <h3>  在野外,有欢乐,也会有磕磕碰碰。我会一直记得你——同学贴心呵护。</h3> <p>  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p> <h3> 科考领队冯建国老师在指导学生研究。</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梵净山考察感悟</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站在高山之巅,感受着从九重天阙吹来的风,它鼓起我的衣袖。我抬起头,那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岚,波澜壮阔的横亘在我眼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踏过曲折幽深的山间小道,走过有惊无险的剪刀峡谷,行过直指入云霄的滴水崖,跨过危险丛生的原始区域,爬峭壁,下悬崖……我终于来到红云金顶。金顶高耸如两个石柱,笔直的插在群山之中,中间是笔直的峭壁,仅以一石桥相连。手撑在栏杆边,放眼四望,我不得不感叹于天地的钟灵毓秀,感叹于世界对于山水的钟爱。脚下是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一路蜿蜒向上,到达对面笔直的旧金顶。再一转身,便对上卧佛的头——凤凰山,如一片未被人开发的原始森林,葱葱郁郁连绵数里,掩藏在云雾缭绕的背后,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当初决定不来这里考察,才是真正的会后悔吧?幸好幸好,还是来了。这满山的树儿葱葱,满山的花儿艳艳,这大好河山,正等着我们去研究呢!</div><p style="text-align: left;"> 从棉絮岭出发,走走停停,听知识渊博的博士讲解各种植物,看报春花科星宿菜,观蔷薇科绣线菊,一点一点笔记写过,一张一张照片拍过。回去整理一下,便感觉很有收获,认识了不少植物,也看到了许多平常很难看到的珍稀植物。爬了山又认了动植物,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呢。</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到后来从棉絮岭下来,不免有点不舍,山上风景独好啊!不过团龙镇也有团龙镇的好,有专门的实验区给我们采摘植物,想摘哪个摘哪个,统统带回去做标本。最开心的还是看到了被称为活化石的鸽子树——珙桐!而且不止一棵,这可让我们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子们大饱了眼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采了植物回来做检索也是很好玩的。几个人一桌,一桌发一些植物,发几本检索表就开始了植物大搜索。拿起一株黄色五瓣花的植物开始,双子叶的,有真正的花冠……一步一步检索过来,最终得出了一个答案,欣喜的拿着植物去问博士正确答案,结果博士笑眯眯的说:“不是。”只得拿回去重新检索。这次眼睛一瞄,便发现了之前的错误,改过来之后继续——藤黄科!这次不会错了,信心满满的拿给博士,博士终于肯定了这个答案。哈哈,我差点就差狂笑了,但想到还有一些植物等着检索呢,于是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快要溢出来的喜悦继续我的工作。实在检索不出来的植物拿过去跟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对着植物一阵蹂躏,横切纵切径向切一个不落,到最后实在搞不出来了问问博士,众人茅塞顿开之后便是一阵喜悦。果然,经过自己的探究之后,不管有没有得出结果,都是令人开心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做完之后一群人围着看博士做标本,一株株植物小心的放在吸水纸上,再小心的轧好,最后用绳子狠狠一捆就完事。然后我们便怀着满心的期待等待标本做好的样子,期待我们采的植物变成漂亮的标本躺在标本馆里。</div><p style="text-align: left;"> 看似长也不长,看似短也不短的梵净山考察就在这样的日子中一点一点过去,眨眼便已经到了铜仁的火车站。回首,已看不到梵净山,但是,那一座座山,一片片葱绿,那高耸如云的金顶,那些植物,那些动物,那样的生机勃勃,仍在眼前萦绕……回首,我想对你说一声,再见,梵净山。</h3> <h1> 净,静</h1><h3></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附中高2010级 汪碧忱</h3><h3>&nbsp;&nbsp;&nbsp; 看着窗外抖动的山峦,我才猛然意识到已经远离了喧嚣,眼前的苍翠,仅是一片静谧与安宁。那隐没在群岚中的等待着我的将会是什么?</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 <h3> (一) </h3><h3> 从不知道如何去描绘山川,什么钟灵毓秀,什么峰峦叠嶂,都只不过是文人爱用的辞藻。我只是静静的看着云雾缭绕的凤凰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安。