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副本)

神话

<h3>  人生中没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更不幸的是交上了几个不是朋友的朋友,最最不幸的是还要跟几个不是朋友的朋友装作“很朋友”的样子天天纠缠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娱乐,共同称兄道弟! </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而这个前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爱面子而逞强;二是因为碍于面子而懦弱,但都是虚伪。虚伪的背后是灵魂的被亵渎,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br></h3> <h3>  所以,我们常用“世事有风险,交友需谨慎”来告诫自己,来告诫自己真正的朋友!那么,何谓朋友呢?这或许是一个比“我是谁?”还要难的哲学终极问题。假如可以穿越,真想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仨请来,进行一番“教堂式”的洗礼,以求对朋友概念的真正理解,从而剥去心中的觊觎。<br></h3> <h3>  那只能自己胡言乱语一通了! 朋友,古今中外都有这么一说,这就有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按现实生活中的语境看,朋友之称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的。广义的朋友是除敌人外的全部;狭义的朋友才是我们“坐而论道”的对象。当然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泛话题。有这样几句话一直在耳蜗不散:什么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啦;什么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啦;什么朋友妻不可欺啦…… 这里传达出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朋友是用来帮助自己的,朋友又是不能辜负的。这当然没有错,但这只是外在的表象,没有涉及到灵魂的共鸣。能够让灵魂共舞,且节奏欢快,才是我们寻找朋友的最本质要义——因为我们的灵魂需要互相慰藉! 从这个意义上说,朋友是不需要在热闹中去寻找的,更不需要用数量的多寡来评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古训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人有时难免会彷徨、要郁闷——为家庭,为同事,为那个他和她。这个时候就要寻找倾诉的人,向他(她)释放心灵的废霾和垃圾。这个人便是朋友!<br></h3> <h3>  由此,朋友最大的作用不是要得到什么,依靠什么,而是“给予”什么。当然,前提是必须懂你,其次是能够接纳你,如果再能给你点什么锦囊妙计,那当然就更OK了。 <br></h3><h3>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或许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看热闹,其实这正是人生荒芜的表现。因为他自己没有戏演了,只能沦为他人的看客。这就是一种孤独,一种凄惨。这个时候,一个并不富有,也没有什么地位的人愿意跟你一道清茶一杯,侃侃大山,吹吹小牛皮,偶尔也聊聊女人(男人),这就是朋友。<br></h3> <h3>  请记住:朋友不要用来依靠的,朋友也不是用来帮你办事的,更不是什么跟你患难与共的。只有明白了朋友的价值,那你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 <br></h3><h3> 民间有俗语,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没有必要去谴责人们的庸俗和势利,我们只是在生活中努力去寻找哪怕是你“穷在深山”也愿意跟你交往的人,宁缺毋滥! </h3><h3><br></h3> <h3>  有人说,朋友象酒,越久越醇香;也有人说,朋友象古董,年代越遥远,价值就越大。是的,因为时间过滤了彼此间的风尘,留下的只是沉淀在清澈水底中的那几粒光亮的小石子。通透明了,已经没有了任何碍眼的东西,这是灵魂与灵魂的融合,这才是我们要的朋友! <br></h3><h3> 珍惜吧,别惊动了朋友间那份深藏着的情谊!</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