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 作为库伦人,不管走多远,故乡的天空在我心中永远是最蓝最蓝的。“风水山上风水好,福缘寺里福缘多,荷花池中荷花艳,泉眼沟內泉眼活。九九八一无尚天,沙漠疑作远古唤,荞麦飘香香万里,安代歌舞舞达旦”,写的是库伦风景民俗八绝。时间有限,我们只游览其中的三处。</h3><h3> 一、厚重三大寺 </h3><h3> 三大寺位于库伦镇中部,依北高南低分层建筑。历史上,库伦旗是内蒙古唯一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宗教圣地。其中兴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缘寺是财政中心,象教寺是喇嘛住所。三大寺因为独特的宗教地位,被称为“小五台山”,最兴旺时,有寺庙70多座。 兴源寺始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正殿有64根沥金龙柱,横纵各九间,有“八十一间殿堂”之称,不过民间还是通俗地叫“九九八十一间”,有天王殿、配殿和钟鼓楼等;福缘寺建于乾隆七年(1742),有山门殿、诵经殿、佛殿、老爷庙等四重殿宇及偏殿、钟鼓楼原有舍利塔,文革时期被毁。象教寺亦为四进院落,山门内有弥勒殿、无量佛殿、玉柱殿、佛母殿、寝殿、影壁等。三大寺建筑具有蒙汉藏文化结合的特色,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h3><h3> 宗教与政治似乎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游人的心情,三大寺是科尔沁草原佛教寺院的精品,凝聚着宗教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它闪烁着文明的光辉,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蕴含了佛家博大精深的思想精华,延续着普渡众生的博爱。它厚重的历史,辉煌的建筑,成为一枚烫金的名片。 </h3><h3> 二、风水敖包会 </h3><h3> 民俗一绝风水山,景区内有哈达泰植物园、人工湖、观景台、动物塑像,园中敖包硕大壮观。</h3><h3> 一首《敖包相会》唱响大江南北,其实敖包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敖包蒙古语意为“堆子”,是石头堆成的道路或边界的标志,后来演变为祭祀的象征。传统的祭敖包是不允许女人近前的 ,那是对长生天的亵渎。牧民以此祈神降福,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病无灾。据说围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圈,是为生者祈福,逆转三圈是为死难的亲人缅怀。 </h3><h3> 祭敖包少不了烤全羊,届时蒙古人特地赶来在敖包前静默祈祷,然后把印着经文的纸片抛向空中,虔诚肃穆印在脸上,企盼刻在心中。这一刻,心与神圣的长生天是相通的! </h3><h3> 三、库伦旗安代博物馆</h3><h3> 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安代文化最集中体现的库伦旗安代博物馆,就成了库伦旅游必须要去看看的地方。</h3><h3> 博物馆坐落于库伦新城区生态公园北侧,安达大街与杏坛路交叉口西北150米处,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图书馆、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其中安代博物馆面积为8500平方米,融安代艺术展厅、历史文物展厅、民族文化展厅、宗教文化展厅、数字库伦展厅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厅为一体,是一个多功能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安代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h3><h3> 走近博物馆,首先看到门前是十八级台阶,把博物馆高高抬起,整座建筑显得更加高大。拾阶而上,迎面两根圆柱支撑,上挂蒙汉文牌匾,里面是个一二三层联通镂空的空间,宽敞明亮,让参观者上了台阶,可以有个歇脚避雨的场地,等待参观,是很人性化的设计。</h3><h3> 走进博物馆,进门仍然是宽敞的门厅,库伦旗安代博物馆被誉为安代文化的“琥珀”,博物馆馆内现有展厅面积45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多件。