白色与天相接,纯净而又神秘。然后在东方红霞一点一点的显现中,绿色也不再遮掩,他虽是一尊沉睡的活佛,却依然给人以心灵的释然,耳边仿佛传来了那深山中古钟的召唤。</h3><h3>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涌向金顶,一路上走走停停,头顶并不熟悉的树木,为我们挡去了阳光的侵扰,变幻如梦光影。脚下蜿蜒的山路,延伸到未知的远处。不记得翻越了多少个山头,只记得当视野终于再次开阔的时候,背后已经湿了一大片。来到了金顶下,紧紧地抓住手中的铁索,一步一步艰难前行。终于,再没有路的那一刻,再没有什么遮蔽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万丈光芒。云在身边舞动,与我是那般的亲近。风在耳畔长啸,然后调皮地掀起衣的一角。那连绵的群山,那数不尽的绿意充斥着眼球,激荡着心怀。仿佛一切皆在我的脚下,我便是这万物的主宰。我张开了双臂,我要拥住所有的所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如今总算是领悟到了。</h3> <h3>  万寿菊</h3> <h1> 梦回梵净山</h1><h3> 湖南师大附中 沈 铎</h3><h3> 贵州梵净山的生物考察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首先是往返路途十分艰苦,来回都要坐近十个小时的火车,我们还好都有硬座的乘票,但是车上有很多人都是只有站票的,其中有一个人还带着小孩。这时,我们都给她让出了座位,那人最近走时十分感谢我们,一再说感谢。而到了铜仁,又要坐车去印江,盘山公路很难走,我上车之前喝了一些牛奶,结果在路上就晕车呕吐了。不过还是感谢坐我旁边的谢振杰帮助了我,省了很多麻烦。</h3><h3> 到了印江,去梵净山还要坐几小时的车,山路崎岖不平,但是我们都沉浸在将要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中,摇晃的汽车我们就像坐摇椅一样享受。上山的路旁就可以看到从山上下来的清流,水是澄绿的,看了十分舒服。我们还能明显感觉到因为海拔增高导致耳鼓膜的轻微的震动——上山的感觉太奇特了。</h3><h3> 山上我们住在一个叫棉絮岭的地方。条件很简陋,我们高中组的男生要六个人睡三张床。头一天晚上我就因为没盖到被子而被冻醒来,而第二天,睡我旁边的谢振杰则被冻了醒来,结果我们很多人都感冒了。不过还好,感冒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h3><h3> 山上海拔很高,因而晚上风很大,本来我还担心洗了的衣服干不了,结果风吹了一晚上倒是把衣服彻底吹干了。山上只有一个洗澡的卫生间,因此我们得排很长的队。想要洗澡要么就得起得早,要么就得吃饭吃得快。</h3><h3> 头天考察去金顶,反正就是无休止的上坡下坡,走得腿都麻了。中午自带馒头在山上吃了中饭,真的是饿极了。下午下山之时,有个兄弟走在我们前面路上突然停住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听到有尾巴的响动声。我们都知道梵净山就是蛇多,都冒了一身冷汗。</h3><h3> 沿路上随我们同行的博士给我们讲解各种植物。我植物学学的很烂,只好疯狂地做笔记什么的。很多概念以前只有书本了解,这一次就有了真的感性认识。这给我们都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然后回来还整理自己的笔记,几天的累计发现收获还是很大的,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或课本上没掌握的知识。</h3><h3> 后几天我们在海拔较低的一个团龙村住,这里地势低平一些,可以看到沿途的稻田。当地的人都十分淳朴,见到我们来都很友善。有一天晚上的时候,其他人在玩“狼人”的游戏,我不喜欢玩,就在外面到处走,突然听到有拉二胡的声音。很多天没拉二胡的我倒是被吸引住了。上前就看到是几个当地的农民在自娱自乐。他们的二胡很简陋,就是竹筒然后上面绷了棉线。我问他们要了来也拉了一曲赛马,他们听得懂,倒是给我说,这赛马得用那钢丝的琴弦,这棉线的不行——他们还真懂行!村子里有学校,然后就当然有篮球场,我们几个男生去打了一会儿,碰到了当地的“球星”,“球星”投篮很准,很难防。“唉,山中有高人啊!”我竟然也有了想要以此写小说的冲动。</h3><h3> 有一天考察回来,路上碰到有卖梨子、李子的,十分好吃,我一下子还买多了,结果走的时候只好扔掉,太可惜了。</h3><h3> 回来的时候,是晚上,坐火车那叫一个煎熬啊。翻来覆去,虽然很困就是睡不着。第二天到了火车站,然后回学校,晕晕乎乎走到了寝室,几乎是摸到床立马就倒下了。梦里好像还坐着火车,回到了梵净山……。</h3><h3> </h3><h3> </h3> <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净山科考记(二)</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2011年8月</h3><h3> </h3><h3> 在梵净山我们进行了多日的考察,在沿山路行走的途中,随队的博士时不时给我们讲解遇见的植物。梵净山是国家重点的自然保护区,所包含的植物种类十分之多,常常有我们的课本所未曾记录的。