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沁心脾,思维津胸怀【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文基兵

<h3>2018年10月17日,濮阳县教师一行二十余人应邀来到了杭州,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我们怀揣着“为濮阳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的理想,也带着自身在学思维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期待能在这次大会收获丰富的精神食粮。</h3> <h3>18日上午,大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序幕。</h3> <h3>首先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讲话。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林教授没能来到现场,但已近八十高龄的他提前录制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视频。林老先生从三大领域,六个指标,十八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发展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同时,他指出,概括是思维的首要特征,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h3> <h3>紧接着,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芦咏莉校长分享了北京二实小对思维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h3><h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工委书记钱晓华先生分享了杭州开发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他们以评价为载体,制定了一套“六四五”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用脚踏实地的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的发展。</h3><h3>随后,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型教学理论,为什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贯彻这一理论。</h3> <h3>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九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他们是从刚刚结束的全国思维型教学优质课比赛中遴选出的部分获奖老师。观摩课堂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位老师对于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同屏互动,这些技术已经完美的融入他们的课堂,这是我们自身课堂努力的一个方向。</h3><h3><br></h3> <h3>最精彩的还数展示课后的专家评课环节。,聆听各位专家的评课让我受益良多。第一次思考课题学习型课程,第一次分别用STEM课程和科学探究课程两种不同的角度设计同一节科学课。在每一次的思维碰撞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反思自己以前的课程,是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究竟有没有获得科学素养的培养?</h3> <h3>19日下午,濮阳县教育局总督学申建民分享了濮阳县思维型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例,以及我县近些年教育综合质量的提升。</h3> <h3>申局长介绍了具有濮阳特色的五位一体课程以及“五专”模型。他指出:教育的核心是思维,学生的学习需要思考。申局长的讲话提纲挈领,引人入胜,获得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br></h3> <h3>在接下来的高峰对话环节,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李香菊校长和来自杭州,西安,成都,湘潭的四位校长一起就“思维力之课程课堂变革”的话题展开探讨。李校长以一个课堂实例指出,一线老师上课时要注意课堂活跃、说话不经思考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较浅层次,学习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同时,关于教师如何学习思维型教学理论,如何在课堂中应用的问题,李校长提出了基于教学实践的独到见解。</h3> <h3>20日上午,我们相继聆听了辛涛教授,于晓雅主任和徐淀芳主任的讲话,他们分别从教育质量监测,科学课堂实践,以及教学方式变革的角度揭示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h3><h3><br></h3> <h3>在大会最后的全国思维型优质课大赛颁奖环节,来自濮阳县的多名教师在全国一千余名参赛选手中获得优秀奖,一等奖等奖项。同时,濮阳县教育局因为这一年思维型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获得大赛特别颁发的优秀组织奖。<br></h3> <h3>我校的朱晓琳老师获得思维型课件制作优秀奖,文基兵老师获得优质课一等奖。</h3> <h3>这一年的思维型教学实践改变了濮阳县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濮阳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距离提供给“濮阳孩子最好的教育”的理想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