在一、二、三层共设计了六个陈列厅,分别为《神舞天韵-安代历史文化陈列》、《昨天的地平线-库伦旗历史文化陈列》、《梵乐远播-库伦藏传佛教历史展》、《草原遗珍-库伦蒙古族文物展》以及《多彩库伦-库伦民俗文化展》、《数字库伦展》,展出的大量史实和文献资料,充分展现安代艺术魅力。通过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大型壁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库伦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独特的宗教政治文化,蒙古族的民族遗风。</h3><h3> 还是欣赏美图吧,感受更直接。</h3> <h3>发表在《通辽日报》旅游之游记(上)</h3> <h3>发表于《通辽日报》同学旅游之游记(下)</h3> <h3>早晨,美女们早早准备好,在宾馆走廊先拍个美照。</h3> <h3>乘坐包车前往风水山</h3> <h3>下车,走向风水山</h3> <h3>小路上也充满了诗情画意。</h3> <h3>拍下风景,随时分享</h3> <h3>一群虎虎生威的同学😊</h3> <h3>换个摄影师再来一张</h3> <h3>库伦旗水泉乡同学合影</h3> <h3>库伦旗六家子同学合影</h3> <h3>库伦后旗组合合影</h3> <h3>雄鹰展翅,我要飞得更高</h3> <h3>小桥流水 小家碧玉</h3> <h3>挥手致意</h3> <h3>边走边拍,分享快乐</h3> <h3>来个合影美美哒</h3> <h3>沿着这条路,继续走向风水敖包</h3> <h3>这一片火红的高粱地,拍一张合影也不错</h3> <h3>苍松翠柏,吉祥如意</h3> <h3>转敖包</h3> <h3>我在风水敖包前留下身影</h3> <h3>敖包相会,这张合影有意义</h3> <h3>继续转敖包</h3> <h3>站在巨大的敖包下,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h3> <h3>敖包合影</h3> <h3>换个摄影师再来一张合影,我也走进了画面</h3> <h3>风水山,高处也胜寒</h3> <h3>库伦三大寺山门前合影</h3> <h3>女士合影</h3> <h3>姐妹情深</h3> <h3>走向三大寺</h3> <h3>参观庄严肃穆的三大寺</h3> <h3>观看</h3> <h3>拍一张分享给学生</h3> <h3>仰望庙宇,听解说员介绍历史</h3> <h3>绕过九九八十一间,走向后殿</h3> <h3>沿着回廊,走向权力中心——象教寺</h3> <h3>象教寺的木制大门,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有些破损,却腐而不烂。是原物。这个大门只有皇上和札萨克达喇嘛来了,才开门迎候。其他人等一律弯腰屈膝从小门钻进钻出。看来佛界也未能免俗。</h3> <h3>这个不大的窗口,是接待百姓办事的。库伦政教合一,是寺庙也是衙门。百姓排队办事,等待难免心急,青砖上被手指钻出了一些小孔。留下了痕迹。</h3> <h3>继续走</h3> <h3>垂柳下与老师合个影</h3> <h3>行走在苍松翠柏之下</h3> <h3>连天接地,气势恢宏</h3> <h3>参观</h3> <h3>庙宇旁都有白塔,这是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库伦三大寺也不例外。不过它的旁边已经建起了民宅。</h3> <h3>高大的庙宇,气势非凡</h3> <h3>参观库伦安代博物馆,门前留影</h3> <h3>走进博物馆</h3> <h3>参观安代舞图片展</h3> <h3>历史文化展,库伦境内与之同时期出土的古生物化石,猛犸象牙</h3> <h3>参观库伦历代札萨可达喇嘛</h3> <h3>梵音远播——库伦藏传佛教历史展。</h3> <h3>勒勒车</h3> <h3>蒙古包模型</h3> <h3>勒勒车与库伦版画</h3> <h3>牟老师介绍库伦那达慕大会取得的最好成绩</h3> <h3>参观,听解说员讲解。</h3> <h3>步出博物馆</h3> <h3>“将”上留影,是否可成大将之才</h3> <h3>“将”上留影</h3> <h3>“将”上留影</h3> <h3>“将”上留影<br></h3> <h3>“将”上留影<br></h3> <h3>看看老师的美拍</h3> <h3>广场漫步</h3> <h3>留影</h3> <h3>行走之间,老师也成了摄影师眼中的风景</h3> <h3>小路留影</h3> <h3>远望</h3> <h3>广场小憩</h3> <h3>交流心得</h3> <h3>小路留芳</h3> <h3>团团圆圆</h3> <h3>举杯庆贺,联谊会圆满成功</h3>