例如有叶上开花的青荚叶,颜色鲜艳的“扛板归”等。每当博士讲解时,我们都十分认真地记录并仔细观察,当遇到专业知识有不懂的时候,便及时向博士请教,博士均一一耐心讲解。例如在课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子房上位、下位与半上位的概念,平时均只有表层的理解,而这次考察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花果品种,经博士的讲解,对有关子房与花的相对位置的知识有了真正感性认知。因而这次活动这充分增进了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加深了我们的印象。</h3><h3> 在野外考察回归露营地之后,我们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检索,动用了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还自行编辑了检索表。面对复杂繁多的植物种类,和较为生疏的专业知识,经过博士的指导,我们都有了较好地掌握。例如在鉴定一株牻牛儿苗科的植物时,对于子房是否愈合我们有不同的见解,这时,我们在博士的指导下动用了刀片进行解剖,并用显微镜观察才最后得到了肯定的结论。这些实验在平时我们都是很难接触到的,因而经过这次的锻炼,我们受益匪浅: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h3><h3> 为期七天的考察很快就结束了,这次考察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相信,经过这次实习考察的锻炼,我们必将更好的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并且我们的团队也将愈发团结,迎接未来的挑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div> 橙红的花瓣,均匀地撒着点点黑色的墨汁,向着自己的茎和叶吐露芳华,在夕阳的映衬下,流露出无人可比的娇美。我痴痴地看着这株卷丹,手中的相机中虽早已留下了它的倩影,却依然无法捕捉到那真实的风雅。</div><h3> 我是个凡人,所以我轻易被这世上的美所打动。沿着小溪,我们向更深处进发,没有心思去留意丛博的讲解,眼球被那巨大的绿色帷布下清丽的白给抓住,便放不开了。一朵又一朵,我远远凝望。那一抹抹的白,是那般干净,不着半丝污染,恰似流落人间的仙子,让人不得不倾倒。忽然,一阵清风送来风铃般的叮咚,淡淡的回首,那一刻光影轮动,打破了山间沉寂的烟岚,而旁微立着一簇又一簇的繁华,在流光中无声地舞动。恍然中,我才明白绣球亦是此般灵动。</h3><h3> </h3> <h3>  走过一排排木屋,天已卸下了淡妆,鼻尖忽被一股淡香萦绕,久久不断。急急地找寻,终于望见那一株淡雅的黄。温婉的月撒下缕缕清辉,灰的影,黄的花,却是那般和谐,似位闺房女子,恬静淡泊。月见草,月光下的绽放,默默的爱,不羁的心。</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3>水清清而窥云淡,鹅喁喁以语天籁。</h3></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1><h3> 成群的木房 ,没有太多的装饰。楼层上的移动化为清脆的“咯吱”声,在幽静的山村中向四方扩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有城市的喧嚣不止,有的仅是不绝的苍郁和厚重的土地。还有那一群朴实的人们,也许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玩弄那些高科技的产品,也许他们不懂得如何在光影交错的夜市中寻找欢乐,却依然有着自己简单的幸福。晚饭后聚在一团拉拉家常,感受着微风轻抚, 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亦可流连于花海之中,还有那满天待人仰望的繁星,怎不惬意?若是可以,多想留在这一片土地,伴晨钟暮鼓,净化心灵的尘埃。 </h3><h3> </h3><h3> 安静,干净。无论是景还是人,这都是我最深的感触。世间最美的景色并不是以为它有多么的鬼斧神工,多么令人惊奇,而是因为它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或许今生不会再相遇,但是必定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地方带给我七天短暂却无法忘记的快乐,会永远记得它——梵净山。</h3> <h3>  绣线菊</h3> <h1>  梵净山考察之花絮朵朵开</h1><h3></h3><h3> 雷荫先</h3><h3> 如果说将梵净山的考查历程汇编成一本故事书,那么考察中那些趣事便是看过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后的温馨与平静;如果将8天来的点点滴滴谱程宏伟的交响曲,那么这些趣事就像慷慨激昂的曲调后突然转折的平缓轻柔的小调;如果将考察中的一幕幕改编成长篇巨制的电影,那这些事儿一定是不可不看的精彩花絮。</h3><h3> 此路是我开</h3><h3> 经过了一路的舟车劳顿,我们终于来到了梵天净地的山门前。好像柔软的床铺就在眼前,一行人抬脚欲行的时候,一个消息如落雷一般惊醒众人:进山那是要票的,而现在已经过了买票的时间了!抬头望向工作人员,那张脸上分明挂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在想从此过,留下门票来!的欠扁表情。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滞留在山门前。幸好在老师们的调解下,我们终是坐着景区观光车,乘着山上清冷的风,携着落日的余晖,上山啦!</h3><h3> 狂雨梨花相遇时</h3><h3> 这是到了棉絮岭的第一个晚上。狂暴的冷风放肆席卷着天地,发出阵阵呜咽。所有人都聚集在室内有些昏暗却柔和的灯光下,每个人身上都镀了一层浅浅的光晕。“好了,现在开始轮流唱歌。”聪哥背靠着门板说道。于是有人面带羞怯,有人自告奋勇,有人纯属搞笑,有人认真吟唱……这一晚,是相遇,却又如多年不见的故友,相谈甚欢;是相识,却已有了彼此间的合作和默契。</h3><h3>白云深处有人家</h3><h3> “啊,好累啊!前面有个亭子,休息会儿吧?”</h3><h3> “我觉得有点饿了,现在几点了?”</h3><h3> “快12点了啦,我们可以吃午餐了不,老师?”</h3><h3> ……</h3><h3>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一幕:</h3><h3> 一伙人霸占了整个亭子,亭子中央摆着几个瓶瓶罐罐,瓶子上方聚集了几颗脑袋。原来是在往自己手中的馒头加作料啊!只见可怜的瓶子旁边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一个个带着不怀好意的笑伸出手——拿起筷子,便开始了涂抹大计。待一圈人涂抹完之后,另一圈人又开始了对瓶子里的橄榄菜,腐乳,老干妈等食物的蹂躏。</h3><h3> 冷馒头虽硬,但配上我们这热烘烘的气氛,也变得格外好吃起来。亭子掩映在云雾之间,待得后面的游览者上来,看到如此场景,只怕要感叹一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啊!</h3><h3> 第二天的正式考察是沿着大路往山下走,由博士负责为我们讲解植物。由于还没有获得许可,我们对着这些美丽的花儿草儿树儿只能看不能碰。真是急煞人也。然后我们计上心来,决定趁着没人看见是“偷偷“摸一下,毕竟拿在手里才好讲解不是?突然汽车的轰隆声逼近,望风的老师一声令下”有敌人!掩护!“于是围成一圈的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散开去,然后目送观光车经过,离去……观光车“轻轻”的走了,排一排尾气,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无数无语的眼神……</h3><h3> 于是,我们一行便在“有敌人!”,散开,聚拢这种重复状态下“艰难”的完成了任务。 </h3><h3> 我不是“狼”人</h3><h3> 窗外,狂风呼啸,室内无灯火。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h3><h3> “现在开始从死者的最左边开始发言。”做为狼人游戏的主持人,也就是我,此时正站在某寝室两张穿中间主持游戏。我左手边的床上坐着2个女生2个男生,右手边的床上坐着1个女生,3个男生。现在是我右手边的女生,也就是我师父——川川开始发言。</h3><h3> “我觉得,胡旭有可能是狼人。”</h3><h3> 下一个,雷荫先,“什么?狼人啊?我不知道啊,不要问我。”</h3><h3> 再来就是胡旭,看他如何辩驳。他原本侧卧在床上,只见他缓缓举起右手,用他前鼻音,后鼻音不分的话语喊道:“我不是男人!我们这一床都不是男人!”其他人集体愣住,很快恢复过来,便是一阵阵的狂笑。有的笑倒了,有的抓住床沿放肆锤床,有人假装吐血。只见始作俑者还在那迷茫而不自知,“怎了?”</h3><h3> 从此,江湖人送外号,“男人(狼人)!”</h3><h3> 夜半暗香来</h3><h3> 组长最近有些心神不宁。</h3><h3> 据说自我们从棉絮岭搬至团龙镇后,组长每天吃完饭都会去散步。有一天,他惊讶的发现了一株很漂亮很罕见的百合。于是,他不淡定了。于是,在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趁着大家睡熟,一条黑影携着铲子子门前流出。半晌,黑影捏着一颗带着香气形似百合的植物溜进了宿舍。好一个夜半采花贼!</h3><h3> 不过,据小道消息称,组长因为内心愧疚,在第二天夜晚有悄悄地把花放了回去,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小道消息往往是不可靠的啊!回去的时候,组长手上虽然没有了百合,却有了其他的植物啊!</h3><h3> </h3> <h1>  猕猴桃事件</h1><h3></h3><h3> 话说有一日,我们在路上看到了长势很好的野生猕猴桃,于是“哇”的一声冲去围观。然后,发现了更多的东西,花椒,红薯苗……正当一只手伸向可爱的猕猴桃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喂,这桃子,是别人种的吧?”所有人齐齐回头,便看见不远处一栋房子前,一个妇人警惕地盯着我们这边。敢情我们被当成小偷了啊……不过后来博士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顶着十二万分的压力,给我们摘了一颗——花椒,进行讲解。我们顿时被感动,博士,你是英雄啊!</h3><h3> 后记</h3><h3> 到如今,考察已经圆满结束了。不过想起这其间经历的种种,不由一笑。这次体验,值得铭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花椒</h3> <h1> 梵净山科考感悟</h1><h3></h3><h3> 耳闻之不如目见只,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br></h3><h3> ——刘向</h3><h3> 进驻梵净山,是我平生以来第一次到自然环境下进行动植物科学考察,通过这次考察,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绵绵青山,茫茫林海,心中充满期待和敬畏。</h3><h3>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便开始在山区进行考察、学习。虽说植物学早看过一遍,有关习题也做了不少,可当我真正面对一株植物,让我辨认它是什么科的时候,我真的无从下手。乍一看,感觉所有植物都长一个样,能分辨的无非只有最简单的几个特征,可这些难以作为分科依据,若是碰上未至花期的植物,就更不知所措了。这时才知道,原来在书本上看到的知识,如不能很好地利用,终究只是一堆字符而已。在博士的指导下,我慢慢有了些头绪。虽说书上把每个学科的特征介绍的十分详细,但终究只是“征”,而真正对分科有用的,却是它们的“特”的部分。只要能找到每种植物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分科便会变得轻松许多。 </h3><h3> 话虽是这么说,可有的时候,连特征都不是那么好辨别的。例如,我们辨认一株藤本植物时,明知道葡萄科的茎卷须与叶对生,葫芦科的茎卷须生于叶腋处,可我还是判断失误了。这株植物的茎卷须弯曲绕至也对面,于是我认定是葡萄科植物。博士摇头告诉我们,看茎与叶对生与否,应看卷须基部,我再仔细一看,果然茎卷须基部着生于叶腋处,是葫芦科植物。</h3><h3> 这还只是由于对概念掌握不透引起的判断失误,而更大的失误,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与现实情况的偏差。当博士让我们辨认花序时,我见那花序成圆柱状,看上去肉质饱满,便断定为肉穗花序。博士却告诉我们,这实为穗状花序。肉穗花序肉质饱满是没错,但其肉质的部分是其花序轴。而这株花序看上去似肉穗花序的原因,是由于它花多且花长。且肉穗花序通常有佛焰苞包被。所以并非看上去肉质的就是肉穗花序,而是看其花序轴是否膨大。看书时根本没注意的细节,当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便显露了出来,理想中的图像与现实相差甚远。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孰是孰非。</h3><h3> 在山上呆了三天,基本掌握分科的基本要领后,我们改入住团龙村,进行其他项目的学习。首先遇到的困难便是花程式与花图式的书写和绘制。第一朵花是凤仙花,当时数出的萼片怎么都是三枚,但我们怎么也不相信,认为一个5基数的花怎么萼片数会是3.。于是我们开始发挥自己空前的想象力,认为最大的那片萼片是三枚萼片合生而成,然后开始乱写一气。博士看了我们这组的结果后,很是无奈,反问我们:“为什么5基数的花就不能只有3枚萼片?”告诉我们它确实只有 3枚萼片,另外两枚在进化过程中退化了。并教育我们,做实验、做研究一定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擅自改变结果。尊重事实,才能发现真理。七天的梵净山之游结束,每个人既不舍又满足。不舍于这些个快乐且充实的日子,满足于内心的满载而归。</h3><h3> 梵净山之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白纸上的文字终比不上亲身的经历和体会。书本上的知识,若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不能与实践相联系,所有的知识都是肤浅的而毫无价值。只有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感受过,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正如萧伯纳所说:“一个人只有经历东倒西歪,像一个傻子一样的时期才能学会滑冰。”我们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从无到有的过程,慢慢了解到要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学会,怎样学才是真正地透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h3> <h3>  梵净山的飘逸和情韵俊朗亦体现在他的生态景观上。梵净山一带,八十一 </h3><h3>条溪流在山中蜿蜒而行,灵动且秀美。有的从高崖飞下,薄如白纱,潺潺 清唱;有的顺山沟峰回路转,激流迸溅;有的静若处子,作无声之涌……这条条溪水使绿意葱茏的梵净山更添灵动飘逸。山静水动,山青水白,一刚一柔,水土相哺,佳景天成。梵净山是联合国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4.2万公顷原始森林,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包括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21种,记录在案的动物有800多种,以黔金丝猴、大鲵最为著名。这些动植物是梵净真正的主人,千百年来在这里生生不息,看可爱的金丝猴在林间跳跃,听声如娃娃的大鲵在清流中游弋,赏形如鸽子的珙桐花在山野洁白开放……它们在梵净山活得如此快乐,如此自在,有了它们,梵净山才鲜活起来,才是一座有生命气息的不死之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那方山,那方水</h1><h3> 蒋锡辰</h3><h3> 在阳光和艰辛的伴随中,我们为期9天的生物实习(7.8—7.16)终于结束了。对于我的第一次实习,出发前我心里就充满了好奇,紧张,兴奋和期待。在悄无声息之下,实习的日子来临了。面对实习,我个人的心理是从兴奋到适应,从无限的期盼到释然。让我舒心的是植物学大多都是文字的理解。于是,我利用文字能力优势,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生物。而且,因为老师的鼓励,让我没有被生物学打倒,反而对生物学产生学习兴趣。</h3><h3>&nbsp; &nbsp;&nbsp; 实习伊始,我也有点忐忑不安。因为在实习之前,我曾参加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生物调研活动。当时,学长学姐带我们绕着学校认一些植物,一个下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都能认出好几种植物,反观自己,却好像还是什么都不懂。</h3><h3> 到了真正实习的时候,我每次都冲在最前,当老师讲植物特点的时候就马上记录,然后拍照。拍照后落后了老师,于是又继续冲前去跟上老师。虽然这样子很累,可是我收获了很多。</h3><h3> 9天的实习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每天的知识都很多,只有晚上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来归纳和复习当天的知识,以致于在去梵净山之前,我提前了解了当地生物分布,协助老师安排实习路线,使得实习更加高质高效。</h3><h3> 在梵净山的6天当中,我们真正外出认植物的时间较多,有点可惜在标本制作上我们略有忽略,但这6天的收获是无法衡量的。</h3><h3> 首先,整体的学习环境很好。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都产生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是见到一种植物,无论认识与否,都会注意观察,尝试辨认。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人都会有几种特别熟悉或者容易辨认的植物。因此,我觉得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使我在实习中获得进步的阶梯。</h3><h3> 其次,除了知识上的积累,对于人生而言,这次实习也带给了我很大的收获。我们同学之间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在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大家为了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是现在学习所需要的。值得高兴地是,这次的实习,我们同学之间的了解更深,感情更厚。另外,对于我来说,在梵净山金顶带队登山的那次经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也是极有意义的。这使我感到我有一群很好很好的同学。在攀上每一块石头的时候,我都要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不能被打败。经过了这一次的经历,我相信在将来我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一定会想起那天的情景,一定会勇敢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h3><h3> 生物学的学习很快就将告一段落。可是作为我高中生涯的第一次外出实习,它让我减轻了对生物的抗拒和反感。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感觉到自己在一点一滴地进步着。</h3><h3> 最后,我要感谢自己的理性安排决策,更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谢谢!</h3><h3> 1 梵净山的生态概况&nbsp;<br></h3><h3>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该山山体庞大,地势隆起显著 ,突立于贵州高原东部斜坡向湘西丘陵过渡之间。地理位置 :北 纬2 7 .5&nbsp; 一 2 8 .1&nbsp; ;东经 1&nbsp; 0 8 .4 &nbsp; 一 1 &nbsp; 0 8 .5 。梵净山最高峰为凤凰山,高达2 5 7 2 米。高耸的山体和深切的河流 ,使梵净山山区地势的相对高差很大 ,从山麓到山顶 ,相对高差可 达2 0 0 0 米 ;高差悬殊的地势 ,使水热条件在 山体不同高度上重新分配 ,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 由于梵净山地处 中亚热带,冬季受西伯 亚冷空的影响很弱 而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十分显著 。故该地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度随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所 化 ,每 高 1 0 0 米气温下 降0 .5&nbsp; 一 0 .8 摄氏度;年降水量为1800一2000毫米 ,是贵州省三大多雨 中心之 一。 土壤 在8 0 0 — 1 &nbsp; 4 0 0 米 为灰化黄壤 ,PH为 4 — 4 . 5 。从 1 4 0 O 一 1&nbsp; 9 0 0 米 为黄棕色森林土 ,&nbsp; 1 9 0 0 米 以上为高山草 甸土 ,PH为4 . 5 — 4 . 7 。</h3><h3> 2 梵净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h3><h3> 梵净山山麓海拔一般为5 0 0 米, 至 凤凰山顶海拔2 5 7 2 米,相对高差达2 0 0 0 米, 因此具有 较明显的垂直分异 。其垂直带构 ,可划分为四个植被带。1 3 0 0 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 ,1 3 00—2100&nbsp; 米 为常绿 落叶阔 叶 混 交 林带 ,210 0 — 2 3 5 0 米 为亚高山针叶林 带 ,2 3 50—2 5 7 2 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nbsp;&nbsp;</h3><h3> 2 . 1 常绿阔叶林带</h3><h3> 本带分布在 梵净山山王殿 、三 角庄 、鱼坳 1 3 0 0 米 以下地 区。常绿阔叶林树 种组成复杂群落。群落类型多样 ,是多种乔木树种 ,多样生态类型 ,不同的植物群落组合一起 ,经过长期历史 发展而形成的多优势典型樟栲林 。其种类蛆成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为主 ,其次有杜英科、金缕梅科、山矾科、大戟科等,其种类组成栲属,青冈栎等,石栎属 、樟属 、润精属 、楠木属、八角属 、术莲属、木荷属的一些种类为优势树种。&nbsp; 本带气候温暖 ,风力较小 ,水热资源丰富 ,湿度较大 。在山麓一带为酸性黄红壤 ,其余为酸性黄壤。林下光照较弱 ,使其蕨类植物种类数量繁盛 ,约有2 6 科 1 8 0 种 ,主 要 育卷柏、 乌蕨&nbsp; 风丫获、角藏 、铁角蕨 、芒萁里白、瓦韦曲轴海金沙。其次是普通针毛蕨华中铁角蕨 、星毛蕨、金星蕨等等。&nbsp;&nbsp;</h3><h3> 2 . 2 常绿落叶阔叶林带</h3><h3> 本带分布在上 茴香坪 ,&nbsp; 晒石板 ,白云寺 1 3 0 0 —2 1 O 0 米。本带 常绿树种&nbsp; 生要有青冈栎、小叶青冈栎 、厚皮特 、巴东栎等;落叶树种主要有水青冈、中华槭、小叶槭、兰峡、野樱、青榨槭、野茉莉 、野漆树 、椴树等 ,组成阔叶混交林 。&nbsp; 越往上落叶成 分逐渐增加 ,开始出现水青冈等落叶树种,在13 0 0 一 1 4 0 0 米以土 ,亮叶水青冈占优势。常绿树种黔椆在上部也形成单优势群落。本地带森林茂密 ,一 般 光 照 较弱 ,山地坡度 一般达4 O 度以 &nbsp; 上 。土壤 为 山 地黄壤,较湿润。为此蕨类植物生长在此区种类较 少约有 I &nbsp; 7 科 4 3 种 。主 要 育 峨 屑蕨 、华中介蕨 、华中碲盖蕨、黄瓦韦、粤瓦韦 、 异盖鳞毛藏、熙足鳞毛傲 、拉南星蕨 、草叶基叶蕨 、单叶金星蕨 、东方球子获 央囊蕨 、楫蕨,另外还分布有西南禾叶蕨。&nbsp;&nbsp;</h3><h3> 2 . 3 亚高山针叶#带&nbsp;</h3><h3> 本 带分布在 落 叶闼叶林 之上 , 在 烂茶顶、锯出山 、白云寺一带,北坡海拔2 1 O O 一 2 3 5 0 米的亚高山地带,局部地段可 向下延伸 至 19 0 0 米处 。亚高山 针叶林带 以铁杉&nbsp; 、梵净 山冷杉占优势,混生有丽征铁杉以及蔼叶树、种扇叶槭 、 山樱、 毛序花楸 、 红毛花揪、心叶荚莲等。灌木层 大箭竹占优势,此外有贵州绣线菊,阔叶十大功劳 、红花蔷薇、籀 儿刺 、 悬 钩子 、美丽马醉 木 、高山柳 等。 本带 中由于 海拔 比较高 ,光 照较 强 ,风 力 也较大,湿度 比上带较大 ,土壤在靠 近混交林 带 为山地黄棕壤 上部有一些青色腐质士 ,PH4 . 5 -4 . 7 。在此带蕨 类植物较少 ,多生于灌丛箭竹林下 、岩石上 。在此带中蕨类植物 有 12 科1 8 种 :石 松&nbsp; 、地刷 子石松&nbsp; 、海金 沙 、曲轴海金沙&nbsp; 、瘤 足蕨&nbsp; 、耳 形瘤足蕨&nbsp; 、瓦 韦 、两色瓦韦 、对叶耳蕨 、狗脊蕨 、乌蕨 、鳞轴短肠蕨、鳞毛蕨、异盖鳞毛蕨、大羽贯众&nbsp; 、铁角蕨 、擗蕨 、黑鳞耳蕨等。&nbsp;&nbsp;</h3><h3> 2 . 4 亚高山囊丛草甸带&nbsp;</h3><h3> 本带 分布在亚 高山针 叶林 带 之上 ,2 &nbsp; 3 5 0 米 至 山顶2 5 7 2 米 的金顶 、老金 顶.凤凰 山顶 一带&nbsp; 亚 高 山灌丛 以杜鹃一 大箭 竹 灌 丛 为 主 ,本带 下部常 见 的优势群 落有 :百合花杜 鹃一大箭竹灌丛、粉自杜鹘—大箭竹灌丛、卷叶杜鹃一大箭竹灌丛及贵州杜鹃一大箭竹灌丛等&nbsp; 。本带 上部 以冷箭 竹灌 丛 为主&nbsp; 。亚 高 山草 甸分布在岩石裸露的桌状山及山顶附近的局部地段 。 组成的 主要 种 类有马先 蓠一 种,花锚&nbsp; 龙胆、短裂蒿本 、大叶 当归 、 卵 叶党参、 天山玄参 、 日本鹿 蹄草 、 小 莲翘&nbsp; 、管花 鹿药 、牛毛 毡 、莎草多种 。蕨类植物主要有3 科 4 种 ;石橙、 地刷子石橙 、曲轴海金 沙 ,两色瓦韦 。从上述四个苇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看 ,蕨类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垂直分布的原因是:地形复杂 、相对高差达2 0 0 0 米、降雨量随高度增高递增 、温度 殖高度 增高递减 、风力 随高度 增 高 而 递增、光照也 随度 增度递 强 、故 出现 较明 显的蕨类 分布 情况 。</h3><h3> 3动物生态分布</h3><h3> 梵净山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黔金丝猴、猕猴、林麝、云豹、熊猴、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红腹角锥、鸳鸯、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大鲵等14种。其中最珍贵、最具科学价值的是黔金丝猴,是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黔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兽类,因数量少,成为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国家列为一类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栖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现在约750只。游客在游览区难以看见,常分布于岩高坪一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居感怀</h1> <h3>  夜 里,村子里路灯一溜儿亮起来,配上客栈的红灯笼和小桥流水,还是很有江南小镇的味道的。吃完晚饭,大部分同学学习了一天的神经也放松下来。有的跑到村里唯一的一个小学校去打篮球,有的在河滩边比赛打水漂,更多的时候,大伙儿聚在小阳台上,点上一盏橘黄色的小灯泡,玩狼人游戏。推理、合作、判断、交流,一阵阵笑声飘进夜幕,一场场游戏下来,不知不觉中原本陌生的心也仿佛靠得更近了,有种亲如一家的氛围。</h3> <h3>  恰逢小黄同学过生日,大家别处心裁地在西瓜上给她写祝语,结果,瞧,这瓜竟不负重托地变成黄澄澄的了,咬一口,照样甜滋滋的呢。</h3> <h1>2011年生物野外科考学生档案:</h1><h1>湖南师大附中</h1><h3>1 沈 铎</h3><h3>2 胡 旭</h3><h3>3 谭云川</h3><h3>4 戴龙祥</h3><h3>5 雷荫先</h3><h3>6 汪碧忱</h3><h3>7 彭来鸽</h3><h3>8 谢振杰</h3><h3>9 蒋锡辰 </h3><h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h1><h3>1 梁雨辰 女 </h3><h3>2 黄羽岑 女 </h3><h3>3 黄家晟 男 </h3><h3>4 李 妍 女 </h3><h3>5 刘 屿 女 </h3><h3>6 周诗奇 男 </h3><h3>7 晏凡雨 女 </h3><h3>8 刘惕如 女 </h3><h3>9 吴晓吁 女</h3><h3>10 刘孟坛 男</h3><h3>11 公 明 男 </h3><h3>12 全 兴 男 </h3><h3>13 王云涛 男</h3><h3>14 刘 向 男</h3><h3><br></h3> <h3>指导老师: 丛博士 冯建国 朱昌明 李晓聪</h3><h3>图文编辑: 张青澜 陈晓 欧希良</h3><h3>审核人: 杨群英 汪训贤 黄国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